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新闻界正在在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维护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形象,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状况的回顾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业自律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颂英 《新闻窗》2005,(5):10-11
“视觉新闻”是著名记者穆青同志提出的一个新闻写作命题,为的是使新闻增强可读性,提高吸引力。特别是在“电视统治一切”的传媒时代,对报纸、广播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有声有色的鲜活报道,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和耳朵。而写好视觉新闻,关键在于要通过精彩的细节描述,去抓住受众的感觉。张善炬同志提出的“胸中存大局,笔下有细节”,确实是切中要旨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3.
新闻队伍是宣传思想战线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但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中缺失职业道德的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很有必要用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来治理当前新闻职业道德中的“不以为耻”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闻姓“新”,新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就在于新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客观事实是大量存在的.可并不是任何客观事实的信息都能成为新闻.只有具有新意的客观事实的信息才有成为新闻的可能。所以,记者要写出人们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且启人耳目,发人深思的有价值新闻来,必须立足于新,致力于新。套用古人“语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5,(8):1-1
近年来,我省广大新闻工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真实全面地反映我省改革开放和“三个明”建设的新成果、新进展,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个别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刊发虚假不实报道,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余艳青 《新闻记者》2004,2(11):14-15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采用诸如习惯、社会舆论、思想劝导、榜样示范等柔性道德教化手段是不够的。笔者认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要取得实效,同时还需要相关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能被新闻从业人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制度安排,以及时地“扬善”和“惩恶”。  相似文献   

7.
新闻真实性中易出现的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有“三性”,其中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我们常说新闻就是记录的历史,就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对一个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亦是新闻道德不可动摇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刚 《当代传播》2004,(4):86-87
学界对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颇多讨论。李金铨教授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到了新闻实务和记者素质两个层面上加以考量。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在理论上大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一是职业的伦理道德.这种职业的伦理道德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发现和传播新闻信息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节目的崛起,是新闻宣传“三贴近”方针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体现。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民生指的是“人民的生计”(《辞海》),因此,民生新闻就是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和人民生计百态的广义社会新闻,也常常被亲切地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作为电视民生新闻记,要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人民的“服务员”,除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加强自己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严守新闻职业道德。最近,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新闻工作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这是新时期加强新闻宣传工作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当前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通、道德高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新闻队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实行市场运作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致使一些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频频出现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有些情况还很严重,群众对此表示不满,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单位的社会形象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特工门事件”曾被美联社评为2005年的十大新闻事件。该事件对美国政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新闻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使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新闻自由大幅退步,记的获罪与入狱,使得美国新闻界人士人人自危。我们应该从美国政界和新闻界对“特工门”的处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本尝试以“特工门事件”为样本,从新闻法、新闻管理体制、新闻自由体制和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美国的新闻法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徐强 《军事记者》2012,(6):64-65
当下.各新闻单位正把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媒体人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抓手.取得明显成效。但笔者认为.要保持新闻队伍的纯洁性.新闻人还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功能.靠学习强筋骨.靠自律守规矩,靠内省常修身。  相似文献   

15.
新旧年交替之际,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题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6.
巫敏 《新闻窗》2007,(4):65-66
一、新闻报道没有细节就失去底蕴和内涵 一篇新闻报道,尤其是一篇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报道,除了要把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外,还要尽可能地把相关的资讯展示给读者。贵州日报老报人张善炬在《拜托,留住细节》一文中说的“胸中存大局,笔下有细节”,就是这个道理。但如何做到“笔下有细节”呢?笔者认为,这不是为了追求细节而去牵强附会地罗列一大堆材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昆 《今传媒》2006,(9X):7-8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是当今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总纲领,也是新闻传播工作的道德建设指南,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落实“八荣八耻”的精义,对于提升新闻传播工作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对于履行新闻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对于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媒介的建设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精品生产的前提、动力和保障;新闻精品生产彰显新闻职业道德风貌并促使其向更高境界发展。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更新新闻理念、注重文本创新、强化新闻叙事功能,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97年,有关部门就在全国媒体中开展了“禁止有偿新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活动。2003年至今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及2010年下半年以来广泛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认识,加强自我修养,做到自觉自律,敬业爱岗,实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的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新闻工作的实际,可以将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归纳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