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送礼多少一般与关系的亲疏远近相关,关系越好,礼就送得越重。而西方人却不以礼物的轻重来衡量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美国人也遵循送礼的习惯,但他们非常忌讳送过重的礼物。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人不看中礼品本身的价值,而且法律禁止送礼过重。除了节假日外,到美国人家里做客一般不需带任何礼物。但如果真要带的话,美国人最喜欢的礼物莫过于客人从家乡带去的土特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也有礼尚往来的习惯,但他们忌讳接受过重的礼物,一则是美国人不看重礼品自身的价值,二来法律禁止送礼过重,从家乡带去的工艺品、艺术品、名酒等是美国人喜欢的礼物,除节假日外,应邀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饭一般不必送  相似文献   

3.
送礼送得妙主客都欢笑你是送礼的人,可你是一个会送礼的人吗?──不正确的送礼△送过于贵重的礼物给不太熟悉的人。△送给不熟的朋友太私人化的物品,如内衣、睡衣、丝袜等,△未事前了解对方习性,而送上下恰当的礼物,如送一盒粉给不化妆的朋友;送烟灰缸给不吸烟的朋...  相似文献   

4.
送礼、约会和做客,这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常事。美国也有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一、送礼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  相似文献   

5.
乔磊 《留学生》2014,(3):36-36
美国: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会有些难为情。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  相似文献   

6.
美国中小学生向同学赠送礼物的现象十分普遍,每逢自己或同学生日,或是感恩节、圣诞节、假期结束等重要日子,每个人都会准备些礼物送给同学、朋友和自己喜爱的老师。学生们送礼的次数较多,但每次礼物的价钱都不是很贵,比较常见的是贺卡、食品、书籍和玩具;学生们在赠送和收受礼物的时候,也不会互相攀比。送礼之前一般都会问一下对方喜欢什么东西,然后再按要求准备。送给老师的礼物,通常只是一枚自制的贺卡、一张写有感谢话语的照片。学校有规章制度老师不能接受学生的礼物、吃请,否则一经曝光,就面临被辞退的命运。美国中小学生怎样送小礼物!…  相似文献   

7.
1.送单不送双。西方人送礼物,以单数为佳,送双会让对方觉得不可思议。常送的礼物有:一束鲜花、一把小提琴、一件瓷器、一盒糖果等。 2.西方人接到礼品,一般会立即当众打开,以表示对礼品的欣赏。如果是食品,还要分发,让大家共同分享,否则,送礼的人会认为你不喜欢所送的礼品。  相似文献   

8.
礼物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9.
1.用双手接送礼物()接收礼物时要用双手,收到礼物时要说谢谢;会选择适当的礼物送人,送礼时要用双手递礼物。  相似文献   

10.
小叔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很喜欢送礼,但是又很粗心大意。这送礼和粗心大意其实是一对根本矛盾,常常是想要送礼的时候就发现粗心大意忘了买礼物。可是他为人极为豪爽,视身外物为粪土,到时随便把身上什么值钱的东西摘下来就当礼物送人。  相似文献   

11.
流行印象     
要过年了,该走走亲戚朋友了。于是我开始合计,作为一个尚还具有进取心的小编,我也应该送一些小小的礼物给我那些可爱又可亲的读者朋友们。那么送什么呢?在第三根白头发被我愁得应运而生的时候,主意就有啦: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宫琦峻;至于送给哪些具体的读者,当然得是一直关注和支持着阿力的同学们喽。所以,所有给阿力写过慰问信、感谢信以及意见信,或是把自己绝对原创的想法和稿件投给阿力的同学们,都会收到阿力为你们每个人精心准备的宫琦峻系列动画影碟一张。礼物也许还离贵重差得很远,但这确实代表了阿力的一点心意,就…  相似文献   

12.
拒绝与接受     
选自互联网佛陀有个故事。他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的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是属于谁的?”那人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  相似文献   

13.
礼物归谁     
宋莎莎 《良师》2011,(10):33-33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个人都用尽各种方法来侮辱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个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最后会属于谁呢?”那个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啦?”  相似文献   

14.
1郾购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为了方便,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具有“异国情调”,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以避免给受礼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2郾送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不太注重礼品的包装美,觉得价格相当就对得起客人。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礼物贵贱不在价格,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给人一份惊喜。3郾送礼的对象不同。有的…  相似文献   

15.
张俊 《班主任》2002,(9):16
听说过家长或学生给老师送礼,没听说过老师给学生“送礼”的吧?其实教师给学生“送礼”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给学生送的“礼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物质上的“礼物”,另一种是精神上的“礼物”。这些小小的“礼物”,可以使失去信心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除了法定的节日(新年、国庆等)外,还有很多节日和孩子有关。因此而送卡、送礼是十分常见的事。市场上为各种节日、场合出品的贺卡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相应的各种档次的礼物更是令人应接不暇。礼品的包装也很讲究。对孩子们来说,礼品的来源还有一个:自己制作。那么孩子们,也包括我们这些成人后才到美国生活的大人是怎么学习过节和送礼的呢?  相似文献   

17.
小熊送礼     
有只老鼠,很狡猾,很会偷东西,连大花猫也没办法。一天,老鼠又想出了一个新花招,他向小动物们宣布:谁给我送礼,我就不偷他家的东西!小动物们害怕老鼠,不敢不送,他们一个个给老鼠送去了礼物。小免,送包饼干;小猪,送袋糖果;松鼠,送筐松籽;小猴,送篓果子……不一会,礼物堆成了小山。  相似文献   

18.
一位美国朋友邀请你去他家,但是你以前从未去过美国人的家,你拿不准该怎么做。该带礼物吗?该穿什么衣服?该几点到?到了那里该做什么?很高兴你发问。你若是客人,只要使自己感到自在就好了。待客之道就是这样:虽然不是在家里,却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是否带礼物的问题常使客人忐忑不安。在某些文化中,给主人送礼物不仅仅是社交礼节——而且也是主人家所期待得到的。但是在美国文化中,客人并不一定要带礼物去。当然,有些人的确会带个表示感谢的小礼物给他们的主人。在一般情况下,花或是糖果是合适的礼物。如果主人家有小孩,也可以送玩具。如…  相似文献   

19.
礼物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只要心灵健康,别人怎么想都影响不了我们。若我们一味地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说法,就会失去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每当节日到来之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礼物在同学们手中传递着;每当朋友的生日来到时,我们也会为他们送上一份礼物。有人说,送礼不是好现象,但我认为,此举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