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说西欧蛮族诸国是封建社会,其根据主要是理论上的而不是事实上的。就事实方面来说,能够说明蛮族诸国是封建社会的确凿证据并不多,所以每当人们从这个角度论述蛮族国家社会性质问题的时候,总是多用虚笔,不是那么理直气壮,普遍存在着一种结论多而分析少、观点强而材料弱的状况;就理论方面来说,能够推导出蛮族国家是封建社会的理论依据却不少,而且,这些理论依据还往往被宣称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由苏联学者提出的“西欧蛮族诸国封建社会说”(以下简称“封建社会说”)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被人们普遍接受,与其说是因为“封建社会说”符合历史实际,不如说是因  相似文献   

2.
试论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晋至刘宋元嘉前期,以抚为主;第二阶段是元嘉后期,大规模伐蛮;第三阶段,从元嘉末年到南朝末期,对边境蛮族以抚为主,对腹地蛮夷加强了征伐。对腹地蛮夷的讨伐是逐渐深入的,从元嘉末年至萧齐末期,以讨伐长江中游的蛮族为主;梁陈则主要征伐岭南俚族。征讨重点的转移实质上就是六朝政府的开发行为从长江下游向中游、再向岭南的梯级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四世纪未,正当罗马帝国在奴隶革命的烈火中即将倾塌的时候,大批蛮族越过多瑙河,大举入侵,给予奴隶主政权以最后的冲击。476年,在奴隶革命和蛮族入侵的联合打击下,西部罗马帝国崩溃;从此开始了西欧封建时代的新纪元。关于推动西欧社会更迭的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到底是什么,史学界的意见颇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是奴隶革命;另一种意见则归结为蛮族入侵的结果。我是赞同前一种意见的。现将鄙见提  相似文献   

4.
“奴隶革命”在西欧社会历史变革中起了决定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476年,在奴隶革命和蛮族入侵的联合打击下,西部罗马帝国崩溃;从此开始了西欧封建时代的新纪元。关于推动西欧社会更迭的决定性力量到底是什么,史学界的意见颇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是奴隶革命;另一种意见则归结为蛮族入侵的结果。我是赞同前一种意见的。  相似文献   

5.
李白剔骨葬友的做法异于常人,后世一直未得其解,及至周勋初先生将其与蛮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才做了合理的解释,在学界影响深远。后此观点遭到李小荣先生的反对,他认为当是受到了密教或道教的影响。结合李白个人性格和宗教经典的具体描述来看,李小荣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通过重新梳理文献发现一条新的材料,可为李白行为受到蛮族文化影响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金字塔     
建造长城(中国的长城)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它保护一个富裕而又懦弱的国度免遭蛮族的侵袭。技能上的粗劣笨拙使蛮族更易通过劫掠而不是以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大肆入侵和平的贸易聚集地,尤如兀鹰捕掠家禽一般。他们的疾速敏捷使得建造长城成为必要,而他们的愚昧无知也使得长城的防御卓有成效。至于为什么耗费巨大、用工浩繁地建造金字塔,至今没有充足的理由加以阐释。它的墓室狭小,证实不能用于躲避敌人。而财宝完全可以移贮他处,做到同样安全而所费甚少。似乎金字塔的构筑仅仅是为了顺应想象力的渴求,它无休止…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者将西方文化视作始自基督教兴起、希腊化的罗马帝国衰亡以后,从蛮族入侵的废墟上成长起来的文化。基督教在西方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的影响是巨大而持续的。在蛮族入侵与西罗马帝国崩溃所造成的巨大空隙之中,是基督教统一了西欧,“教会用它自己的精神传统统一了罗马文化的社会传统,并因而在一个既需要社会领袖又需要宗教领袖的社会中起着双重作用”。基督教自兴起,即以不可遏制的势态向西传播,并填补了蛮族入侵与西罗马帝国灭亡所造成的巨大空隙,奥古斯丁与尼禄的帝国转而成为君士坦丁的帝国,基督教得到官方承认,成为渗透人们社会经济与精神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督教以其顽强不息的精神成为贯穿西方社会发展的一种难以动摇的主导文化。  相似文献   

8.
也谈客家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先民是中原南迁的汉族人,还是土生土长的族群,这个问题,百余年来,一直引起关注并争论不休。本文在述列各种观点之后,看重针对房学嘉先生的《客家源流探奥》,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一)客地出土的古代资料是史前文物,不是有史记载的吴越文物;客地古人是南太平洋系人种的蛮族一部分,不是后来蛮族与华夏族相融合的越人;(二)百越中的闽越和南越是有区别的;(三)《探奥》一书的作者关于客家的“根”的说法同本世纪初有人认为客家人不是中原汉人,而是广东山区野蛮退化的人的观点,是新瓶装旧酒。  相似文献   

