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物馆拒绝停止不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过去50年里,国际博协(ICOM)尽量用一种从加拿大到刚果都可能满意的方法,给博物馆下定义。这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国际博协总有相当数量的挑剔者,而且公认的定义也不可避兔地经常遭修改,在这儿加上一句外交措辞,在那里删掉一个可能引起国际争议的字眼。但是,试图分析1946年国际博协成立以来博物馆所发生的变化时,人们必须拥有由国际博协拟订的某种参考条款和章程,象其他任何法规一样,很可能是通行的协定。根据其最新版本的成文法,即1989年国际博协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1995年第18届全体大会修正的章程,博物馆的定义为“…  相似文献   

2.
<正>一、博物馆与公共教育博物馆的定义是对博物馆的各项功能和工作目的的直接界定,也是博物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以下简称国际博协)自成立以来一直从博物馆工作实际、运行规律、社会环境的变化等角度考虑,在屡次大会上对博物馆的定义做出修订。  相似文献   

3.
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在1946年问世后,经7次修订。该定义采用属种定义法,属概念为"机构",切合该定义的法律语境,种差部分表述较为复杂,由使命、性质、目的、功能、工作对象等因素共同构成,这些因素随社会语境与博物馆实体变化而被调整。文本内容及其调整变化在形式逻辑之外也体现出生存逻辑与权力逻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引述国际博协2015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社会变革”,分析了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变革社会表述的局限之处,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勾勒出博物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四种模式,以补充国际博协概念之不足。综理归纳之后,文章强调之所以博物馆在中西方社会变革过程中会有不同作用,当源于不同的历史社会情境,作为他山之石的博物馆,实质上仍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整体性吸纳当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张桂元 《博物馆研究》2006,(1):85-86,65
与过去相比,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有了新的内容,最主要的变化有二,一是"非营利"的概念更科学的表述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强调了"为社会服务"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6.
杨瑾 《中国博物馆》2013,(2):124-125
2012年底,由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与国际博协区域博物馆委员会(1CR)合作举办,山西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的"博物馆标准国际研讨会"在太原举行,这是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自"美国博物馆标准和最佳做法"后又一次举办以博物馆标准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会议以"工作坊"形式进行,国际博协区域博物馆委员会主席、奥地利波西尼亚堡民间艺术与传统博物馆馆长哈特穆特·普拉施(Hartmut Prasch)和该委员会理事、奥克兰理工大学新西兰旅游研究院文化遗产部副主任简·莱格特(Jane Legget)博士分别介绍了国际博协区域博物馆委员会的博物馆质量与标准提升指南、奥地利和新西兰的博物馆标准和最佳做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非营利”机构性质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博物馆协会1974年关于博物馆的定义规定博物馆是非营利机构。这一规定使许多中国博物馆工作人员感到困惑。80年代以来,我国博物馆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政府对博物馆的投入相对减少,一些博物馆不得不为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而操劳,一些社会人士也依据国际博协的定义批评博物馆的经营活动。如何理解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是非营利机构的规定,不仅影响到对博物馆本质特点的认识,也影响到对博物馆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的认识。笔者从“非营利”是机构性质这一认识出发,讨论“非营利”性质对博物馆实践和博物馆发展的影响。“非营利”的英文是non…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博物馆究其本质,属多功能机构,因而才有各式各样的“博物馆”的定义。为避免在本专业和一般公众中产生混乱,国际博物馆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在1974年的大会上采用的一条博物馆定义,包含了范围广泛的机构。在国际博协的章程中,博物馆被定义为“非赢利的常设性机构,它服务于社会及其发展,向公众开放,以研究、教育和娱乐、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明为目的进行获取、保护、调研、交流和展览工作。”除以上所认定的博物馆之外,以下几条也被认为与该定义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质量评估是近年国际博物馆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1999年以来,国际博协地区博物馆委员会的每届年会都以"提高博物馆品质"为重点议题。许多学者推崇美国  相似文献   

