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脉冲示踪应答技术对多釜串联的微型工业反应器的单釜、二釜和三釜串联模型进行了RTD停留时间分布测定,借助计算机对各模型进行数字特征计算,并在图中标绘出各模型的θ和E(θ)关系曲线。由最小二乘法对一釜实验数据回归的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液相混合均能满足全混流假设。它具有较好传质特性,为以化工开发为目标的连续流动体系的宏观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多个完全混合流釜式反应器的优化组合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使总容积为最小的各反应器出口转化率计算的递推公式,为反应器组合的研究和工业装置的优化排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批式反应釜内无空间变化,但其中的反应过程是非稳态过程。从釜式反应器的瞬时能量衡算通式出发,导出了分批釜操作的能量衡算式。它与摩尔衡算式、速率定律,化学计量关系结合,可以数值解算分批式反应釜。对常数热容或平均热容,还可求出分析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液相聚合反应探讨了不同型式的反应器对高聚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发现对于同一聚合反应,采用间歇反应器和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所得到的分子量分布有很大的差别,该结果对提高化工产品质量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敦煌研究院收藏有一口甘丹寺金羊年铜釜,釜内外皆有藏文铭文。铜釜铸造于1751年,由七世达赖喇嘛题写颂词,并于1753年亲自为此铜釜开光。  相似文献   

6.
日用炊器,是反映考古学文化性质和研究先秦社会经济最重要的器物。新石器时代的西陵峡居民创造了发达的釜鼎文化。夏商时期,西陵峡东、西两系原始民族相互融合,形成特征鲜明的早期巴文化,即罐、釜文化。西周中期以后,西陵峡地区楚民族文化是以鬲、鼎为主体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将现代化管理技术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价值工程应用于上开门蒸压釜的开发设计,并因此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新建的100m^3凝聚釜在运行中尚存某些不足,通过与原100m^3凝聚釜对传动配置、釜体结构及运行情况的比较,提出了优化改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连续流动搅拌釜(CSTR)由于没有空间变化,非稳态非等温操作的计算只须将全釜作整体考虑。将反应器的瞬时能量衡算通式用于CSTR,得到一组描述CSTR的非稳态非等温操作的方程。只要使其与摩尔街算式、速率定律和化学计量关系联合,就能数值解算CSTR;若将其施加限制,也可计算稳态的等温或绝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起压力容器检验实例,分析了蒸压釜腐蚀的腐蚀机理,列举了造成蒸压釜腐蚀的各种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蒸压釜腐蚀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并强调了定期检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详细介绍了化工过程能量计算中的热量衡算,并就焓的两种基准态分别作反应器热量衡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敦煌研究院藏拉萨下密院铜釜(即僧斋锅)内外皆阳刻藏文铭文,对研究西藏热振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新释读铜釜铭文,判定铭文所涉及的"热振呼图克图"身份及铜釜铸造年代,校正文献中有关"三世热振呼图克图"生平事迹的若干误载,并对前贤研究中的若干疑论加以考订和补述.  相似文献   

13.
从传热效果、工艺条件、控制方法等方面讨论了影响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单釜产量的根本原因,给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化工生产中为适应不同产品和不同反应的要求,常常需要各种不同型式的简单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等)进行各种组合(串联、并联等)。比如若干个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可以减少返混的影响,使每个反应器中反应物的浓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循环反应器及其串联可以使原为平推流的反应器具有全混流的某种特征。但反应器的组合不仅要满足生产的要求(处理量F_(A0)和转化率XA等)而且要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优化组合,即使反应器的体积为最小,或者在反应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使物料的转化率或收率为最高。本文拟就全混流反应器的优化组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工艺中的关键设备——12m^3聚合釜搅拌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问题得到解决,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报道了用稀硝酸法氧化淀粉制取草酸的可行性研究。探讨分析了稀硝酸氧化淀粉的原理,并对生产草酸的可能性及工艺条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得出:只要采用多釜串联,通入氧气,利用NO_2循环,就可解决稀硝酸法氧化淀粉生产草酸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鼎、鬲、釜、镬、锅的演变递嬗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鼎、鬲、釜、镬、锅等词皆为汉词中的烹饪炊具,古时读音相近,但并非皆为同源词,而是既有声转相通的同词关系,又有古今词语的更替关系。“锅”原指车缸、而今指烹饪炊具的“锅”原写作“ ”,汉时铁器使用普遍,铁釜和铁镬渐取代铜或陶制的鼎和鬲,晋时“锅”用以借为“ ”,据佛经音义所载,至迟在南北朝时,“锅”已可用来指炊器,唐时“锅”已有取“ ”而代之的趋势。鬲为古代南方言,镬亦为古方言,今方言中闽方言区和赣方言区用“鼎”,粤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广东)用“镬”,西南官自豪感、客家方言和粤方言也用“煲”,北方方言用“锅”,也有些地区“鼎”与“锅”或“镬”与“锅”并用,从方言对炊具的称呼亦可看到鼎、鬲、釜、镬、锅等词古今演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反应器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使得设计方案既满足工艺要求,又能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具有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串联两种情况进行了优化,过程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9.
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癸酸甘油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癸酸和甘油合成癸酸甘油酯,并与油酸进行对比。癸酸和油酸分别在50℃和60℃下获得最高平衡转化率。在开口反应器中,加酶量100u/g,50℃下癸酸最高平衡转化率为90%,移去水的方不同对最终转化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胡生泳 《茂名学院学报》2002,12(4):35-37,44
以单位操作时间的目的产物质量和生产成本为目标函数,利用求导法和图解法分别对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最佳反应时间和对应的目的产物的最佳浓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主副反应的级数对连续操作反应器的类型和最佳进料方式进行了定性分析。结论对实际生产具有很好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