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实现富国富民亦即富国富民的途径问题,是《管子》着重谈论的问题。《管子》认为,流通领域不创造财富,生产劳动才是财富的源泉。发展农业生产是富国富民的主要途径,其他某些经济部门(如手工业等)的发展则是富国富民的次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优先发展教育是兴晋富民的根本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全面部署今后六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动员全省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到本世纪末我省教育事...  相似文献   

3.
清末的富国思想,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业富国论、工业富国论、商业富国论;就外部保障而言,包含制度型组织、教育型组织,以及环境、军事等保障;就启示而言,体现为三个方面:坚持多元并举,共谋富国良策;坚持富国与富民的统一;不可盲目学习西方。虽然,囿于时代的局限,清末富国思想既未带来"国富",亦未造成"民富",但其所折射出的全民共谋国家富强的强大合力,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尤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富民思想,其基本内涵可分为富民的主要设想,富民是教民的先决条件和富民是富国的基本前提等三个方面。他们的富民思想在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领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富民思想 ,其基本内涵可分为富民的主要设想 ,富民是教民的先决条件和富民是富国的基本前提等三个方面。他们的富民思想在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领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梳理分析苏轼的富民思想,但笔者认为苏轼在经过对于国家财富分配的深入思考之后,他提出了均赋轻役、节流省用、让利于民等思路与措施,以达到固本安民、巩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目的,他的这些思想,毋宁概括为利民思想更为恰当。历史上的每一次变法都难免失败的结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无法有效解决富国、强国与利民、富民的矛盾;在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下,没有行之有效的真正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学打造教育特色是其内涵发展的根本之路,其目的在于让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能上好学,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创造和而不同的教育模式,促进农村学生的个性发展;塑造学校独特的灵魂,促进农村中学的有效发展。农村中学创新教育特色的校本策略有:一是农村中学校长要有努力成为乡村教育家的抱负;二是开发为农所用的校本课程;三是开发教师活性资源;四是凝聚校内外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8.
建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是农业大县。近几年,该县教育局与县委农工办、县农林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联合实施教育富民工程,坚持把富民强县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实施教育培训,推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取得了显著实绩。该县从业劳动者年培训总数达15万人,其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达1.6万人,应届毕业生“两后”培训1.2万人,培训致富骨干3600人,推广农村致富项目12个,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好评。教育富民工程主要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学打造教育特色是其内涵发展的根本之路,其目的在于让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能上好学,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创造“和而不同”的教育模式,促进农村学生的个性发展;塑造学校独特的灵魂,促进农村中学的有效发展。农村中学创新教育特色的校本策略有:一是农村中学校长要有努力成为“乡村教育家”的抱负;二是开发“为农所用”的校本课程;三是开发教师“活性”资源;四是凝聚校内外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传统农村中学德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困惑。通过分析城镇化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镇化背景下中学德育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切合我国实际的纲领性文件。它给教育战线带来了无限生机,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决定》深刻阐明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重申了“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普通中学担负着既为上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又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据比,必须抓好普通中学的改革,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富国富民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益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析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存在的问题,从注重农村中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文关怀、不断进行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使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相协调、不断地优化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几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示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毫无疑问,也是我们改革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肤浅的理解农村中学当然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但毕竟是少数。多数毕业生不能升学,将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劳动后备军。农村中学毕业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据某地统计,近几年农村“专业户”、“冒尖户”中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半数以上,初中程度的约占三分之一,而小学程度的不到十分之一。这说明,要改变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加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必须大力改革农村中学教育,提高农村中学  相似文献   

14.
一、“穷人经济学”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性思辨“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从“富国富民”到“富民富国”的发展思路,折射出治国安邦的策略取向:民富国强是上策;民不加赋而有余财是中策;民穷国强是下策;民穷国穷则是下下策。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要研究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策略,首先必须了解目前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状况,并对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做出正确的评估.为此,课题组根据研究目标,结合农村中学实际,从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的六个方面设计出一套调查问卷,先后调查了华蓥中学以及周边等10所农村中学,累计发出问卷708份,收回问卷638份,回收率为90.1%,圆满完成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联系教学实践,分析目前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困境以及农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时产生的问题,提出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所述症结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目的、学科属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教育要回归生活诸方面阐述了在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觏以义利并行的义利观为理论基础,以强本节用为基本途径,辅以调控与鼓励相结合的工商业思想,形成了体系完整的富国富民思想.李觏的富国富民思想产生于北宋中期,针对唐末五代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而产生的新矛盾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中学在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农村中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农村中学教师组织文化质量的提高.因此,分析和探索农村中学教师组织文化建设的措施,对于塑造新农村中学、提高农村中学的教育服务质量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中学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为了促进农村中学教育进一步发展,以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必须从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学生思想、课程教材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0.
农村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分支,是强化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在地域、经济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牵制,所以其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只有冲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窘迫状态,才能实现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