10.
国际博协自1946年推出第一个博物馆定义以来,经过不断地修订至今已形成了八个定义;2019年定义的搁浅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些定义为分析二战后至今博物馆领域的思想变化提供了样本。而在其中,1974年、2007年和2019年定义分别代表着国际博物馆界对博物馆认识的三次重要转变。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方法不但可以更加整体地分析定义产生的变化,而且也有助于解读定义产生变化的原因。同时,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当下博物馆界的一些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门专业都有其用于行业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博物馆也不例外。自1986年国际博协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通过《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以来,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其专业人员所接受,成为国际博物馆界除《国际博协章程》之外一个最重要的文件。本文作者曾亲自参与该文件的讨论、起草和修订。在文章中,她对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博物馆职业道德形成的社会背景、哲学体系、核心关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以及近年来的最新修订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84年在咨询委员会下,设立了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委员会,负责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起草工作。该委员会在研究现有国家性、专门性的博物馆法及其它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基础上,于1985年7月完成了准则的起草工作,提交国际博协42次咨询委员会讨论、修改。12月,国际博协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再次对准则进行了讨论并签署。1986年11月4日在国际博协十四次大会上,经全体代表表决通过。大会的《确认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的决议中,要求在所有成员中进行最广泛的宣传。现将准则的全文译载,供我国博物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沈庆林先生,国际博协主席先生,各国委员会主席先生们,尊贵的来宾,新朋老友们。今天能够有机会在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与诸位见面感到非常荣幸。我环顾四周,看到许多同事花费甚多,长途跋踄,来此参加这一重要议题上的思想交流。这一事实胜过千言万语,完完全全地解释了国际博协的实质,即关心博物馆的人们相互交流。当然,国际博协远非如此简单,而且它自1949年成立之日起就在各国和国际保护我们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决策中起着  相似文献   

14.
走向2010:国际博协与中国的战略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继2004年国际博协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第20届大会之后不久,这一具有“世界博物馆奥林匹克”之称的专业盛事将于2010年再次回到亚洲,在中国上海举行。本文作者从《2005—2007国际博协战略规划》的优先发展领域和(2007—2010国际博协规划》的起草与制定出发,就今后三年国际博协与中国博物馆界富有成效的合作,发挥中国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事业中独特作用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简称《道德准则》)是国际博协的基石性文件,指明了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方式。2019年国际博协京都大会上作出了修订《道德准则》(2004年版)的决议,并于2020年1月起调整了国际博协道德常务委员会(ETHCOM)组成,开始了修订过程。笔者从参与2020-2022年间修订《道德准则》的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主要过程和成果,包括制定修订步骤、在亚太地区征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专家的修订建议、分析国际博协成员的咨询过程与结果,以及在布拉格大会上发言等。本文阐释了修订的思考与打算。  相似文献   

16.
专业主义有三大支柱:实践、理论和道德。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规定,作为博物馆专业人员应受过专业训练,或具备博物馆管理和运营相关领域的相当的实践经验。他必须尊重《国际博协职业道德道德守则》。在这个守则中,能力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17.
国际博物馆的专业化(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主义有三大支柱:实践、理论和道德。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规定,作为博物馆专业人员应受过专业训练,或具备博物馆管理和运营相关领域的相当的实践经验。他必须尊重《国际博协职业道德道德守则》。在这个守则中,能力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18.
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本届大会在古都北京召开和为与会代表参观著名博物馆及古建筑遗址提供便利。此次由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博物馆学会共同承担的本届大会组织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另外,还应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协亚太地区委员会执委会,尤其是国际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际博物馆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Museum and Tourism)”,这是自1992年国际博协开始为博物馆日赋予主题之后的第18个主题。主题的内容,体现着博物馆人对博物馆发展现状的思考和对博物馆发展远景的把握。纵观历年的博物馆日主题,从“博物馆与环境”到“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再到“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所关注的内容和侧重点都在变化,  相似文献   

20.
胡心悦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7):136-142
通过对国际图联大会、国际档案大会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和国际博协大会的历届会议主题的整理、分类和对比分析,总结协会成立以来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有共同的文化属性和服务对象,资源整合可以使其各自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推动LAM整合的根本动力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和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已在相关方面开展了合作,并在寻求更深度的资源整合,而管理的差异性则要求LAM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