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赏识教育理论的人认为,如果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个令他心灵舒展的成长环境,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赏识教育的原则就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孩子。它要求家长和学校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长细心和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克服一切困难向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让他们形成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孩子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赏识教育绝不是对孩子简…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思维视,是一种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幼儿的潜能,唤起幼儿的自信.  相似文献   

3.
徐敏 《辽宁教育》2013,(9X):47-48
<正>一、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它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使孩子充满自信、快乐成长的教育。德育应当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赏识激励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着力于思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 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一些“弱差 生”重新得到自信,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赏识教育 要想事半功倍,必须发乎真诚,有的放矢。教师应用心观察和 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赏识应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更应讲求艺术 和方法。让学生的自信飞扬起来,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 能,相信他们最终一定会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6.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会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什么样的教育能让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呢7那就是教育专家们一再提出的赏识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使之在成功的道路上获得加速度。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爱学生、赏识学生,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从爱出发,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世界因赏识而美丽,人生因赏识而健康,生命因赏识而鲜活,教育因赏识而光彩!”  相似文献   

8.
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简要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9.
三到六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郑妍 《文学教育(上)》2011,(15):114-115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1.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我国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课改大背景下,赏识教育被提出。赏识教育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教育需求,更人性化,教育方式更灵活。因为孩子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夸奖。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本文针对赏识教育的客观趋势,从赏识教育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赏识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抓住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渴望尊重,它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适当夸张,放大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以重塑孩子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孩子的长处和潜能,使其走向成功、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实践教学做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提升了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得更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河北教育》2009,(5):11-11
近日,万全县在全县推广“赏识教育”,县教育局为全县学校发放了《赏识你的孩子》的讲座光盘,统二购买了千余本《赏识你的孩子》图书,全部免费发放到全县教师手中。通过组织集体观看和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手段。赏识教育突破了以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提倡鼓励,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20.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