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起源于80年代中期。最先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和《中国姑娘》4部电视连续剧摄制中,引入电视“制片人”管理机制的。此后,中央电视台又于1993年5月在第一个早间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中试行了制片人制...  相似文献   

2.
一部谈电视剧制片管理的书《本子、班子和票子——制片人谈制片》,即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率先实行了制片人制,许多制作单位相继采取这种制片体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会编辑的《本子、班子和票子——制片  相似文献   

3.
获奖     
《视听界》2013,(5):10-10
飞天奖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公布了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部分获奖名单。其中,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广电总台联合出品,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的重大革命史诗电视连续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获得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江苏卫视制作、幸福蓝海出品的电视连续剧(《断刺》获得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第十五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评选结果于11月15日在山西太原揭晓。本届“飞天奖”经全国各地电视剧创作制作单位上报参评的电视剧作品达104部689集。《三国演义》、《沟里人》分别获长篇、中篇电视剧一等奖,《鸳鸯绣》获戏曲电视剧一等奖,短篇与儿童电视剧一等奖空缺。《雪震》、《东方商人》、《农民的儿子》、《九·一八大案纪实》、  相似文献   

5.
9月15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剧《樱花梦》在北京彩电中心举行音映式。学会秘书长赵水福,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张天民,广播电影电视部总编室副主任张绍季,艺委会阮若琳等同志参加了首映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樱花梦》,在国庆短剧小品展播中播出,获得优秀节目奖,在不同层次的观众中都有较热烈的反响。此剧通过三个中国姑娘,在八十年代“出国潮”冲击下,离开祖国到日本的不同际遇,表现了当代年青人求上进,爱祖国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7.
制播分离     
《视听界》2010,(1):6-6
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改制 央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2009年12月29日正式在其原名称后加上”有限责任公司”,身份由事业单位变为企业,成为中国电视媒体推进制播分离改革、将可经营性资产推向市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微博之传播     
《视听界》2012,(6):12-12
@综艺报V:“中国电视剧终归要融入世界大潮,‘边拍边制边播’一定会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对于制作方和管理部门来说,不妨在审查和制作上更加灵活,给电视剧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催生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北京青年报》日前撰文鼓励电视剧《新白发魔女传》“边制作边播出”模式。  相似文献   

9.
献礼剧通常是指专门为庆祝重要纪念日而制作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制作,并于2012年9月3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30集电视连续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就是为庆祝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历时四年拍摄完成的一部朝鲜族题材献礼剧,其形态特色可以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举行了2006创作盘点暨主创与专家新春联谊会。会议由中心副主任李汀主持。到会嘉宾有: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影视评论家仲呈祥,原中国文联副主席、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制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副主  相似文献   

11.
木子 《现代传播》2001,(4):124-125
由北京广播学院主办,北京亚环影音制作有限公司协办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剧本研讨会于2001年7月16—17日在北京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人民日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的有关领导、专家以及亚环影音制作公司的有关人员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主持了会议。会上,与会者从总体卜肯定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以下简称《纪》剧)前40集所取得的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亚环”总经理边晓军先生介绍了组织《纪》剧续…  相似文献   

12.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电视成为时代的宠儿而风靡全球。 1987年6月,上海电视台专门负责摄制电视剧(包括译制外国电视剧)的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在荧屏上,观众眼花缭乱地看着上海电视剧制作中心推出一部又一部新作;在全国“十佳”电视剧导演评选中,导演张戈、郭信玲双双中标;在五光十色的“飞天奖”、“金鹰奖”和国外举办的电视剧奖评选中,上海电视剧中心的作品屡屡榜上列名;那种印上“版权所有”的自己译制的国外电视剧,据说也是上海电视剧中心的首创……  相似文献   

13.
在地方电视台中.广东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一直受到同行们的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到90年代末.以《商界》,《外来妹》、《公关小姐》、《情满珠江》、《农民的儿子》、《英雄无悔》、《和平年代》为代表的电视剧,一直在中国电视行业中为人称道.也获得了足够的荣耀:1987年《公关小姐》在广东台播出时,其收视率竟然达到90.99%,同时还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1994年制作的《情满珠江》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立即轰动全国,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金鹰奖”等三大全国级奖项的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制作和播出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电视剧出口,像《三国演义》、《西游记》、《雍正王朝》等电视剧在海外都有较强的影响力.进入新世纪,我国影视产品在出口上有所提升,2009年,出口电视剧7000多集,出口额超过2000万美元.但是,相对于影视产业强国,中国在电视剧进口与出口上存在着10∶1的贸易逆差,中国电视剧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还相当微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说,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它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可见,文化上的“逆差”将降低国家文化传播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究则思变 寻求发展 一部《东方商人》,使内蒙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名声大震。像《东方商人》这样一部内涵深刻、文化品位较高、表现中国民族商业发展史的电视剧为什么不是由上海、广州、深圳这样商业发达的地区拍摄出来?而恰恰是商业比较涉后的地区内蒙古的电视工作者拍摄出来的?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马大帅》赵本山继《刘老根》系列之后自己制作并自导自演的第二部农民题材电视剧。有媒体称该剧开创了中国电视剧一种全新的范本,即“警世现实主义电视剧”。《刘老根》一部典型的现代农村戏,讲述了东北一群农民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拼搏走出一条致富路的主旋律故事。赵本山把一位老有所为的农民塑造得血肉丰满,引发了观众对东北文化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以《理想照耀中国》为代表的“新主流”电视剧,探索了国家主流价值观宣传的新路向。在价值生成上,电视剧“艺术文本”形成“人民性”与“人性”兼顾的“新时代人民性”,并在题材选取中聚焦个体,叙事策略上向“人”倾斜,时空建构中倾向年轻态。在产业生成上,《理想照耀中国》在广泛的类型化、多样化的传播以及对不同文化市场的沟通上,充分发挥电视剧生产制作的工业美学优势。新的价值生成与形态生成,构成“新主流”电视剧新的美学范式,为当下电视剧的美学呈现提出新的要求,体现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新的美学需求。  相似文献   

18.
邢彦辉 《声屏世界》2008,(11):32-34
在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闯关东》获得分量最重的“长篇电视剧最佳作品奖”,剧中男女主角李幼斌和萨日娜分别获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和“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与此同时,李幼斌凭借《闯关东》获得“最佳表演艺术奖”,《闯关东》编剧高满堂获“最佳编剧奖”;《闯关东》摄像王滨获“最佳摄像奖”;《闯关东》照明戴军获“最佳照明奖”。《闯关东》在金鹰电视艺术节上获四项大奖,傲视群雄,成为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9,(3):15-16
事件回放: 3月30日,由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转企改制的“天津电视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主要经营电视剧、专题、综艺、动画等节目制作、投资与发行。2009年初,安徽卫视开始了自制剧的尝试,与台湾合作的自制剧《新流星花园》在有条不紊的筹备当中。近日,重庆广电集团与北京喜多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项目战略合作意向书,以定制剧为核心,着力打造独播剧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比中,电视剧《先遣连》获得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我作为其中的编剧而感到十分幸运和自豪。24集电视连续剧《先遣连》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晚8点黄金强档时段上演,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好评如潮,受到中央领导表扬和重要批示。这部气势恢宏的电视剧从策划、编导到剧组、演员,从部队、地方联合拍摄到制作、出品,阵容强大、强强组合,就著名演员而言,有唐国强、巫刚、王干源、王新军、孙涛等。回想进藏采访经历,那是我有生以来最遥远、最艰难、最危险乃至生生死死的一次远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