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法国导演莱皮埃在改编左拉的小说《金钱》时,注重对原著核心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精简出场人物,利用新型摄影技术展现宏大画面,在舞台布景上充分利用印象派艺术风格,使电影《金钱》突破了早期电影借鉴情节的简单改编模式,具有特殊价值。莱皮埃的《金钱》对左拉原著的"忠实改编"和电影化处理凸现了这部作品对于电影美学的意义,也呈现出对于改编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发表以后,受到了军内外广大读者的普遍的欢迎,许多读者是含着眼泪读完这部作品的。各条战线的老、中、青、少年读者交口赞誉这部描写军队生活的不可多得的力作,深深地被小说崇高的思想、火热的感情、磅礴的气势、真实生动的情节、丰满而又传神的人物所感染,所激励,所启  相似文献   

3.
薛韬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375-375
电影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它直观、便捷、通俗、易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其中有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源自著名文学作品,这就涉及到电影改编。这篇文章就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这部作品的改编做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兼美的优秀影片,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初中语文课文第六册节选的是其结尾部分。这一部分,总括全篇,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人物形象鲜明,感情浓烈深厚,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既是艺术的享受,又是感情的陶冶。  相似文献   

5.
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十月》1982年第 6期)发表之后,在当代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以开拓军事题材的创造性,揭示英雄人物美好心灵的深刻性和反映现实矛盾的尖锐性,受到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荣获1981—1982年优秀中篇小说奖,并名列前茅.两年来,许多文艺单位已分别将原著改编为话剧、舞剧、电视剧.现在又由李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这部著作以清晰的脉络、规范的体系以及准确的概念为我们呈现了观照电影史的全新视角。这部作品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介绍在作者的视域下世界各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下篇着重分析了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构建中的几个问题,并系统阐述了现实主义美学、现实主义电影的方方面面。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探析出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道路是中国电影的唯一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人还健在,作品却夭亡了!”前几年,在文坛上,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慨叹。近来,又有人说,目前军事文学已被《高山下的花环》封了顶,想突破,难度很大。《花环》的作者李存葆则认为:“在文学创作上只有过时的思想,没有过时的素材。昨天的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漫画改编电影的热潮已经兴起,2005年上映的《罪恶之城》可以说是漫画改编电影的分水岭,之前,漫画改编电影更偏向于电影路线而非漫画,努力塑造的是人物以及故事情节.而在这部影片之后,对于漫画原著风格的仔细描摹,复原场景以及氛围,成为了漫画改编电影的新的风格.2007年,电影《300》又一次把这种风格推上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9.
久违了,豪言壮语!今日新时期在《高山下的花环》中重逢,怎不令人感到亲切、欣喜和鼓舞! 笑话,《花环》中写了豪言壮语?热衷于搜罗豪言壮语的团政治处高干事,在靳开来那里征集到的是嘲讽和逗趣:“我的豪言壮语就装在这,写了一本子,句句闪金光!”  相似文献   

10.
蜘蛛侠、神奇四侠可是声名在外,这不又来了个钢铁侠,他又是何许侠也?他同样是《惊奇漫画》的旗下英雄,这次改编成电影登上大荧幕,而且这部电影——《铁人》将于4月30日以《钢铁侠》之名登陆中国,届时中国观众将一睹他的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时间,根据小说《哈利·波特》改编的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风靡全球,这部带着童话色彩的故事片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呢?这是因为它让我们有机会抛开外在的一切,去体会心灵深处的奥妙与神奇。在此,我们可以通过荣格心理分析学派关于童话故事的理沦来分析这部电影。荣格分析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童话  相似文献   

12.
李贺 《鸡西大学学报》2013,(12):129-130,133
《红高粱》电影在1987年拍摄完成,距今已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红高梁》的电视剧版本就要在今年开拍。从媒介差异、表达形式差异、叙事容量差异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视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差别性,希望《红高粱》这部小说的电视剧改编能遵循电视剧独特的艺术规律,而不只是沿袭电影改编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崔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4,(4):112-113,117
当代影视媒体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愈加密切。文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借由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中获得。以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与由它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比较研究影片与小说在人物形象、象征意象和情节三方面的异同,来探讨《妻妾成群》与电影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不同侧重点和得与失,以及借此所体现的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章杏玲 《鸡西大学学报》2015,(4):150-152,156
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一再被改编成电影,充分体现了他幻想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无论是1959年版抑或2008年和2012年的两部新作品,这三部不同时期的电影,都是基于原著的原则上体现各自的改编特色。三部电影的成功改编都离不开电影导演对原著精髓的挖掘和想象的发挥。同时,在对电影美学充分展现的基础上也不忘把握观众的接受心理,使电影成为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电影改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近来,由于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影圈内外对于电影改编问题的讨论,逐渐热烈起来。其中争论较多的,是电影改编应该怎样对待原著?如何忠实于原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接触过—些改编作品,其中,谢铁骊同志根据柔石的《二月》改编的《早春二月》,曾促使我思考过一些问题。在影圈内外对电影改编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之际,笔者不避浅陋,想就《早春二月》中肖涧秋形象的再创造,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并由此兼论及电影改编的一些问题,求教于诸位。柔石的《二月》,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有影响的中篇。作者塑造的主人公肖涧秋,被公  相似文献   

16.
部队作家李存葆,曾以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轰动全国,获得了普遍的赞誉。他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发表在《昆仑》1984年第二期,以下简称《坟茔》),以它那“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思想的深刻性和尖锐性,艺术结构的完整性”,被誉为是继《花环》之后,“又一部突破性的力作!” 来文试就《坟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做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儿童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女巫》改编中的美学策略确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对游戏精神的稀释、恐怖艺术的失范和家园主题的淡化。这些不当的改编减少了原著的魅力,也对儿童观众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在电影改编时必须得当地应用美学策略,考虑其观众的特殊性,把握好游戏精神的精髓和恐怖的“度”以避免负面创伤的产生。而作品若能涉及有关人性、人生思考的主题,则更利于引导儿童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存葆曾以《高山下的花环》震撼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在当代文坛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军事题材文学的拓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两年之后,他又向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部反映“文革”时期军人生活的悲剧——《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以下简称《坟茔》)再一次在社会和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作品写我军一支英雄部队奉命修筑龙山国防工事,一批忠心耿耿的指战员无谓地成了“忠”字运动以及“阶级斗争”的牺牲品,深刻地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以及极“左”路线给我们的社会和军队造成的大悲剧.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作这部悲  相似文献   

19.
军事文学如何在写军队、写军事斗争的同时,自觉地、充分地注意从争方面揭示人民军队同我们整个社会生活、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广泛的、内在的联系,这是李存葆同志多年文学创作所刻意追求的。他的作品《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受到了文艺界及千百万读者的好评,成为军事文学社会化的佳作。在此之后,又发表了一篇力作《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以下简称《坟茔》载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昆仑》第六期)成为一九八四年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鲁迅作品有哪几部被搬上银幕? 继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被改编成电影上演后,最近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鲁迅小说《伤逝》改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已开拍。长春电影制片厂把鲁迅的小说《药》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北京电影学院编剧进修班也把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根据《祝福》改编的越剧《祥林嫂》也已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宽银幕影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