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以来与科学建构密切相联的是关于破除"迷信"的表述及实践。自晚清以来"迷信"一词在中国经历了概念的译介、思想的论争之后,1920年代开始有知识分子对迷信问题进行学科化的探讨和专业研究。他们试图以一种"知识"的方式介入中国现代反迷信的文化政治,其中尤以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为代表。江绍原通过改写和挪用20世纪前后英美比较宗教学学科话语,确立了对迷信的认知和定义,并且以其学科知识重新结构和发明了中国所谓的迷信"传统"。他的迷信研究不仅关乎到科学思想史、学科史和知识史的建构与勾连,而且其中所涉及到的中西跨文化的话语实践,对于重新反思中国现代的科学启蒙话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此书是美国近年来出版的一部这个时代最压抑然而又是最重要的科学论著。它全面、冷静和条分缕析地解释了在科学与迷信的冲突中科学是如何输给迷信的。作者指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历史迈入20世纪,科学高度发达时,科学普及工作反而大大落后于19世纪。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的科学普及工作简直糟糕极了。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的兴起,情况就变得更加恶化。这些传播媒介为迎合公众口味,大肆传播迷信思想、神秘主义和占星术等,使种种伪  相似文献   

3.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C·伯纳姆写了一本书,叫做《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他在对美国200多年的科普史进行梳理后,得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在大众层面上,科学实际上已经被迷信打败了。"同样让人吃惊的是,他认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科学记者。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思想,为此后一系列国民智识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从外部来看,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促使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为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以青年群体为重点受众,以开启民智为目的 ,展开科学传播实践.从内部来看,其传播活动具有以科学事实澄清误解,以科学精神再造人心,以科学文化改良社会,提升"科学"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特点.《新青年》的科学传播实践对当时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但开启了国民智识,开化了社会风气,而且为五四运动的全面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营造了良好氛围.立足当代,其科学传播实践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启示当下科学传播要始终以解放人民思想为起点,以打造媒体平台为支点,以壮大传者队伍为要点,以培育科学文化为重点,以服务国家发展为落点.  相似文献   

5.
反对抹煞科学与迷信界限的出版倾向陈福季当前,在某些出版物中存在着一种值得警惕的有害倾向.这就是抹煞科学与迷信的界限,迷信与科学“浑然一体”,好像根本无所谓科学,也无所谓迷信了。请看:宣传“看风水”的实质即“环境工程学”者有之;从大讲“取阴补阳”。修炼...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千变万化,新兴学科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些都在现代的出版物中得到了充分的“表演”。但我觉得最成问题的是在这些出版物中迷信和科学的界限已经消失,好像根本无所谓科学,也无所迷信了,迷信与科学已经“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了。如若不信,请看事实:  相似文献   

7.
"网络迷信"文化包含传统迷信元素的网络化呈现以及与"网络锦鲤"祈愿相关的娱乐化内容,为青年的焦虑与迷茫情绪所推动,是一种以不断更迭流行的个体或某类文化为对象,以"转运"和满足情感体验为目的,具备一定祈愿色彩的网络俗信与传播行为。通过研究"网络迷信"文化的特点与产物,多角度辩证分析青年进行"网络迷信"的原因,将有助于构建网络新生态,为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力作《超级工程》系列,一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工程题材的纪录片由海外纪录片大鳄把持的尴尬局面.在数十年的兼收并蓄下,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终于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以央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2·中国桥》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中国桥》三个表现"中国桥"题材的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吸收西方同类作品的精华、塑造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大型展览。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科学文明的教育,进一步了解“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反动本质和危害,增强抵制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辽宁美术出版社在展览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此画册不但集中了展览中大量翔实、形象、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资料,又充实了新内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易读、易懂,在当前揭批邪教组织“法轮功”的斗争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画册以真实而形象的内容深刻揭露了…  相似文献   

10.
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现任主席特鲁迪·贝拉多·哈恩 (T· B· Hahn)受美国科学学会主席团理事会之托,就"上一世纪情报学对世界最重大的贡献"进行了历史性总结.鉴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广博性,哈恩特意与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中曾经研究过或撰写过情报学史的诸多著名会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被sCI收录的国际论文,从科学家、机构和国家之间合作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美国科学情报所(ISI)出版的Wen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源,依据ISI2005年出版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的期刊分类体系,选择了JCR中"computer science"学科为统计对象.对该学科下的350种期刊1996-2006年发表的,机构署名中包含有"Peoples R China"的论文进行了检索.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产生的国际论文中,多作者合作是主流的研究方式.合著发表论文的规模以2~4人为主,并保持扩大的趋势.相对于国内机构之间的合作,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在质量和影响方面都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一批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免费开放,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实现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也带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免费开放遵从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科学发展理念,是在文化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促进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27~2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与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国际排名专家委员会(IREG)、《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和英国《泰晤士报》共同主办"第七届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科学计量学、大学评价与科学发展,适应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迫切需要,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我国评价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撰文呼吁《捍卫科学尊严》(刊10月5日《理论动态》)。文章说,中国科协所属“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委员会”召开了“捍卫科学尊严研讨会”。研讨会在会场门口办了一个展览,陈列了许多宣扬迷信愚昧的书籍。这个展览可以说是大街小巷众多书摊上遍布的这类书籍的一个总汇,也是现在许多书店的一个细部。这么许多宣扬迷信愚昧的书籍畅销,会给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声势浩大的揭批“法轮功”斗争的深入开展,科普热在全国不断升温,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为主题的科普书的出版发行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亮点。近些日子来,尽管北京天气酷热难当,但北京图书大厦的科普读物专柜,却天天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举办的暑期科普知识讲座,期期座无虚席。许多出版社加大了科普出版的力度。一批揭批“法轮功”,反对愚昧迷信和伪科学,宣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无神论,弘扬科学精神的图书在短短几天时间内相继问世。人民出版社组织社科院哲学所专家编写出版《唯物论与无神  相似文献   

16.
在2002年春夏之交的美好季节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新馆开馆了!高高举起科学文化的旗帜,是新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支持"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有力举措,是满足广大读者和用户需求,开展先进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和《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主要背景,结合各类科普场馆所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各自特点分析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使命。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科学文化建设对科普场馆的要求,从实现科学文化价值引领的角度对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提出了提升战略意识、加强学术研究、打破专业壁垒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1956年到1958年,中国青年报的科学副刊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副刊的名字改换了四次.即1956年初的"科学和卫生",1956年8月的"原子时代".1957年的文化科学粽合副刊"慧星",今年的"科学和生活".每一次名字的改换都反映了编辑人员的思想状态的变化.1956年"科学和卫生"的方针是此较明确的,即面向农村、面向生产、配合中心运动,同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它会经受到农村青年让者的欢迎,每个月收到让者来信大约两三千件.但是在"原子时代"和"慧星"时期,情形就有些不同了.在右倾思想的冲激之下,它逐渐地脱离了生产运动,脱离了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追求什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静安区委、区政府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档案工作,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存史、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鼓励和支持档案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科学精神?著名核物理学家陈佳洱先生这样阐释: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唯实的探索精神,分为两个方面:科学文化的精神和人文文化的精神.前者追求的是至真,体现在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追求客观真理;后者更着眼于至善和至美.所以说,科学孜孜以求的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中"真善美"的统一,媒体报道体现科学精神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具体操作起来,媒体如何实现目的、规避误区,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