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策划动机 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考生需要搜集各种资料,研析各类信息,只有做好这些必要的前期准备,才能科学、合理地填好高考志愿。有关填报志愿的资料可谓浩如烟海。其中。高校的招生章程与招生计划是受考生关注度最高的两项内容。作为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重要载体.招生章程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而招生计划。则堪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高考填报志愿信息的收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考填报志愿信息的类型1.高考招生政策。高考招生政策是国家和地区有关招生工作的具体规定,是各级招生主管部门及招生高校必须共同遵守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2003年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以来,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引起公众对于其公平性的广泛质疑。必须继续深化高考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改革,完善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控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名额,加强对自主招生的监督管理,扩大农村学生录取名额,保证高考成绩在录取中的权威性,才能确保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高考是目前我国最权威、也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招生工作牵动千万家庭,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命运.当前,高考招生投档并非按实际招生人数投档,现行投档比例为1:1.05~1:1.2,即高校每录取100名考生,可预先调档105~120名.这一投档比例不甚合理,可能导致教育不公. 1.实行平行志愿后,高考招生按招生人数105%~ 120%的比例进行投档,这就意味着有5%~20%的考生将被淘汰,只能进入下一批投档.因此,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上线考生无法进入自己喜欢的大学,甚至痛失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 2.过高投档比例的设置,使高校拥有了选择考生的绝对权力;而对考生而言,如果分数不是比同志愿考生高出一截,能否被自己报考的高校录取,更多的是凭借运气.而且这一现实也增加了人为干扰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河北自学考试》2011,(6):34-35
在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每一录取批次原则上按考生志愿顺序周转电子档案,即先按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结合高校投档比例提供第一志愿考生电子档案,由招生院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审核录取,并将拟录取结果上传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无误后,打印录取名册。  相似文献   

6.
《招生考试通讯》2012,(5):10-13
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是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资料。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阅读并透彻理解拟报考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了解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7.
填报好高考志愿,争取最佳录取机会,提高志愿“命中率”,升入理想的大学,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而且多数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第一志愿考生如果满足招生计划,就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了.  相似文献   

8.
王丁 《大学教育》2023,(19):5-7
高考综合改革已全面启动。高校招生宣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思维固化、动作僵化、评价虚化等几个方面。为优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招生宣传策略,文章对安徽省省属某综合性高校一年级本科生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了主动服务地方、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优势特色、线上线下相结合、重视日常宣传、与高中共建优质生源基地等工作思路,强调地方高校应围绕学校情况介绍、招生政策解读、报考疑问解答等基本功能,尽快构建顺应高考综合改革形势、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招生宣传工作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高考平行志愿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考平行志愿是一种志愿设置模式,更是一种招生录取机制.江苏等省市通过平行志愿的改革实践,完善了高校招生工作.但目前的平行志愿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应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起"一档多投"、自主选择的招生制度,赋予高校和考生更多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10.
高考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具公平性的选拔性考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一直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出于方便招生管理、保障高校利益的需要,目前在众多地区实行的志愿优先招生方式中,第一志愿优先实际上成为首位的录取原则。录取时,招生部门是按招生计划根据招生学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向招生学校投放档案的。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了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学校就不再要第二志愿以后的考生档案了。换言之,在不同志愿顺序之间,其实并无分数的平等。这样,考生  相似文献   

11.
一、招生录取与未来就业的关系填报高考志愿要掌握好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了解高校发展的有关政策、省内的招生录取政策,以及有关高校具体的招生办法,对填报志愿的时间是考前填还是考后填,所填志愿的录取批次、志愿录取的顺序等,考生  相似文献   

12.
《招生考试通讯》2014,(2):26-27
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往往只注重拟报考院校的招生计划、高考成绩、往年录取分数,却很容易忽视高校的录取规则以及《招生章程》中的特殊规定等。而这些恰恰是非常重要的,运用好了,将会助你锦上添花,金榜题名;否则就会造成种种遗憾,轻则落入参考志愿或者征求志愿,重则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13.
高考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减少了高分考生落榜的数量、避免了高校生源不平衡现象,但还存在难以落实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存在一定的考生被退档风险、专业选择矛盾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和高校两大主体的自主选择权无法落实.基于教育公平的原则,平行志愿的发展方向应是实行“平行志愿、多校录取、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现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招生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报考帮你问     
Q:2008年辽宁高考有补报志愿,能介绍一下什么是补报志愿吗7补报志愿是否每年都会有? A:所谓补报志愿,是指在正常填报志愿情况下高校招生录取仍未完成招生计划,招生部门对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重新向社会公布,组织达到本批次分数线而仍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一次重新填报志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考招生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高考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推进下一步改革,文章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重新审定高考的功能,将高考中的高中毕业考核与高校招生测试两种功能区分开来;制定法规,以法规形式对高考的性质、功能做出规定,明确高校招生测试与高中毕业考核的基本关系;重新设置高校招生测试,政府应允许高校自主设置或不设置专门的测试,自主测试的方案必须提前一年以上向社会公布,接受高中毕业考核部分的方案必须提前四年向社会公布;重新设置高中毕业考核,由政府与高中统一制定考核内容,考核应引导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反映学生全面接受教育的状况为原则,重新确定政府的责任,明确高校招生测试与高中毕业考核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7.
招生领域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招考领域的高校与考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高考过程中招生自主权、高考志愿表以及高校招生章程的法律性质出发,认为高校的招生并非纯粹的市场行为,学生也不是纯商业化的消费主体,因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并非民事法律关系,考生的表意行为——志愿申请与高校的招生章程从形式上看存在达成契约自由的空间,但招生过程中所渗透的招生权力决定了高考领域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对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做出重大调整,考生填报志愿方式和高校录取模式的改变要求高校相应工作模式必须尽快做出调整,民办高校在生源市场竞争中面对的压力更为直接,必须尽快面对新高考形势做出招生宣传策略改变。  相似文献   

19.
梁会琴 《物理教学》2013,(2):60-63,67
本文介绍2012年"华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它依据现行高中新课标教材,以能力立意为宗旨,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所有试题都没有超过高考大纲,但是整体难度高于高考试题,体现了选拔优秀学生的功能。高校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解析,是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中理科尖子学生迫切需要的,也是高中教师辅导学生所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招生宣传比以往更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考查考生在选择高考信息媒介上的倾向和个体差异,调查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把握考生填报志愿的心理需求,为现有的招生宣传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对明确高校招生宣传工作重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