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绪波 《科教文汇》2013,(21):F0002-F0002
凡事有过程,则必有节奏。叙事也如此,而复杂的叙事因其曲折漫长,更讲究节奏。人教版必修一叙事散文单元的《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三篇课文的叙述节奏各不相同,每篇均有自己的优美节奏。  相似文献   

2.
约瑟夫·施特劳斯教授(Jeseph Straus)系德国慕尼黑知识产权法学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国际知识产权界知名学者,曾任德国马普学会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享有“专利教皇”美誉。其在知识产权法、尤其是生物技术发明的保护领域论著颇丰,本文系根据其英文演讲录音,经本人授权,由张韬略先生整理并翻译而来。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演讲,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他的演讲选题广泛,涉及政治、经济、伦理、青年、妇女、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分别收进《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等杂文集和《坟》、《集外拾遗》中。鲁迅的演讲始于一九一二年,终止于一九三六年他逝世前不久。其中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三二年是他演讲活动的高峰期,这十年既是五四运动之后,抗日解放战争之前,中国各派政治力量进行较量、革命和反革命进行殊死斗争的十年。正是在这期间,鲁迅抛弃了进化论观点,完成了向共产主义思想飞跃,成为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据资料记载,仅在一九二七年,他的演讲就达二十三次之多,这些演讲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及演讲的艺术性。其特点如下: 首先,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这主要是指他的演讲内容总是与当时的形式、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呈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重塑,以“五育并举”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统一,以及以“协同共育”为手段的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思路。面对家国情怀教育政治属性与实践教学鲜活特性之间同步性不强、家国情怀教育隐性价值与实践教学显性功能之间契合度不高、家国情怀教育实践逻辑与专业教学实践模式之间吻合度不同等问题,该文提出设计高校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方案、营造高校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教学协同氛围以及打造高校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联动机制等具体路径,实现家国情怀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同频互促,以更好地达到“铸魂”和“育人”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5.
已是中年的资本家R先生前来拜访学者F博士。短暂的闲谈过后,R先生说:“机器人固然挺好,可是总不太令人满意。”F博士反问他:“究竟哪一点使您不满意呢?作为这方面的学者,我很想了解一下,今后可以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里,我们请了几位学者谈关于“科学传播”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科学巨大的影响力,“科学传播”本身也开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今天许多中国的大学里设置了这一专业,北京大学的吴国盛先生认为他们开设“科学传播”与  相似文献   

7.
王瑶 《科教文汇》2007,(11Z):152-152,159
一、“法治”不同于“法制”,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必然体现中共十六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一次在大同市以“官以民为天,以法治为天”为内容作主题演讲。某报发了新闻,报道中将“法治”改成了“法制”。一字之差,吕先生很不满意,专门给编辑打电话,次日报纸作了更正。新闻理论家、复旦大学教授林帆也提到:  相似文献   

8.
遵循国际学术规范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经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工作过的著名人文学者张岱年先生和季羡琳先生.都曾表达过“北大的学术、中国的学术,一定要走向世界”的愿望.这也是中国学者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受日本佛教协会的邀请去演讲,开场后往下面一看,满场僧人光亮亮的脑袋构成一道风景线。演讲结束后,一些年轻的和尚聚集到我身边交换名片,或让我签名,更多的是围着我来合影,好不热闹。过了一会儿,法源会长走过来笑着说:“你被人利用了,跟你这名人的合影会被拿去相亲炫耀用,那可相当起作用哟。”我有些纳闷。法源先生笑着解释说:“最近,日本的和尚很有人气,特别是年轻僧人很受女孩子青睐。”  相似文献   

10.
安庆师范学院选编、出版了《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对大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杨叔子先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材料。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绿色教育”。安庆师范学院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是杨叔子院士“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作用的有力说明和佐证。  相似文献   

11.
从孔子死亡思想看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同步性——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段德智一、“大孔子学说”的理论启示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新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提出并阐释了“大孔子学说”,断言:“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加上西方文化中的精粹”,“去开展一...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文化的视域重新解读梁启超 ,是不同于历史、政治、文化等传统视角以认识历史人物多元侧面的新路径 ,也是通过人文学者理解科学文化的新尝试。本文以梁启超结缘科学与投身文化事业为主线 ,揭示其科学观、科学方法、科学传播、科学认识论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探索。进而指出以人文情怀为基石的科学精神与内在的“文化理性”是构成梁启超在中国思想、文化及民族精神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提高中国高等院校的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李嘉诚先生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投入港币6000万元,教育部筹集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在高等院校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  相似文献   

14.
凡事有过程,则必有节奏。叙事也如此,而复杂的叙事因其曲折漫长,更讲究节奏。人教版必修一叙事散文单元的《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三篇课文的叙述节奏各不相同,每篇均有自己的优美节奏。《记念刘和珍君》:跌宕起伏,跳跃奔进。叙述由追悼会上旁人的"正告"所引发的对刘和珍的预订《莽原》的一点回忆切入,原以为作者会就此展开回忆性叙述,但作者却放下了,转述生于非人间的痛苦和似人非人世界的麻木,这以后才又拾起叙事,回忆与刘和珍的初识和交往、刘和珍与学校的关联、刘和珍的"微笑"和"泣下"。  相似文献   

15.
电影《国王的演讲》再现了英王乔治六世口吃的经历。这位历史上临危受命却最终被人赞誉为“勇者无敌”的国王,借这部影片再次让观众回到了那个充满荣耀的时代。本片中,“达西先生”柯林·菲斯精湛的演技,让他登上本次奥斯卡无可争议的影帝席位。同时本片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口吃这一常见却又让人困扰不已的身体话题。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漫画     
幽默生物学问题太简单了某生物学教授经常到各大学去讲授《遗传学》。有一次,在前往讲课的途中,为教授开车的司机突然对他说:“教授先生,我听您的课已不下50次了,那些演讲内容早已记得滚瓜烂熟。我敢说,这堂课我都能教。”“哦,是吗?好啊!那等一下我们互换角色吧!”到了学校,司  相似文献   

17.
真假气功     
《科学生活》2013,(11):22-23
“大师”王林再次把“气功”带入人们的视野,然而他的“气功”却只是一种骗人的把戏,是假的气功。气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也叫金丹之术,或内丹,行气导引之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了一股“气功热”。1981年,中国中医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时任科协主席的钱学森还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当时还有一场关于“特异功能”的论战,否定派以人文学者叶圣陶为代表,主张特异功能是“伪科学”,  相似文献   

18.
家国情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国情怀也是核心素养提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本文追溯了家国情怀的历史渊源,剖析当前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现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对于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世界发明》2010,(5):54-59
苏彤先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知名度很高的学者,也是本刊的老朋友了——从本刊定位在创意产业上起,就一直与本刊有着极为密切的交流,特别是去年本刊开办的“创意生态”板块,主要的内容都是苏彤先生亲自组织的稿件,本刊记录的创意产业的理论发展,很多是出于苏彤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经典创新语录——第二届浦江创新论坛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0月25日,以“经济全球化与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浦东落下帷幕。本届论坛历时两天,由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全球的著名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54人发表演讲,其中不乏在国内外创新领域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