9.
五至十五世纪西欧的封建政权和教会傅际红中古时期西欧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伴随着政治动乱和蛮族入侵完成的。所以,在奴隶制解体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原始宗教也走到了它的尽头而代之以基督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  相似文献   

10.
本刊八月号上已將世界古代史部分的一些意见,扼要叙述。茲对中世紀史部分,再提出一些意見,以供教师在授課时的参考,是否妥当,尚希指正。第五編中世早期封建制度的建立第一章日耳曼族和它在西欧建立的国家 1.“日耳曼族的社会制度”一节中,应指明蛮族入侵的原因:①日耳曼人本身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又以日耳曼人阶級分化加强,貴族与民兵掠夺土地与战利品的野心日熾,垂涎罗馬城市的富庶,故率領蛮族部落,蜂涌入侵广大的罗馬帝国領土。②由于罗馬帝国奴隶制度的崩潰,和奴隶、隶农的不断起义,摧毁了罗馬帝国的实力。自三世紀至五世紀形成不可遏止蛮族入侵与奴隶起义的洪流,促使西罗馬帝国灭亡。  相似文献   

11.
卫所军兵涌入、屯田广开,明初湟水流域汉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再次繁荣于湟水流域,奠定了湟水流域汉族社会兴起的基础。探讨明初湟水流域汉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明了明初汉族社会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后世湟水流域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女性观的满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进步女性观的形成是满汉两种文化合力作用的结果,既受明清以来进步人文思潮的影响,更有满族传统文化之根由。曹雪芹之极重女性,正是直接继承了满族尊女这一特殊传统。满族社会中女子持家、姑娘为尊、重内亲等习俗在《红楼梦》中都有生动体现,从中可以看出满族文化对曹雪芹女性观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梅山蛮的民族成分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 ,即九黎三苗盘瓠说、越族分支说、多民族结合 ,都将梅山蛮定为外来民族。笔者认为 :梅山蛮主体民族不是外来民族 ,而是原始土著民族 ,即今隆回县虎形山瑶族的先民———瑶  相似文献   

14.
满族作为一个富于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发展了具有该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同时,又受到了国内各民族特别是汉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文章分别就满族的社会生活、婚姻礼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述。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既是满族文化和人民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其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中有着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女缠足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的妇女缠足是性问题,亦有民族区分之目的。这与宋代的美学追求明显不同。明代缠足反映了世风日下的社会趋势。清初,入关的满族妇女趋学汉风,也出现缠足之现象,顺治、乾隆都有明令禁止,可见清帝亦把它视为满汉之大防。  相似文献   

16.
满族是本溪市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本溪满族民俗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开发本溪满族民俗旅游资源,对提升本溪地域文化内涵,推动本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路地论     
应该说,将路地先生仅仅定位于当代满族著名诗人,那绝对是对他的误读。在20世纪末中国当代满族文学的觉醒和复兴中,路地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当代中国满族文学史中将有他的一笔。不过这里我们观照的是作为满族诗人的路地,是他贡献给当代中国诗坛的诗。  相似文献   

18.
武昌首义后,部分省份发生满人流血事件,边疆各民族上层大多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心怀疑惧。云南军都督府派李根源率军西巡,处理滇西问题,途中下令保护楚雄府知府满人崇谦。崇谦的经历反应了云南军都督府民族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历程,是“五族共和”思想积极作用的表现,也是“五族共和”思想保护了部分满族官员和普通满人生命的例证。此后李根源与崇谦之子宝铎(关振生)有较深交往,并帮助他将崇谦《宦滇日记》(节录)点校公之于世。  相似文献   

19.
公元12世纪初,女真人在阿什河畔建立的金王朝,对于黑龙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发展进程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女真人以飓风之势入主中原,造成了时代的震荡和社会大变动的局面。女真人在入主中原以前,主要居住在荒凉冷僻的黑龙江流域。那时尚处于农奴制阶段,且带有大量的军事民主制与家长奴隶制的残余特征。在与契丹族、汉族进行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中,女真族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其中的部落酋长、军功阶层或新生的农奴主,一跃而成为封建地主。新兴的女真族军事地主阶层,以“汉化”为主要目标,又籍借于“崇尚女真旧俗”的原则,将契丹文化和汉族文化作为一种新鲜活力注入到自己的整个民族肌体中,为本民族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气象。金代黑龙江流域的文化更新以及精神面貌的转换,深刻影响了当时北亚及东北亚地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格局的演变。从而推动了黑龙江流域的文化进程,并出现了历史上的繁荣而壮阔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与民族社会的历史密切相关。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有文字的民族就有发达的科学文化和高度发展的社会。但是,在人们的语言生活和谐以及交往程度越来越深的当代社会,并不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要创制本民族的文字。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家族文字创制的缘起以及过程进行了概述,并对土家族文字的创制进行了反思。认为任何一种文字的创制和推广都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即根据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理性地创制文字并在群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