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毅  赵敏 《高教研究》2004,20(2):12-15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也是社会文化程度的体现。对国家、社会而言,社会公德水平是其精神文明程度的综合检测指标;对个人而言,社会公德状况是其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综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只有不断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样,在大学校园内,只有不断加强师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才能促使学校的文明建设不断发展。而鉴于目前高校学生的特定角色位置和文明程度状况,对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从基础文明抓起,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及作用 社会公德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为一个社会中全体成员所公认,并为绝大多数人所共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全体公民在共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标志,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对于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国家治理方式变革和文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我国在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作为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为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社会秩序、调节人们之间关系而形成的简单行为规范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素质中最基本、最外在的体现。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如何,决定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良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德是规范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准则的总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社会公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公德建设,按照十六大对社会公德提出的要求,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人民群众生活幸福与否的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了社会公德建设的九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近年来,由于受不规范的市场经济行为负面影响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和冲击,出现的社会公德意识下滑现象已经和正在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在一个社会中,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向来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内容。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青年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四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程,应该也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无庸讳言,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德建设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公德的现状入手,分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提出重构社会公德的对策,目的是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推进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民道德建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显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德是规范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准则的总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社会公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公德建设,按照六中全会决议的要求,"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并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变化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体说来,社会公德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它是一定时代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  相似文献   

11.
杨丽  杨薇 《考试周刊》2013,(69):161-162
高职生是生产第一线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培养高职生的社会公德素养在新时期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公德认知、增强公德情感、坚定公德信念,促使他们将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社会公德行为。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和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差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是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深层结构,社会公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是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也是工业文明的理论基石。研究表明,多数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观念选择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即在观念层面已经具有某些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公德意识。虽有少数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低差问题的描述屡见于报端,以至于有些报刊讨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问题。道德是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深层结构。社会公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是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也是工业文明的伦理基石。笔者曾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进行了小规模的实证研究。其主要涉及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与规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两个层面。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观念选择与社会主流文化相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公德本身的特点和我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从培养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出发,强调公民道德自律精神的建立,并把社会公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德意识和行为养成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我国公民的公德水平,才能使我国的公德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德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因而它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传播和践行社会公德的有生力量,其公德意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和科学发展进程.文章基于高职高专生公德意识现状分析,就如何激发和维系高职高专生公德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化的表面凝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社会公德为支撑,系统、综合、动态地思考公德建设,不仅是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环节之一,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本文简述了社会公德的"和谐"内涵,分析了不和谐社会公德状况的成因,提出了公德建设达成和谐的对策,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原 《中国德育》2011,(2):28-29
塑造青少年的公民道德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把社会公德和基础文明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怎么做是有教养,怎么做是没有教养。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修养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良好的校园公德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胡智伟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涉及人与社会的各个层面,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文明程度的表现,不仅是每个人的道德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