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时常发现学生有“走神”现象——有的学生目光直视某一点,“目不转睛”:有时有的学生东张西望:有的学生面带微笑.“会心地”在听教师上课等。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心猿意马”了.他们可以说是对教师已经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是教师讲课枯燥而有失精彩吗?  相似文献   

2.
高飞 《西藏教育》2008,(8):38-38
刚接手这个班级那会儿,学生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令我很是头疼。偶然一次跟一位有多年经验的班主任老师谈起,他给我支了一招:罚擦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这样慢慢的迟到现象总算有了好转,我一看这一招有用就推广开来,对班级里各种各样的违纪现象进行了分类并量化:上课说话一次罚擦一天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  相似文献   

3.
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遇到过样一件事.针对班级中不交作业、迟到、不做值日等问题,学生们自己提出了改变这种现象的"妙招":没写完作业的早上来时在走廊里扒在墙上写;迟到的罚站一天,就再也不会迟到了;不做值日的罚做一个周或一个月等等.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学生们没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什么异议,相反,大家都认为自己就是因为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处罚而改掉不良习惯的,所以,一致认为这是可行的.有的学生还口头保证:如果以后做不到什么什么,就甘愿接受任何处罚,决无怨言.看来,学生对这种处罚方式具有较大的认同感,认为这就是教育,而且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老师处罚学生是天经地义的.在惊诧于学生的"自罚"的同时,引发了我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学生迟到了怎样进教室呢?我们一贯的做法是“(生)敲门——喊,‘报告’——(师)批准——(生)进门”。这一现象可谓司空见惯,但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做法不妥。对于迟到,多数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反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有的小组你一青我一语,说不到点子上;有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成员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学网生心不在焉;有的小组因意见不一致而争吵不休。展示时学生精力不集中,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见倾听的重要性。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时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学生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令我很是头疼。偶然一次跟一位有多年经验的班主任谈起,他给我支了一招:罚擦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这样慢慢地迟到  相似文献   

7.
许多教师在抱怨,自己的课讲得蛮不错的,重点也抓了,难点也解了,有的问题讲了N遍了,可学生就是学不会,学习成绩也上不去。问题出在哪呢?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看到有一些学生迟到被班主任罚站在教室门口。这个现象正常不?我想,应该是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是,有很多班级门口都有罚站的学生。换一句话说,很多班级都有迟到的学生,而且班主任的处理方式都是让其在教室门口罚站。  相似文献   

9.
罗聪 《广西教育》2005,(7A):69-69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不善于提问,有的学生找不到问题,同时,也发现有的教师不善于引导,缺乏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教十余年来,我发觉迟到现象从来就没有杜绝过.曾经有一段时间,学校为了杜绝迟到现象,采取扣班级考核分和罚站、罚打扫卫生相结合的办法处理迟到的学生,结果不仅没有杜绝迟到现象,反而因为扣班级考核分,恶化了师生关系,甚至有部分学生害怕迟到了受处罚,干脆逃学.后来,这项措施也就不了了之了.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专家魏书生说:“兴趣象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存在着,区别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有的老师能点燃兴趣,有的老师却只能捣毁兴趣。”作为学科理论性很强的政治科教师怎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呢?我根据多年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做人之楷模     
正前几天看电视,一名歌手反串男女角色,一人演两角,一会儿高亢激昂,一会儿婉转轻吟,真是惟妙惟肖。由此,我想到了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未尝不是一人两角——对学生是一角,对自己又是一角。朔风凛冽,寒风怒号。天蒙蒙亮,学生们就在闹钟的声声催促中起床,冒着清晨的严寒,像赶集的小商小贩,急匆匆地来到学校早读。因为天冷,有的学生迟到,有的学生干脆不到。迟到的或不到的学生,一律自觉罚  相似文献   

13.
杨青梅 《考试周刊》2012,(45):36-36
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自己写,甚至自己演,并不鲜见,却较少有老师让学生自己问。因此,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质疑呢?  相似文献   

14.
李霞 《学周刊C版》2011,(11):72-72
在郊区教师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文章非常优美.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解.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体会.可最后让学生说自己体会的时候.学生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让教师感觉很无奈。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的课外知识少。那么.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像一切教育理念一样,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应体现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上。我在班级管理中,从爱出发,具体关爱学生,很好地消除了学生的迟到现象。一、确定合理的到校时间,让学生能够自觉做到不迟到每带一个班级,我都非常重视教育学生按时到校。在接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作文评语,教师常常苦不堪言,自己辛辛苦苦写下的作文评语,很多学生一瞥而过,或漠不关心。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利用作文评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学生罚老师     
周东军 《山东教育》2005,(31):14-14
在我们的班规中有这样一项规定:老师拖堂或迟到.罚老师为学生读故事一个。这不,今天我又挨罚了。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难发现有的学生面对作文无话可写;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大同小异或普遍雷同。这是学生缺乏作文素材的表现。怎样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19.
听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退位减》的最后一课。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计算正确率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用“破十法”来计算。在课要结束时,教师出了6道13算题,竟然6个发言的学生都用“破十法”。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这个班只有极少数人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呢?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相似文献   

20.
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用心聆听了许多教师的授课,曾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也看到了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真的在教育的旅途中成长起来,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恐怕不行。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却说不清语文教学怎么教,更不能把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有的语文教师虽然年轻,但是能用自己的智慧点燃课堂教学。于是,我就想,怎样做一个语文教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