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冬梅: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2005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2美国易社学者。著有《徐冬梅谈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与人合著《儿童阅读六人谈》、《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教育报刊发表文章一百多篇;主编《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我的母语课》等;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和语言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其政治、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美国英语正是伴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一种区域性英语变体.1776年7月4日,弗吉尼亚(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马萨诸塞·马里兰等原英国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先后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一宜告对英国独立(据此,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标志着殖民地时期的结束.随着政治上的独立,人们要求在语言方面也应有相应的独立性.1780年,美国第一次用American一词指称它的语言,韦伯斯特(1738命——1843年),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热情的知识分子于1789年发表了《英语论文集》一书,它被人们视据美国语言学的独立宣言.韦伯斯特在该书中写道:“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我们无论在政治方面或在语言方面应有自己的体系,这是一种荣誉.英国不应该再成为我们的楷模,虽然我们是她的子孙,讲的是她的语言……”1806年,韦伯斯特首创American English,这个词正式指称美国英语.是年,韦伯斯特编纂了第一本美国语言的词典《简明英语词典》(A Compendious Dictionaryof the English Language).1828年,韦伯斯特又出版了《美国英语词典》(An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在这本具有划时代意  相似文献   

3.
独立不久的美国,语言的杂乱大大阻碍了国家真正的统一和发展;同时指导美国基础教育所用的词典多为英国舶来品或缺乏实用性,束约了美国教育。投身于初级教育、学识丰富的诺亚.韦伯斯特为了完成统一全国语言的夙愿和促进其课本之销售,编撰了《美国英语词典》。之后,该词典成为美国官方语言和基础教育语言标准,从而促成了美国语言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诺亚.韦伯斯特是美国建国初期著名的教育家。在1800年前后,受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早期,韦伯斯特受到清教、启蒙思想和独立战争的影响,相信通过民族教育可以培养出共和国公民。民族教育的内容包括任用美国人做教师、青年的教育要本土化、普及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他的早期公共教育思想成为19世纪美国公共教育运动的先声,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双语教育法》尊重语言少数族裔儿童带进美国学校的母语和文化,注重追求教育公平,但忽略了教育效率,未能解决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语言学习问题。《英语习得法》将政策追求目标转向结果或成功的平等,对语言少数族裔儿童既不公允也不公正。它是在牺牲其母语和文化的基础上追求教育效率的,未能把握好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最终会延宕政策终极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6.
珍.韦伯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其经典代表作《长腿叔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研究方法,分析韦伯斯特所处时代女性生存状况、个人生活经历,以及作品中以树立女性权威为目的的女性叙事,认为韦伯斯特的创作受当时女性社会状况及个人生活经历影响,她希望通过文学创作争取女性的发言权,构建女性权威,通过作品对社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外国母语教育对学生母语评论能力的培养为论题,介绍和评析外国母语课程标准或母语教学大纲确立的母语评论教学目标、标准及外国母语教材内容的精心设计,并反思我国汉语文教育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简·韦伯斯特在就读女子大学期间经常去孤儿院等慈善机构做社会工作为她创作《长腿叔叔》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长腿叔叔》以书信的形式展示了一位乐观开朗的孤女成长为一名独立自由的成熟女性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耶鲁报告》与美国共和主义高等教育教育观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鲁报告》所赋含的自由教育理念为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既承继了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学校的自由教育传统,又使这一传统融入美国飞速发展的社会洪流之中,并确保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以不丧失自由主义教育传统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文化的载体,是教学的凭借。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百花丛中,由江苏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研发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葩。苏教版语文教材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尊重与探索母语教育规律,确立“着眼发展,着力基础,便教利学”的理念,采取“开门编书”的策略,创新体例架构,走出了一条以“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为特色的母语教材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母语课程媒介素养的内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媒介素养进入语文课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母语课程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母语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美国母语课程媒介素养的内容丰富多彩,呈现方式异彩纷呈,给我国语文课程媒介资源开发及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相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在英国和美国,应用语言学是在对国际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有两个特点:1)深受以各种现代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应用语言学的影响,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大学法语及其他现代语言教师的研究中,还体现在对移民社区各种语言的研究中;2)英语应用语言学作用显著,不管是英语在学校作为母语,还是作为移民语言。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一些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如Terry Quinn,Michael Clyne,Michael Halliday等的走访或网络采访,力图探讨澳大利亚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起源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许琳  彭诗尹 《科教导刊》2020,(1):127-128
随着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逐渐出现了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英语教育呈单向化发展,因此对跨文化交流的双向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英语教学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设计调查问卷,对英语教学中导致英语教学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分析和讨论,从而提出英语教学融入母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府实施的以同化为目的、以惟英语为手段的"印第安寄宿学校教育"谈起,引出对当前存在的语言衰亡现象的思考:为了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在语言教育中应提高警惕,积极维护人类语言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study of hundreds of children's bible storybooks availa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850 to the present and focuses on the way the biblical stories of Noah and Jonah have been retold for children. These children's bible storybooks lend insight into the American church's changing assumptions about the purpose of the religious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the nature of the Bible and its role in religious instruct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se retellings often change Hebrew Bible stories in ways that rob them of the very features that make them helpful resource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The author also offer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authors, illustrators, and consumers of children's bible storybooks.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looks at current practice in teaching multilingual Indo-Fijian children in eight Fiji primary schools. Indo-Fijians speak Fiji Hindi (FH) as their mother tongue, learn Shudh Hindi (SH) or Urdu, and English for formal and literacy purposes and use English and Fijian for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The current education policy states that children be taught in their mother tongue for the first 3 years of primary school before English become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is practice was not apparent in the schools. In all 24 observed classrooms, English was the dominant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There is an important need in Fiji for teacher training to address the issues arou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so that teachers can confidently contribute to an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maximises the use of Fiji's linguistic resources for the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of all sectors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The Growth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Communication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anger of subtractive English in higher education in Norway. If the use of a mother tongue as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at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s ceases, is drastically reduced and replaced through the use of a foreign tongue, we may speak of subtractive learning. If the mother tongue is being replaced by a foreign tongue in academic writing, in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level teaching, the mother tongue will stagnate. The vocabulary needed has not been allowed to develop at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 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the Norwegian language is threatened as an academic language and here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five phenomena, all contributing to this threat:1. The increasing use of English words in Norwegian academic, bureaucratic or technological language.2. The sale of more academ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and stagnation of academic literature in Norwegian.3. The recruitment of teaching staff who do not speak Norwegian.4. The growth in Master degree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5. The financial rewards being given to academic staff publishing in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read: English) instead of in the mother tongu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语文化是大学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却造成了外语学习者在现实交际场景中母语文化的缺失.这种母语文化的缺失不单单源于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问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外语教学中缺少了母语文化元素.“Glocal English”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把全球语言(Global E...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一直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彝区的教育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尤其是两类体制的彝汉双语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逐渐被彝区人民所认识,开始探索如何在彝区克服英语教学中的局限,培养双语、多语综合性人才之路。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民族中学适时开展了彝英双语教育的教学实践,借助彝语母语的优势来学习英语,克服了彝族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受《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的委托,本刊特约记于今年9月1日在美国乔治亚大学成人教育系梅里安教授的办公室,就成人教育的基本概念、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与研究、成人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关系等国内读感兴趣的话题与她做了一次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