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和谐视野中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着学生对申诉制度认识不到位、申诉受理范围过于狭小、申诉受理机构性质和组织构成不合理、申诉程序设计简单、申诉后的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要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就要建立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申诉处理委员会机构,规范申诉受理程序,引入听证制度,细化学生申诉处理的原则规定,完善申诉后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已初步建立,但申诉制度在程序方面尚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表现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申诉程序过于原则化、程序设计简单、可操作性不强;实践中高校和学生的程序观念薄弱,处理申诉的具体程序也存在诸多问题,使学生难以接受。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申诉处理程序,不断完善学生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确立了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但新《规定》确立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有的地方甚至与相关的法律存在抵触;申诉委员会必须拥有一批具有法律精神、处于中立地位的专职人员,防止成为“影子委员会”;必须适当缩小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范围,建立多样性的学生争议解决机制;要使学生申诉制度在实践中真正有效,根据司法程序的公开、公正原则,需要将申诉过程和申诉结果公开,从而实现真正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公正;申诉制度的某些专门性规定和特殊程序与主流的行政救济制度存在内在冲突,破坏了行政救济制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建立高校学生申诉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育理念、制度建设、程序规范、处理方式、诉后救济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高校学生申诉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在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权益,化解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纠纷,推进学校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台湾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在机构构成、申诉范围及程序等方面具有较完备的规定,对于推进大陆高校该项制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申诉制度是《教育法》规定的学生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2005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但目前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原则、范围、机构等问题是建立科学高效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实现高校“法治”的重要制度。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性,实践中高校学生申诉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在申诉的受理范围、受理机关的组成及权限、处理原则与程序、监督与责任追究、申诉后的救济等具体方面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以增强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建立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赋予给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建立学生申诉制度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应坚持的几项原则;三是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校内申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校内申诉制度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校内申诉机构是独立于学校的机构,其对学校的决定具有有限变更权.申诉机构的设置和组成、处理申诉的程序及相关制度都应作出具体的规定,并切实完善校内中诉与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学生申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高校学生的一项法定非诉讼性的权利救济制度。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其法律特征表现为制度的法定性、申诉主体的特定性、申诉范围的确定性和程序的正当性。为了有利于学生权益获得及时救济,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有具体的管辖规定和严格的受理期限。同时,当前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着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缺乏预见性、校内申诉制度存在着自身不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存在对高校自主权的干涉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廉洁教育三大要素构成为分析框架,结合调研、访谈资料分析了实质性要素、主体性要素、过程性要素之现状。建议从厘清教育目的、梳理教育内容两个方面科学界定实质性要素,对施教主体从组织主体、实施主体两个方面予以完善,科学制定教育计划并保证计划之落实以优化历时性过程,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载体、构建综合育廉体系三个方面优化共时性过程,从而改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施策略,切实保障高校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了解、认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实践场所欠缺。实施过程存在缺陷,评价体系缺失等。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加大重视程度、拓展实践基地、规范实施过程和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河北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缺乏立法的支持和对制度本身的深刻理解,运行多年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依然存在完善的广泛空间,本文就此提出构建一部高校学生申诉法、重组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培养中委会委员的法律方法等若干策略,以期让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治权(权力)和维权(权利)功能真正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4.
A survey of a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 indicates that psycical abuse is prevalent in our society. The self-reported data was found to be similar to that occurring in the literature on parent-reported child abuse, documenting that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a history of moderate abuse and 5 to 10 percent had a history of a severe abuse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al years. Through an awareness of its high prevalence, the health care provider will question a history of physical violence when evaluating a student with a medical or psychosocial complaint and appropriately plan a management program inclusive of therapeutic counseling to decrease the effect of the prior or current physical abuse.  相似文献   

15.
通过时代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分析,阐述了构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结构体系的紧迫性。重点对怎样构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结构体系,即对“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作详细的探讨和论述,对高校今后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针对性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模式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为被动接受。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应从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课程的教学评价五方面来构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使就业指导课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内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其实质是一种以学生宿舍为重心的住宿社区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书院制实施概况的介绍以及对书院制与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了书院制的实施动因,其目的是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促进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运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心与义务,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大学生更需要被赏识、被肯定。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是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必要条件。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记住学生的名字、发现学生的长处。  相似文献   

20.
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内部组织结构、外部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耶鲁大学住宿学院管理模式、内部组织结构、在文理学院内部与学术性系科之间的关系,住宿学院发挥的教育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在耶鲁学院内部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住宿学院制度对高校分工效率有所促进,对学生的自由选择专业和跨学科专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对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与耶鲁住宿学院进行了简单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