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珅 《世界文化》2007,(1):29-30
在战争的阴霾下,似乎一切残忍和暴力都成为勇气与正义的化身,在所谓的冠冕堂皇的外衣包裹下。希特勒纳粹丧失了最原始的人性与良知。反映这一题材的德国影片《希特勒的男孩》,极为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主题。此片在德国初映时曾引起轰动,影片中年仅20岁的男主角还为此获得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影帝称号,剧本获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导演获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导演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他最新出版的回忆录《剥洋葱》中将一个隐藏了60年的秘密第一次公之于天下:17岁时参加过纳粹武装党卫军,这在德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顿时引起一片哗然。现年78岁的君特·格拉斯,生于但泽市,即今天波兰的格但斯克。父亲是德国商人,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族火把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凉昭 《寻根》2005,(1):15-18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喜庆的日子。这一天,人们穿上盛装,高举着用松脂、山蒿捆扎成的火把,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狂欢游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为期三天的节日里,人们扶老携幼,涌上街头,聚会村间。千里凉山纵情欢歌,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4.
极乐混浴     
在日本枥木县,一来到那须町、那须岳的山脚下,就飘来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因为出租车在积雪的道路上抛锚,我只好下车,步行十分钟来到了一片白皑皑的雪原。其中一角有个盛满绿宝石色热水的山泉,这就是鲜为人知的秘密温泉——高雄温泉,地地道道的自然温泉。眼前的一片雪景与湛蓝色的天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秋天里一个周末的旱晨,我们驱车驶出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区,在向西约25公里处驶下公路,很快路旁闪出了被树林掩映着的教堂尖顶,这便是布隆斯维克庄园。由于时间尚早,庄园还设开门。也许因为我们一大早便从外地赶来参观的诚意感动了看门人吧,友好的看门人特许我们提前参观。 园中静不见人。清晨的雾气飘渺弥漫在曾是沼泽的水面上,仿佛蒙盖在布隆斯维克庄园上的一层神秘面纱。 1731年,德国贵族布隆斯维克·安道尔伯爵买下了坐落在要懋尔栋瓦沙尔的一片沼泽地。懋尔栋瓦沙尔历史是一个普通集市,当时只有几栋牧羊人的小屋,周围…  相似文献   

6.
王颖 《世界文化》2007,(4):10-11
在美国中部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城镇,那里的生物原本生活得很和谐。繁花似锦、果树成林,鸟儿鸣唱,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穿过原野,人们常常到小溪边捕鱼。但是,一片片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剂导致了一场瘟疫:植物枯萎了,鸟儿消失了,鱼儿死光了,母鸡孵不出小鸡,新生的猪仔活不了几天,花丛中没有蜜蜂,苹果花得不到授粉、也没有果实,大人和孩子得了奇怪的疾病。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春天,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相似文献   

7.
1994年7月,在德国奥格斯堡第六届戏剧节和’94辛涅古拉木偶戏剧节上,来自布袋木偶戏之乡福建漳州的5名木偶表演者演出的《大名府》、《雷万春打虎})和《两个错人》引起了轰动。虽然演出结束时已是深夜,但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涌上舞台,同演员与木偶合影留念。在17天中,他们到7个城市演出了10场,向德国观众展示了中国的奇妙的木偶表演艺术。原来,这5名演员是漳州木偶表演班的师生,他们应邀来此参加木偶戏剧节组织的重点活动即木偶表演教育单位的交流。这其中还有段感人的故事。早在1993年3月,德国辛涅古拉木偶戏剧节组委会主…  相似文献   

8.
夏凉 《世界文化》2008,(11):50-50
飞机止损护英伦 二战时期,当德国对法国等几个国家发动攻势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应法国的请求,动用了十几个防空中队的飞机和德国作战。这些飞机中队必须由大陆上的机场来维护和操作。空战中英机损失惨重。与此同时,法国总理要求继续增派10个中队的飞机。丘吉尔决定同意这一请求。内阁知道此事后,找来数学家进行分析预测,并根据出动飞机与战损飞机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应德国考古学家吴海博先生和王睦女士之邀,我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塔拉副教授,于1996年3月访问了德国。回国之后,友人相问:“你在德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深有感触地回答:“是德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向往。”仅从我们往返于北京和法兰克福的巨型飞机上看,每次都有500多位乘客,其中多半是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德国人,他们多是旅游者、留学生,以及商企界人士。仅此,即可略知中德交往之密切。在德国,我们与许多文物考古、博物馆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发现有不少德国学者能讲汉语,并且给自己起了一个有意思的中文名字。每当谈起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天之水     
在天之水,不仅是云,是雨。还有湖。这水,或者叫湖,就栖息在云彩的深处。水里有鱼,天上有云,树间有鸟。鱼在云中游,云在树间晃,鸟在水上飞。这是一片名符其实的在天之水,它还有个实至名归的名字:天池!崇山峻岭间,奇迹般地闪现出这片丰盈的水。水周围的山,从容而镇静。在我的周围,我看到了大量原生的云南松林,蓊蓊郁郁围住了这片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化的明古国。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无不渗透着化积淀。今日的中国,城市化建设同样是一个沉重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城市建设、管理和开发商,背负这一神圣使命,开始了对城市化的追求和建树。  相似文献   

