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灵的轨迹     
第一次听说大理的时候,我还不会写"大理"。那时候村里来了个小炉匠,他说他是大理的。他补锅、茶壶、铁桶。收钱,也收粮食。那是个什么都需要修补的年代,每家都能拿出几样破锅烂桶来。伴随着小炉匠的风箱、不断四溅的火星、小铁锤的锻打声,"大理"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了。第二次听说大理的时候,我还没有到过大理。那时候我在读小学五年  相似文献   

2.
郑永福  宋秀方 《寻根》2011,(6):30-36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汽车诞生后,汽车赛会也渐渐兴起,先后有1854年的“巴黎一里昂”汽车拉力赛、1895年的“伦敦一布莱敦”汽车拉力赛、1903年的“巴黎-马德里”汽车拉力赛等。为推动这项运动健康有序地发展,190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汽车运动的权威机构——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  相似文献   

3.
一口气读完大理青年作家北雁的小说《骏马》(原刊《中国铁路文艺》2021年第12期,并被《作品与争鸣》转载),我仿佛看到了奔驰在滇西群山之间的彝家骏马.马背上演绎着的,正是彝家人民的甘与酸、苦与乐、血与泪.字里行间,真情饱满,让我感觉这就是一篇马与彝家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唯美诗篇.  相似文献   

4.
再走滇缅路     
刘傅森 《大理文化》2013,(10):86-95
续梦滇缅路1942年,我随家人从缅甸仰光逃难回国后,上了几年学。1947年年末,命运使然,为了谋生,我在一家汽车营运商行谋到了一份"副驾驶"的工作,我跟随的这辆汽车恰好是跑滇缅公路的,就这样,我又一次走上了滇缅公路。"副驾驶"就是在正驾驶缺勤时补岗驾驶汽车。实际上就是跟在车上的一个打杂的勤杂工,行话叫"跟车的",好听点叫"司机助手"。  相似文献   

5.
海讯 《大理文化》2013,(7):56-57
年轻的时候,一旦说到大理这块高地,内心总会涌动一股莫名的情绪。我知道情绪的归结点是向往,向往走进风、花、雪、月的大理,向往随意地把手举在空中,向远方的苍山洱海挥舞。终于有一天,我驾着一辆自己的北京现代越野车奔驰在山路上,守望已久的大理正陶醉在春天的情怀里,大地在春天绿风的抚慰下蓬勃地舒展着她瑰丽的画卷。我到大理时正是鲜花盛开的  相似文献   

6.
我曾品尝过大理白族的砂锅鱼、饵丝这两种闻名遐迩的美食,吃过后挥手惜别大理了,然而,总有一种寻找机会再度去品尝的奢望。其实,在我所品尝过的大理白族美食中,火烧猪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年多以前,我和几个好友一同到大理游玩。虽然多年前我曾几次游逛过大理,饱览了大理的旖旎风光,感受过大理的民族风情,品尝过大理的独特美味。而这次故地重游,还是不乏新鲜感。最有意思的是,在一位比我更懂得大理的朋友推荐下,我们一行相邀钻进地处大理古城闹市区的一家百年老店,慕名品尝了一回白族出名得让"老外"都赞不绝口的火烧猪肉。  相似文献   

7.
感通雨茶     
晚春的一天,天气晴朗,与远方友人老丁相约,上大理点苍山圣应峰东麓的感通寺去.   老丁是初上此寺,我是多次常客了.我们在大理七里桥公交车站下车,立刻就有几辆小马车来拉客.……  相似文献   

8.
于坚 《大理文化》2010,(1):6-13
【大理印象】我二十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昆明第一次远游,我去的就是大理。从此,我把大理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在云南,大理乃大道之邦。中国无人不知的大理石,藏于大理苍山。苍山最高海拔4122米,是世界  相似文献   

9.
一、是谁创造了奇迹?   在云南企业界,他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几年前,有家媒体组织了一次云南财经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时为大理骏马工贸集团董事长的他毫无争议地上了榜单.……  相似文献   

10.
龙女花,古时被称为"大理第一名花"。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校注》"志花第九"中记载:"龙女花,天下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由李元阳(明)撰写的《嘉靖大理府志》,在《地理志第一之二》"物产"科目第73-75页记载:  相似文献   

11.
洱海之恋     
百川 《大理文化》2011,(10):54-55
风花雪月,浪漫大理;苍洱山水,人文大理;洱海之恋,自在大理。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这是我看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在建党90周年期间建成开放,为大理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又是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的  相似文献   

