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剑扫风烟》是农民作家段培东滇西抗战三部曲的第一部长篇纪实小说,全书三十余万字,以简明的结构,质朴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群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勾勒了当年腾冲沦陷,人民浴血奋战的悲壮景象。  相似文献   

2.
西湖的魅力     
金晓 《阅读》2009,(6):18-1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描写了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其实西湖多姿多彩,魅力四射,成为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下面两首描写西湖的诗又是怎么表现了它的美的呢?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从反映历史生活的真实性、革命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描写当代知识分子和描写少数民族生活、斗争的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大众化等方面,肯定了侗族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塑造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在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吴应海 《阅读》2014,(39):18-20
<正>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它就像一面镜子,能最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心理描写就是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对人物内心的这种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把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来凸现人物性格,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王宝琪 《阅读》2011,(5):17-17
《特殊的葬礼》一文中,“从天而降”与“一泻千里”都是描写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枯竭前的壮观景象。不过瀑布根本不可能从天上降下来,  相似文献   

6.
张超山的小说主要描写普通警察的工作和生活,于日常的场景和情节之中。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含义乃至象征意蕴。文笔简练,结构自然,语言颇富情趣,是作家创作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对贾府内男女间的性爱生活作了多方面的描写.这些描写虽直白但有节制,既忠实于生活,又尽心于艺术,不但很好地服务于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需要,而且更具有展示作品题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睡觉三生相     
周逸骢  周莉花 《阅读》2006,(3):26-27
学会观察是作的先决条件之一。本的小作正是因为能及时发现生活中有趣滑稽的事情.通过认真的观察,将表弟、妈妈和爸爸不同的睡态记录了下来。如果对“睡相”的描写再具体生动些,章会更加精彩、有趣。  相似文献   

9.
朱朱 《阅读》2011,(4):21-2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这首《村居》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是啊,大好春光,正是我们分享风筝带来快乐的时候。准备好了吗?让我们的心和风筝一起飞翔吧。  相似文献   

10.
池莉小说将诗意的优美情怀溶解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细心的读者可以透过池莉小说对于生活现象的真实描写领略到生活的诸多美好的层次和特质,真正享受文学怡情养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杜晓英 《职大学报》2009,(1):107-108
在小说创作中,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突出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中,充满了大量像生活一样真实、鲜明、典型的细节描写,它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巨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笔下的民俗描写属于文艺民俗学范畴,这些民俗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形象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某些地域特有的生活类型,着力刻画描写了社会前进中中国某些地域特有的民俗生活波澜,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独特的形象性格和风貌气派.挖掘、研究张恨水作品中民俗,不仅能给当代通俗文学创作提供借鉴,而且具有民俗文化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诙谐有趣是人们对《西游记》众口一致的评价,也是《西游记》诞生四百年来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文本的诙谐有趣,分别体现在性格塑造、内部矛盾冲突、市井生活描写和以俗为美的趣尚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戈丹》是普列姆昌德现实主义艺术才华的集中体现。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刻画农民形象和描写农村生活两个方面。作者在描写柏拉里村的生活面貌、广泛地揭露种种矛盾的同时,又突显了以何利一家为代表的普通农民和剥削者之间的这对主要矛盾,并且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紧紧地联结起来。它在印度文学史上享有特殊的荣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它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文坛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自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叩开了中国大门之后,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开始多了起来,随之也就出现了反映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域外题材小说。清末有《孽海花》、《苦社全》,民国则有《沉沦》、《术马》等等。但那毕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弱国子民所发出慨叹,所以小说描写的多是中国人在国外受欺压和凌辱的屈辱史。  相似文献   

16.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景物、社会环境中风景、物体的描写。小说主要致力于塑造人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经历和命运来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由于人和自然交互发生作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就不仅仅是供读者赏心悦目的、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我省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7.
周飞 《阅读》2023,(35):38-43
<正>“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你能猜出“他”是谁吗?对,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吴承恩仅用36个字,就让猪八戒的形象一下子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外貌描写的魅力!外貌描写,主要描写人的长相、服饰、身材、姿态。好的外貌描写,不仅是人物的画像,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生活经历等。外貌描写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门道。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闲适诗中对宋词影响较大的主要体现为三类:一是对感官享受与世俗生活的描写;二是于精神层面上对于精妙心灵动态的描摹,其中或有恬淡,或有心安即是家的旷达,或有空幻之意;三是为表达其人生态度而对琐细生活的描写及其平易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中兵器描写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兵器描写是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水浒传》中失器的种类及有关兵器描写为塑造梁山英雄形象方面及情节的描写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战爆发,路翎从南京流浪到重庆,并且在重庆生活长达八年时间。可以说,在路翎生活周围的重庆人成了他创作小说最好的素材,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路翎小说中大量描写了重庆底层民众丰富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抗战时期重庆底层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丰富了重庆文学中的重庆人物谱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