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高层结构概念设计的三维层次、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两个方面阐述了设计高层建筑时,它的结构除在上述荷载组合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予以保证外,还必须控制由风荷载(或地震水平作用)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防止由此产生的结构的和非结构性材料的破坏;控制由风荷载造成顶部楼层的加速度反应,以使用户对摆动的感觉和不舒适感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一榀跨度为3.8m的方钢管桁架托架进行设计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确定桁架内力分布和变形能力。结果表明:方钢管桁架作为托架是安全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桁架内力分布较均匀,变形符合要求;采用铰接有限元计算模型能满足设计计算要求,且计算结果为上限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年的钢结构设计,探讨一下有关钢结构稳定方面的一些内容。本文针对钢结构稳定设计提出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须明确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以便设计人员参考。强度问题是指结构或者单个构件在稳定平衡状态下由荷载所引起地最大应力(或内力)是否超过建筑材料的极限强度,因此是一个应力问题。极限强度的取值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对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可取它的最大强度,对钢材则常取它的屈服点。稳定问题则与强度问题不同,它主要是找出外荷载与结构内部抵抗力间的不稳定平衡状态,即变形开始急剧增长的状态,从而设法避免进入该状态,因此,它是一个变形问题。如轴压柱,由于失稳,侧向挠度使柱中增加数量很大的弯矩,因而柱子的破坏荷载可以远远低于它的轴压强度。显然,轴压强度不是柱子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结构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因建筑的高度,使侧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高层结构设计应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的平、立、剖的规则性,加强构造,择优选用抗震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人们审美观的不断变化和对大型通透空间的需求,催生了造型各异的开孔结构.建筑设计的丰富多彩为结构工程师的结构设计带来了诸多难题.对于体型复杂的空间结构而言,风荷载是控制荷载之一.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现行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得不到准确的风荷载.设计人员只根据经验对风荷载做估算.因此,研究了开孔结构的风致内压问题,研究不同攻角、方向的风作用下单面开孔结构表面压力变化规律,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兰耀东  李银  王雷 《科技风》2012,(9):128-129
本文建立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运用车辆振动理论和弹性层状理论分析和比较了行车动荷载在不同超载率下作用于不平整路面上路面结构内部剪应力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剪应力主要存在于面层表面,随超载率影响显著,为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车辆荷载效应对公路沥青混合料强度与抗裂横向稳定特征有重要影响。研究在车辆荷载影响下的沥青混料抗裂横向稳定方程,建立沥青混合料强度与疲劳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车辆荷载效应均值变化对限载系数的影响规律,以粒式沥青混合料AC-13C为研究对象,进行了AC-13CBS(I-D)改性沥青混合料强度试验,设计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得到的路面抗裂结构分析模型,得到车辆荷载下沥青混料强度集料毛体积密度试验结果和AC-13C路面沥青混料配合比下的最佳油石比试验结果。通过概率密度函数特征计算结构可靠度的抗裂横向稳定特征计算,进行车辆荷载限载系数分析和抗裂横向稳定特征分析实验。实验结论表明,该方案能定量分析沥青混料抗裂性与车辆荷载影响关系模型,提高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8.
抗风荷载性能是高层建筑稳定性考察的重要指标。目前对强风下的建筑抗风荷载研究主要是分析模拟和经验模拟,未将风速、时间考虑进去,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较差。为此,提出非稳态强风作用下高层建筑表面的抗风荷载实验分析。为充分考察非稳态强风作用下的高层建筑受风力情况,构建高层建筑在强风作用下强风速度入口函数,进而分析非稳态强风风场特性,风洞试验、RANS稳态模拟和LES瞬态模拟研究该环境下高层建筑表面的抗风荷载特性。实验得到平均层的阻力系数,三种模拟形式所得到的系数互相吻合,表明所得试验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在LES瞬态模拟中所得到的非静态强风风载,出现较大的波动,相比均值风载而言,在顺风时,其极值阻力要高于其2.2至2.5倍。所以,当对工程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强风作用的干扰,且在处理时要基于均值风载上适当放大,这有助于建筑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22)
在连续刚构0号段施工成熟方法中,通常采用支架法施工和堆载法压或承台中预埋钢绞线反拉预压的施工方法,用堆载法预压支架优点是模拟受力情况较为逼真,但存在耗费材料多、加载时间长、加载墩位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采用承台预埋钢绞线千斤顶反力预压施工方法,存在钢绞线使用量较大,费用高,成本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多方咨询和论证,采用墩顶固定贝雷梁反力架,托架上千斤顶顶升贝雷梁反力预压0#块托架的预压方法,将面荷载模拟成等效的多点集中荷载。采用此方法具有材料用量少、受力明确、容易控制、预压时间短、施工方便、费用节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正首先根据建筑图纸整理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运用软件进行建模,求出在竖向荷载(恒载、活荷载以及雪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通过进行荷载统计、内力计算,得到风力作用下的侧移等数据,进而得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现行钢筋混凝土板武楼梯设计方法分析,楼梯设计时仅计入了恒载和可变荷载,未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应在设计计算时,将楼梯参与整体计算以考虑地震作用.有学者给出了新型楼梯参与结构整体计算的方法,把楼梯当做斜梁来考虑其刚度.