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应语言学发展的当代趋势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受到汉语语言学界的重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于2000年建立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01年成立了应用语言学系。为进一步探讨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目标,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培育和形成学科内涵优势,学院于2001年下半年多次邀请来广州出席学术会议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座谈,举办了由广州主要高校专家参加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小型研讨会”,派出有关人员走访了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语用所,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以及北京有关高校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位点,获取学科建设的有关信息,并就学院应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11日,本刊“出版200期暨复刊30周年座谈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本刊编委会主任张济顺教授,副校长、本刊主编庄辉明教授等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学报编辑部主任、本刊常务副主编高瑞泉教授主持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本刊复刊以来历任主编、副主编郭豫适、王铁仙、濮侃、陈卫平等教授,现任编委会委员桂世勋、陈大康、许红珍、仲立新等教授,  相似文献   

3.
陈宗利教授     
陈宗利,男,1976年9月生,山东沂水人。2005年6月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06年7月调入鲁东大学工作。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被破格评为教授。2009年起担、任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分管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科建设高级专家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2日,语言学科建设高级专家座谈会在广泛暨南大学举行。来自内地、香港和美国的22位语言学专家结合语言学发展现状,交流了学科建设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与会者认为学科建设问题是关系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有进一步交流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17日,本刊编辑部召集部分参与今年广东历史高考阅卷的中学老师、广州市部分考生等20余人举行了一次“200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座谈会”。一些未能到会的阅卷老师和教研员也递交了他们的书面发言。座谈会由本刊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左双文教授  相似文献   

6.
从这期起 ,本刊将辟“环境教育”专栏 ,就环境教育进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期已组织我校几位教授、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进行了笔谈 ,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对索绪尔理论有关语言和言语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开创了 2 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但是他的一些理论在当今已日渐暴露出问题与不足。本文拟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问题”这一角度对此作一探讨 ,从而对语言和言语的相关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博士研究生是否可以按一级学科培养和授予学位、现行研究生专业目录要不要修订等,这是广大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管理干部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使问题得以深入探讨,本刊特针对此议题展开笔谈。作为笔谈的开始,本刊已在1993年增刊中登载了姚天祥、陈钟颀、张善明等三人的两篇文章。同时为使笔谈真正起到倡导争鸣,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作用,本刊从本期开始在“改革与争鸣”栏目中新辟“各抒己见”园地。在本期“各抒己见”园地中,浙江大学副校长吴世明教授等四人对上述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热忱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生管理干部,乃至研究生发表各自独到见解。另:本刊在“各抒己见”园地中将不定期给出议题,专门针对研究生教育中招生、就业、培养、教学、学科建议、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敬请留意,并参予讨论。  相似文献   

9.
从这期起 ,本刊将辟“环境教育”专栏 ,就环境教育进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期已组织我校几位教授、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进行了笔谈 ,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及其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这期起 ,本刊将辟“环境教育”专栏 ,就环境教育进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期已组织我校几位教授、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进行了笔谈 ,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