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云南语言文字学家吴树声以小学的眼光治《诗》,发明条例,通其义训,著《诗小学》一书。其书立论精当,言必有据,于训诂颇多创获,往往发前人之所未发。然目前学术界对吴氏此书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无人对此书在训诂上所取得的成就予以系统的评价。本文从训诂的角度提出有关的六个方面对吴氏此书进行述评,充分肯定其书在训诂上的价值、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以资今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雪马说书     
《湖南教育》2014,(8):F0003-F0003
雪马说书:李哲,生长于湘中,从小酷爱文艺,毕业于专业学府,煅造于社会。书、画、印、诗、文兼修并进,贵于求源溯流,厚积薄发,心境淡泊,眼光高远。观其书犹如醉里赏花,意朦心胧;观其画犹如坐云看水,  相似文献   

3.
杨树达先生在语言文字学上建树甚多,从语法、修辞到文字训诂,都有专著传世。文字训诂方面,以《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和《积微居小学述林》两书最为著名,另外还著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古文字专著,语法修辞方面,《高等国文法》,《汉文文言修辞学》、《词诠》、《古书句读释例》等书,也都颇有影响。关于杨氏之学术  相似文献   

4.
宋真宗赵恒在其《劝学诗》中说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说明了阅读对于启迪思维、开启智慧发挥重要的作用。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视角,以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如何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时效性。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抛砖引玉,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古诗教学新说三则四川/孙庶民一、抓住诗的特点,想象诗的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兴趣和表现生活的欲望《鹅》是小语古诗的第一课,属咏物古体条言诗,骆宾王写它时仅7岁。小作者用自己童稚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以活泼天真的语言来描绘生活,表现了儿童特有的对...  相似文献   

6.
朱熹的《诗集传》一书,是朱熹受有宋一代疑古思辩之风影响,继欧阳修、苏辙、郑樵三氏开《诗经》学怀疑派之先河后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书虽每间采毛、郑之旧说,“也还有几分道气”(傅斯年《宋朱熹的<诗集传>和<诗序辩>》),但却坚持自己《诗》、《序》相分,以《诗》说《诗》的原则,不把诗和史妄加牵合,遇不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李瑚先生就曾作过考证和论说,论定此书实系魏源所作,是魏源“以笺古诗三百篇之法,笺汉魏唐之诗”的《诗古微》之继续,只是后来为陈沆之子“遂其孝思”,才假托陈沆所作、署名陈沆而刻印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诗比兴笺》时的《出版说明》则说;“《诗比兴笺》四卷,清陈沆撰。一说系邵阳魏源寓居陈沆家中时所作,用沆  相似文献   

8.
沈守正的《诗经说通》是明代众多《诗经》学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在《诗经说通》中,沈守正采用了"通其滞义、归之合并"等解《诗》方法,以文学文艺之眼光解读《诗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晚明《诗》学发展的新特征。同时,由于时代等因素局限,沈守正在解《诗》时也难免存在不足和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与“史”的关系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代诗与史是不分的,诗即是史,史即是诗。清钱谦益《胡致梁诗序》:“孟子曰:《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未作以前之诗,皆国史也。人知夫子之删诗,不知其为定史。人知夫子之作《春秋》,不知其为续诗。《诗》也,《书》也,《春秋》也,首尾为一,书离而三之者也。三代以降,史自史,诗自诗。”  相似文献   

10.
《孟子》一书中引用、论说《诗经》多达38处,主要目的在于借以充当立论依据。孟子在对《诗经》的论说中,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说《诗》观点,但是,受其引《诗》功利性目的的影响,孟子对所引诗句的具体阐释带有脱离文本而迁就应用的倾向,从而导致了孟子说《诗》理论和用《诗》实践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一书中引用、论说《诗经》多达38处,主要目的在于借以充当立论依据。孟子在对《诗经》的论说中,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说《诗》观点,但是,受其引《诗》功利性目的的影响,孟子对所引诗句的具体阐释带有脱离文本而迁就应用的倾向,从而导致了孟子说《诗》理论和用《诗》实践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宋诗别裁集》的选源多来自总集,文献的递相传抄,导致是书出现:删减题序、删改题注、删减诗中注、题注误入诗题、删改诗题、窜改诗中文字、误署作者、二诗误作一诗等文献疏误。这其中既有编辑态度不够审慎的原因,也有编辑条件的客观限制。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宋诗别裁集》仍是一部颇具批评眼光的好选本。  相似文献   

13.
丁力这本《语法》是一本独出心裁的书,提出了好些富于启示性的见解。举例说,以下八个方面的论说,就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宋真宗赵恒在其《劝学诗》中说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说明了阅读对于启迪思维、开启智慧发挥重要的作用。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视角,以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如何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时效性。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抛砖引玉,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魏源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清代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在经学方面,他著有《诗古徽》和《书古徽》。《诗古微》和《书古微》都以“古徽’为名,表明他对《诗经》和《书经》阐发的是古代今文经学家的微言大义.《诗古徽》是为了发挥西汉齐(辅固)、鲁(申公)、乾(韩婴)三家对于《诗经》的古义,而对于汉毛公《毛诗)和后汉卫宏《毛诗序》、马融《毛诗博》、郑玄《毛诗笺)有所訾议。《书古微》是为了阐发西汉伏生、欧阳、大小夏侯的古义,而批驳马融、郑玄古文经学“凿空无师傅”的“肥说”。两书的目的,都是为探讨西汉今文经师的师承与…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城上》、《汉南书事》二诗之编年 ,历来争论蜂起、莫衷一是。本文掎摭史料 ,结合诗人行踪 ,于旧说一一胪列 ,详加辨析 ,认为《城上》一诗当系于大中五年七、八月间 ,《汉南书事》当系于大中五年八月。  相似文献   

17.
雪月是印度11至12世纪耆那教著名学者和诗人。但对中国读者很陌生。这是第一次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他。雪月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用中世纪的语言——阿波布朗舍语写的语法书《成就者雪月词法》。在这部书里,他讲解了梵语、俗语和阿波布朗舍语语法,并摘引了许多无名作者的双行诗。这些双行诗大多采自民间。他所摘引的双行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刘邦等人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文人的地位有着戏剧性的变化。《汉书·郦食其传》载沛公麾下骑士之言,说“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果然,郦食其谒见沛公时,“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同书《陆贾传》又载,“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文人的尊严在统治者的戏弄谩骂声中扫地以尽,如此下去,自然不利于文学发展。但是,正如陆贾所言,刘邦“马上得  相似文献   

19.
朱熹一生高度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写了很多儿童教育读本。《小学》是朱熹依据其“理气”哲学论和心性说编辑的,反映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的儿童教育教科书。《小学》一书内容丰富,其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目的论、过程论、规范论、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道德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没有上过正规大学的初中语文教师。和我的同龄人一样,“文革”荒废了我的学业。大队安排我担任村校的民办教师时,我不要说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就连最基本的语法修辞基础都很薄弱,教学起来自然力不从心。好在当时公社的小书店里已有几本书卖,我每月6元的生活补贴就全买了《汉语语法基础》《修辞基础知识》等二三角钱就能买到的书。1979年12月,学校分到了一本湖南省中师教材《语文基础知识》。校长知道我嗜书如命,便说:“你爱读书,它就归你吧。”我如获至宝,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自学了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以及古汉语等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