并分析了楼板、梯柱和梯梁在抗震结构中的作用,同时比较了楼梯布置在不同位置对结构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舟山沿海填土区试验工点的软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现场试验。基于现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对沿海填土区软弱地基的总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和侧向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沿海填土区软弱地基采用打设塑料排水板结合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弱地基,地表沉降量与荷载大小的变化趋势一致,真空荷载和堆载越大,沉降量和沉降速率也越大,随后逐渐变小收敛。处理后,地基沉降趋于稳定,地基强度稳定增长,水平位移变化量逐渐减小而趋于稳定,排水固结效果明显,加荷计划的设计、调整和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省某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为依托,系统验证了已有桥梁限载分析模型的工程适用性。针对不同的限载安全等级,按设计采用的车辆横向布载模式,计算典型限载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效应与跨中挠度。经与设计汽车荷载产生的荷载效应和跨中挠度进行对比,检验所提限载取值对该类桥梁的工程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与安全等级一级和二级对应的典型限载车辆,可以满足安全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的承载能力要求;与安全等级三级对应的典型限载车辆,可以满足安全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要求,但不能满足安全等级一级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4.
柔性结构是相对于刚性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只 产生小位移和小应变的结构)而言的,此类结构在 受载之后有较大的位移,其内各线单元和面单元相 对于受载之前的自然状态有较大的线位移和角位移, 其量级相对于原结构尺寸已不可忽略,此类结构可 统称为柔性结构,如索结构、膜结构等。由于柔性 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不是线性的,故其称之为非线性 结构。  相似文献   

15.
屈涛 《大众科技》2010,(6):101-103
介绍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计算步骤,着重讨论了侧向荷载的选取对结构能力谱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算例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分布形式的侧向荷载对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结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6.
工业建筑中,大体积的锥形漏斗是很常见的结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复杂造型特异,尤其是施工中应避免集中荷载给相邻结构带来的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7.
袁芳 《科技通报》2015,(2):173-175
路面超荷载承重对沥青路面的损伤较大,研究超荷载运作下的弹性恢复机制,对道路铺设的改进设计和维护保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单调加载和二级等幅疲劳加载的试验方法,测量沥青混合拌料合成型路面在各损伤状态下的预应力弹性恢复应力变化和挠度的变化,并记录裂缝开展的情况,进行动力测试获得路面在超荷载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在弹性恢复测试中,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荷载-位移曲线、路面的应变及变形等。水平荷载采取位移控制加载量,得到在不同超荷载弹性恢复机制下的路面抗裂横向特征分析,得到沥青混料抗裂层应力模型和限载三线型力学分析模型,确定车辆荷载效应分布模型对限载取值的影响程度。试验得出,该方案机制能定量分析超荷载下的弹性恢复机制,准确地进行超荷载下的路面弹性恢复预测研究,提高公路的抗裂和抗荷载能力,以及合成型沥青路面的弹性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结构在多个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状态,通过建立三维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并与现行规范双圆荷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结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现行规范相比,多轮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弯沉值偏大,弯拉应力值偏小,剪应力变化微小,水平方向位移在车轴以内偏小,车轴以外偏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中建成和运营的地铁盾构隧道越来越多,沿线突发堆载造成的结构病害也越来越常见。本文以某地铁隧道因堆载造成结构变形过大的工程实例为背景,阐述了突发堆载引起的隧道局部沉降的过程;针对该区间隧道上方存在的旧有抗浮盖板,探讨了隧道上方存在的混凝土板是否会在地面堆载时产生额外的不利影响。分析认为堆土没有经过应力扩散就将重力传递到混凝土板上,同时结构板也将荷载直接传递到下卧隧道上,造成盾构隧道结构的应力集中,并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验证了这一观点。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相应的借鉴,建议隧道的抗浮设计充分考虑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堆载风险,采用安全余量更大的抗浮板加抗拔桩设计。  相似文献   

20.
冯炳  潘峰  叶尹  邢月龙  孙炳楠 《科技通报》2010,26(4):569-575
输电塔属于风敏感结构,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风荷载常常是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本文以某一高185 m的500 kV输电跨越塔结构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详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得了结构的自振动力特性。在考虑节点风荷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Kaimal谱对结构的风荷载进行了准确的数值模拟。结合改进显示积分法的优点,计算得到了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时程。研究了结构位移平均值、位移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特点,同时分析了结构各层的荷载风振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并与多种规范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揭示了超高输电铁塔的风致振动特性,结果可作为输电塔结构抗风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