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幼儿园绘画教学是促进幼儿智力和各种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那如何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作画,使他们感受绘画就是一种游戏,一种快乐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习得绘画技能呢?  相似文献   

2.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表现一定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感受和情感。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绘画教学就是要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美感和初步的审美 能力。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有三个字:“看”、“说”、“想”。  一看。即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与幻想相结合的活动,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幼儿美术教育,对培养幼儿认知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优秀素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表现一定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情感。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教学就是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在美术  相似文献   

5.
孙泽君 《成才之路》2012,(14):90-90
正儿童的绘画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绘画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社会能力。婴儿通过哭闹、笑容和身体的摆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幼儿的画和婴儿的表情是一样的,仅仅是表达情绪、心情的一种方式。而有些家长和老师却以好坏来评价他们的画,甚至上升到心理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画来判断幼儿的性格气质。幼儿的涂鸦从最早的乱涂乱画开始,家长和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如果幼儿时期孩子的画就被否定,那么将会影响幼儿的自身发展。只有充分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内容,才能真正带领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6.
幼儿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小孩子喜欢涂涂画画,是他们的天性。幼儿进行绘画,认识了周围世界、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抒发了幼儿的感情、展现了幼儿的生活景象,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培养、情感的健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美洁 《福建教育》2011,(12):40-41
绘画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作者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绘画赋予了幼儿自由表现的广阔空间.能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发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王静花 《考试周刊》2013,(33):193-193
由于幼儿绘画水平较低,不能自如地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绘画意图、绘画方法、绘画感受,是了解幼儿内心世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在绘画活动各个阶段"说",幼儿可以培养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水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9.
绘画是幼儿感兴趣的艺术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其语言表达与交流欲望。教师可以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本文就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绘画作为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世界,表达内心感受.教师如果能够适时抓住时机,在绘画活动中注重孩子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使绘画活动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爱美是儿童的天性,但幼儿美感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获得的。幼儿绘画活动是幼儿通过线条、构图和色彩来表现美好形象,表达美好情感,获得美感体验的最直接途径,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美、体现美,有益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创造力,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绘画在幼儿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用眼睛观察事物并用大脑记住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经过回想和再认识,最后通过手、脑、眼的共同配合,以线条、空间、形态、色彩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就会大大提高。下面是笔者在多年的幼儿绘画教育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帮助幼儿发现美,并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借助评价使幼儿学习绘画技能,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社会和家庭对幼儿美术教育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同时,幼儿学习绘画又是发挥儿童想像力、开发儿童智力并培养敏锐感受力以及训练造型能力的最佳途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教育者和家长在指导和评价幼儿绘画时却走入忽视幼儿个性创造思维的发挥和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的种种误区。由此可见,合理地组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绘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爱涂爱画是孩子的天性,绘画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力、表现力,促进感官的协调,从而完善大脑的发育,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一、情节能够提升幼儿的绘画兴趣幼儿想什么、做什么,完全取决与兴趣。新颖的故事情节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可见,"情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而绘画是美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思路】随着各种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已经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绘画活动。他们对造型、色彩开始有自己的喜好,会试图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教师应多鼓励幼儿感受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造型、色彩的理解。本次活动就是通过引导幼儿印画T恤,鼓励幼儿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9.
绘画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活动,也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引导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绘画活动中我们是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的情绪情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绘画的空间自由的翱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  相似文献   

20.
黄琴砚 《考试周刊》2012,(19):187-187
绘画是幼儿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形式。它既是幼儿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又是一项创作活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从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角度出发,注重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使幼儿的绘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放飞他们彩色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