12.
情牵大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离开大理二十多年了。然而,不论是先在省城昆明还是后来在首都北京,我都一直透过各种渠道关注着大理的发展与变化,始终情牵着一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风花雪月之地"。毕竟那是我可爱的家乡,也是我曾经辛勤工作过的一方热土。自然,在大理生活工作时的一些陈年往事以及回访大理时的一些难忘场景,免不了会时常浮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13.
美丽无罪     
"当我还只有13岁时,也就是1940年夏天的那一天,我初遇到她……那一天,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而我,得到了生命里的第一辆脚踏车."  相似文献   

14.
田怀清 《大理文化》2009,(Z1):72-73
1982年2月的一天晚上,我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上听到,大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心底感到由衷的高兴,整个云南只有昆明和大理被公布为第一批  相似文献   

15.
1965年,正是中国人民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饥荒年代以后,国民经济全面好转的时候。这一年,我初中毕业,基于家庭经济负担的考虑,我选择报考了大理师范学校。其实,当时报考大理师范的学子,多数和我一样,都是来自农村贫寒人家的子弟。  相似文献   

16.
汽车是现代文明的见证,汽车诞生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运用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凝聚着无数汽车发明家的心血,充满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至今仍值得我们思索和回味。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人类因此结束了使用原始交通工具和人拖肩扛的历史。100多年来,人们不断将智慧的结晶融于汽车制造技术中,使汽车突飞猛进地进步;同时,汽车工业又改变了当代世界的面貌,刺激人类社会向更高更强更快迈进,“汽车化”已成为当代物质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汽车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力量,是跨…  相似文献   

17.
古城漫步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市区内的大理古城,而现今州、市政府所在地叫"下关".我的朋友老何曾在大理住过一些时日,此次结伴游玩,一定邀约我到大理古城走走.乘车从大理市的下关往北15公里,就来到了一道古城门下,门楼雕梁画栋,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  相似文献   

18.
访问希腊是我心仪已久的夙愿。作为看惯了红墙黄瓦的紫禁城,看惯了京城以灰色为建筑基调的我,对白色大理石筑就的神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以蔚蓝色的天空为背景,一根根白色大理石塑造的擎天巨柱托起的是另一番壮丽,托起的是另一番精彩。 众所周知,希腊古神庙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雅典卫城。它不但代表了一个时代辉煌,更开创了西方建筑美学的先河。 我第一眼看到雅典的卫城是在抵达雅典的当天晚上。我们坐着出租车从雅典国际机场开往我们下榻的饭店。就在汽车即将进入市区的时候,我发现汽车正前方的天空中好像有一团火苗在燃烧,待汽车开到近前仔细看时才知道,那不是什么燃烧的火苗,那是矗立在小山之巅的一座古建筑废墟,废墟之中,一根根白色大理石的廊柱在夜晚装饰灯的照射下反射出类似火焰似的光芒,远远看去俨然一团圣火在雅典的夜空中燃烧。夜深了,喧闹的城市寂静下来.雅典已然入睡,这座小山之上的古建筑在满夜繁星的衬托下显得圣洁典雅,圣洁得就像是一位手擎火炬的希腊少女站立在城中的制高点上为雅典守夜,圣洁得让人肃然,圣洁得让人忘记了疲劳。我不由自主地赞叹。坐在我旁边;一路上没怎么说话的出租车司机听了我的赞叹,不无骄傲地对我说:“那就是著名的雅典卫城,那就是希脂...  相似文献   

19.
远眺,吴安臣印象我始终认为,大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地处滇西要冲的大理,仿佛是一个驿站,用它的山水和田园,为每一位南来北往的人提供一个不让心灵孤独的所在。与大理的地理位置一样,大理的作家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沉静而淡泊的风气,不喜张扬,更不喜欢拉帮结派、划地抢滩。每一位作家都似乎怀着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心理,去接纳州内外不同地域的作家们,因而在全省文学界中保持着良好的口碑。这样的情形,使得大理作家群落中的每一位作家,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各地的作家都发自内心地敬重他们,喜欢他们,乐于与他们亲密无间地相处。吴安臣是我多年的挚友了。第一次见到吴安臣是在几年前,我去大理参加滇西笔会,  相似文献   

20.
寸丽香 《大理文化》2011,(3):98-102
李佐,白族,祖籍云南大理洱源县。1913年1月出生于大理银桥,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9月21日,李佐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7岁。作为一名普通的大理白族人,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后,我深深地被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所震撼。1928年,15岁的李佐跋山涉水从大理远赴省城昆明求学,就读于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在省立第一中学学习一年以后,于1929年5月弃学从戎,入国民革命军第13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