12.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深棕色的小熊,穿过浓密的绿色森林,它东张西望地站在了这里。眼前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它走到岸边稍作停留,想看看以后是否可以来这里作一次芬芳的沐浴。一个孩子呼唤着它:“嘿,小熊!这条河叫施普雷,虽然现在还很偏僻,但是给人和动物提供了许多场地!”河流深邃、河水清澈,小熊觉得这儿的一切再好不过。它告诉自己:“我再也不会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它立刻找到一个洞穴,在寒冷的冬天里,把它布置得像温暖又干爽的家里。一个渔人经过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落脚地,就在小熊筑窝的河岸旁边,他觉得这里真是美妙无比。望着五彩缤纷的原野、大森林和绿草地,还有那宽阔的施普雷和快乐的动物,他就知道:“我也要留在这里!”渔人盖了一座小房子,从此不再搬离。他告诉所有的人说:是熊帮他找到了这里。这里成了一座大城市,没有什么地方能与之相比。美丽绿色中房屋的海洋,一眼就能将它认出:我的柏林!柏林,经历了多少艰难困逆,你依然坚强不屈;城徽上的熊在护卫着你,我的柏林,我爱你!这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人们知道,熊是德国首都柏林的标志,可以说,熊与柏林密不可分。柏林与熊有关的历史已有700多年;在各种文件、印章、市(州)徽和旗帜上,熊是尊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在德国东部位于柏林和德累斯顿、易北河和奥德河之间有一处风景如画名叫劳西茨的地区。此地居住着德国惟一少数民族——索布人。笔德国考察期间,恰逢一年一度的复活节,从而有机会实地观摩索布人的复活节仪式。在索布人的博物馆里,收藏了1000多年前从西斯拉夫迁徙至德国的索布人生活和生产的实物与图片。生动地讲述了这个民族有趣的化传统、生活方式,再现了其兴衰以及与德意志民族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没有一个德国画家如此地关心社会的动荡和变幻的政治风云,并不断地试图用画笔去挑拨和触痛历史每一条敏感的神经。没有一个德国画家曾以一名狂热的共产党人的身份为所爱戴的毛泽东和列宁立雕作像。一个自称与政府关系并不融洽的画家.德国第一位陪同联邦总理施罗德出访的艺术家,用他的画笔和情绪将德国社会剖析定格.同时也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入了德国艺术家的名册.这就是德国现代画坛大师——伊门道夫(Jorg Immendorf)。  相似文献   

15.
“李洪涛──中国海岸的凡·高”──这是德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德国路德维希国际艺术论坛主任沃尔福冈·贝克教授今年三月精选收藏了李洪涛先生的作品后的赠言。贝克教授对画家及其作品还评论道:“以一个欧洲人的眼光看,这些绘画作品在当代国际艺术上是一种综合艺术的极佳典范。这种艺术的综合包括了对中国丰富的绘画艺术或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又具备了欧美艺术的强烈表现方式。这种综合艺术的睿智被笼罩在艺术家强烈的激情与生动的欲望当中。”李洪涛先生受到德国权威艺术评论家如此之高的赞赏并非偶然。在此之前,美学造…  相似文献   

16.
王颖 《世界文化》2008,(4):14-15
美国的自然文学传统可以上溯到17世纪初。当欧洲的第一批移民来到北美这片神奇的土地时,他们希望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伊甸园”。同时,他们也渴望用文学歌唱这片壮阔美丽、丰饶深邃的土地。美国早期的许多作家,用日记、旅行笔记和书信散文等形式记下新大陆的美丽景色,这为自然文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是,早期的美国文学往往还是对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7.
杨红 《世界文化》2005,(3):42-43
妹妹就要在德国生产了,最紧张的要数妈妈了。一方面是因为妹妹从小娇弱多病,能美丽健康地活到今天乃是奇迹,另一方面是妹妹怀孕期间常常不按老理儿出牌:上跑步机爬山滑雪仰卧起坐花样迭出,好像怀孕是一个运动项目,应该进入奥林匹克。  相似文献   

18.
韩芳 《世界文化》2007,(10):46-46
在德国进修的时候,抱着提高语言水平和认识德国文化的想法,我开始尝试参观一些博物馆,慢慢发现,德国的博物馆与国内的博物馆有着天壤之别。德国博物馆给我的印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场所,也是成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9.
科隆是德国城市,它坐落在繁忙的莱茵河畔。这一地理位置既给它带来了红运,也给它带来了厄运。这座古老的城市屹立在旅客常到的平原上;这里,莱茵河下游变得宽阔起来,然后汇入大海。铁路网、河上船队以及一些航海商船使科隆成为欧洲最大的交通运输中心之一。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一重要位置几乎造成了整个科隆城的毁灭。同盟国对这座城市进行了160多次大规模的空袭,投下了5万多吨炸弹,其后又重炮轰击。这座城2/3的地区变成了一片废墟。重建科隆工程师们立即着手修复交通设施,建造新的桥梁,把旧城区和郊外工业区连接了起来。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三军军长乔治·巴顿将军,  相似文献   

20.
爱情树     
在德国北部奥依金城附近的“多道”森林里有一棵参天的古橡树,它挺拔苍劲,郁郁葱葱,高大的树冠撤下一大片绿荫,无时不充满着勃勃的生机。每天都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到它的树荫下。他们不是为了乘凉,也不是为了散心,而是到这里来“相亲”。原来这棵大橡树就是德国有名的“爱情树”,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它是爱情的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