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球类运动     
G840.3 9700719体能训练对提高球类项目竞技水平的作用[刊,中]/林琦伟//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6,10(4).—19—20(DW)训练//体能//球类运动//比赛//水平//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球类竞赛的资料分析研究,提出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提高球类项竞技水平的重要保证的观点。指出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为迅速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意义的阐述及要素分析,围绕散打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时心理素质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进而为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西优秀运动员和普通高校的业余运动员进行了焦虑水平和意志品质的定量研究。显示出广西运动员在这两方面的如下差异:男运动员好于女运动员;男子组中非球类项目好于球类项目、健将好于一般运动员。女运动员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男女在运动员和大学生之间也未出现显著性差异。本文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选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武振盛 《体育世界》2014,(12):66-67
自信心是球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是赛场取得成功表现的前提保障。本文阐述了篮球运动员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结合韩国仁川亚运会赛事中的个别数据,从心理训练、夯实基本功、培养团队意识、完善培养体系和营造篮球文化氛围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篮球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炜烨  杨东亮  董付立 《精武》2012,(25):82-82,85
对体育院校球类项目专修学生的竞技动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运动员在感性体验测度上的分数高于女运动员;隔网对抗类项目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和感性体验上的分数低于同场对抗类项目;中期训练运动员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感性体验和努力取向上的分数高于短期训练的运动员,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和娱乐上的分数也高于长期训练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何伟文 《体育师友》2010,33(4):63-64
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表现,对任何一项体育的竞赛来说,往往都具有决定性作用。自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我国在足球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许多年的努力,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很多职业球员都存在着学习能力差、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和执行能力差。心理品质对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水平发挥,以及对训练中技能的掌握、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体能与运动素质的关系,以及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进行了简明阐述,旨在为教练员制订身体训练计划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在现代球类教学训练中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对排球运动员的感觉、知觉、注意的培养,更是当今排坛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排球界对这方面行之有效的教学训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是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比赛当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干扰到运动员实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征入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由情感培养入手,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从技战术训练入手,强化运动员的判断力与感知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强化回忆能力训练,加强运动员的思维与技术水平等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在未来的比赛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心理训练对比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重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1.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及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探讨,为散打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NBA篮球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寿命较长的篮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大多呈双峰形的变化趋势,且球员的运动高峰期向后推延;21-24岁是篮球运动员参加高水平篮球联赛的适宜年龄;高密度、高强度的篮球赛事虽然有益于运动员比赛经验的积累,有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但对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负面影响;转会等手段能有效的激励球员的竞技表现。  相似文献   

13.
G840.148 9802158对球类运动员心理品质的探讨[刊,中,A]/张向扬//安徽体育科技.-1998.-19(1).-11-13(SML)球类运动//心理素质//心理特征//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然而,在跳高训练实践中,由于教练员缺乏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分析与评价,忽视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因此,加强心理训练与心理调控对提高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初探足球比赛中的最佳心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比赛中,足球运动员不仅进行着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较量同时也进行着心理素质的激烈较量。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战术以及身体的差距日趋接近,比赛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素质和技、战术水平,而且取决于心理素质优劣。因此目前很多足球先进国家都十分注重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因此心理、技术、战术,身体训练一起构成了现代足球训练的鲜明特点。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除必备反应速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短跑训练中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赛前的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要注重对短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 ,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倪小莉 《体育世界》2009,(8):108-110
本文主要分析现代短跑运动的特点及在比赛中短跑运动员一心理素质的内容,指出了良好心理素质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自控力、抗干扰能力,保证技战术水平的稳定发挥,探讨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裁判员作为篮球场上的执法者,他的行为影响着场上运动员的情绪和他们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裁判员的判罚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球员水平的发挥和比赛结果。影响裁判员判罚的主要因素有:裁判员的技能水平、临场的心理素质以及临场的情绪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影响篮球裁判员正确判罚的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梁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3):40-41,64
排球比赛除了是运动员之间技、战术水平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的稳定,可以使运动员超长发挥技战术水平;反之,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往往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NO.1:球员的技战术 水平得到提高 到国外的高水平联赛去踢球能提高我们的水平,杨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由于我们的联赛才刚刚起步,而且足球水平也不高,因此球员在国内的联赛能学到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对于那些有天赋的球员,他们理应向更高水平的联赛去发展,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水平。NO.2:提高球员的心理素质 球员在国外踢球会面临在比国内更大的压力,在国外残酷的职业环境的熏陶下,球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NO.3:使球员的职业 素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