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学生在完成《黄继光》一文课后的“读读写写”习题时,把“持续”一词漏写了。于是,我把这位学生叫到面前问:“这儿还有什么词语没有写,是不是叫我帮你写啊!”他有点儿慌了,忙回答说:“老师,我去补写。”几分钟后,他把作业交来了,我一看,他把“持续”写成了“特读”。这时,我没有发火,却和蔼地说:“请你看一看,这里的字有没有写错?"第三次交来的作业,他虽把"特读"的第一个字改正了,但第二个字仍然是个"读"字。我压住火气,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再认真地查查看,这两个字到底该怎样写。"第四次交来的作业才是全对的,于…  相似文献   

2.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3.
天使的电话     
当他再一次接到这个拨错的电话时,又听到那个小女孩的声音:“我要找爸爸”,他已经熟悉这个童声了,他轻声细语地说:“你是不是打错了?”“没有呀,是妈妈告诉我的。”女孩子说了个手机号,果然是他的。一会儿,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他从电话里听到女人把女孩支到旁边,女人先是说了几句致歉的话,然后说:“我和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婚,可我们没有让孩子知道,我只对她说爸爸到外地工作了,她经常想起她爸爸,要我把她爸爸的电话告诉她,可他并不想见到我们母女,也没有把更换后的新号码告诉我,有次孩子逼急了我随便编了个号,不想刚好与…  相似文献   

4.
数学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查阅,有的说:“刘老师,你错算了我2分。”有的说:“这个题多扣了我1分”。甚至有的同学将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再找老师。可刘××同学却站起来说:“刘老师,我是83分,你打了84分,多给了1分。”我接过他的试卷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就趁机说:“刘××同学应得83分,是我算错了,我向他认错。但是,现在我不改这一分,而把它作诚实分算给他。刚才有的同学找老师,说自己被少打了几分,那个题做对了,我都检查了,没有错,而是说谎。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5.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李伟急匆匆地闯进办公室,大声嚷嚷着:“范老师,错了,错了!”我愕然地望着他说:“什么错了?讲清楚些。”“渔网的‘渔’应该是没有三点水的!”我的脸顿时晴转多云起来,为了这个词,我在课堂上已讲过两遍,难道这家伙一遍都没听见!望着我悻悻的神色,李伟迅速从背后掏出本书,肯定地说:“老师,字典上的‘鱼网’没有三点水!”我接过《新华字典》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让学生用“激励”一词造句。一位学生是这样造的:“昨天,我在广播里听到了中国足球队以二比○战胜日本队的好消息,我激励得哭了。”这显然是个病句,主要错在他不理解“激励”的词意。我要求他在理解“激励”一词意思的基础上,学习书上例句,进行订正。不料,他把订正好的句子给我看,竟是另造的一个新句。虽然造得不错,但我没有让他“过关”。  相似文献   

7.
成彪 《教育文汇》2004,(4):25-25
最近,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让我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孩子的“操作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住家长对我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  相似文献   

8.
贺喜秀 《广西教育》2008,(13):33-33
“老师,他也错,你扣他2分,凭什么扣我3分?”学生说完,眼泪在眼眶打转,一副又气又委屈的样子。看这学生的情形不管我怎么道歉,他也不会原谅我了,怎么办?片刻后,我摸摸他的头,然后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跟老师过来。”到了办公室,我用一种欣赏的眼神,故作轻松地对他说:“因为老师最喜欢你,所以对你就严格一些,多扣了你的分。”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慢慢地擦去眼泪:“老师你真的喜欢我?”“那当然啦。”我没有给他一点怀疑的余地。学生的脸上没有了气,没有了委屈,一蹦一跳地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向教师推荐过一个“借分”的故事,是说一位平时学习很不卖力的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语文老师是一位非常高明的教师,她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  相似文献   

10.
去一个朋友家串门,看见朋友的孩子正伏案学习,当听说他参加自学考试时,我便问他考得怎样,他回答说:“有些题都没有见过,及格把握不大”。问得原因,他才告诉我,因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辅导材料上了,没有系统看教材。他惋惜地说;“如果多看几遍教材就好了。”好在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正在发愤弥补。 听了这个孩子说了个“如果”一词,我想了许多…… 有人说,失败者与成功者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爱说“如果”,后者爱说“如何”,现在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九色鹿》一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出读书的感受时,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有点失措。他说:“老师,我从‘无奈’这个词可以看出国王是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的,因为被王妃缠着没有办法,才无奈发皇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前根本没有考虑到,我的思绪乱了几秒钟,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想法把学生的思绪拽回来。我就说:“国王到底知道不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呢?如果他知道国家有九色鹿的话,他还要发皇榜吗?”我以为这位学生能顺着我的想法往下说,没想到他却说:“国王肯定要发皇榜,因为他自己不能去捉,派人去捉又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  相似文献   

12.
娄小明  任宁 《辽宁教育》2013,(12):37-38
美术课堂上,学生小z说:“老师,我画错了,能不能换张纸?”“画错了?”我有些诧异。拿过他的作业纸一看才知道,只不过画面中的一根线条不是很完美而已。我启发他,“想一想,这根线条可以变成什么?”“帽子上的一朵花……”他脱口而出。“是啊,其实你没有画错。只要想一想,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其实,这位『司学产生了审美“错位”——用“对错观”来审视自己的美术创造,把美术创作定性为“准确”操作,忽视了意外的精彩和“错误”的价值,使得美术评价不够“艺术”了。在美术课堂上这种“审美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我们去提防,更需要去回归。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刚刚创办实验学校之初,一次他来到学校的一个四年级班上,问学生道:“小朋友,如果你们不断地挖地,会发现什么?”   几十个学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答不上来,杜威看了看,以为自己的问题提得不明白、不清楚,学生可能没听懂,于是又重复问道: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在玩耍时挖地,一直往下挖,你们会发现什么?”   见学生还是答不上来,那位班上的老师急了,开口说:“杜威博士,您问错了,问题不应该这样问。”   然后她转身对学生说:“孩子们,地心是由什么构成的?”   “岩浆”,学生们马上…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省级优秀教师罗老师.在她批阅完后进生小杰的试卷后.故意将得分写为60分(其实小杰只考了54分),然后来到教室又伴、佯装发动学生查自己的分,看老师是不是统计错了。结果小杰举起了手,说自己的分数算错了。罗老师马上表扬了小杰的诚实,并且提高语调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小杰的这分我并没有算错.我只是先借给他而已,我相信小杰在期末考试时一定会把这6分还给老师。  相似文献   

15.
我的儿子罗布11岁时,一天他哭着从学校跑回家,几个高年级学生在公交车站把他痛打了一顿。我们很快就从罗布口中得知,他与那帮孩子之间关系紧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罗布现在不敢去上学,害怕面对那些欺负他的孩子。我给学校打了电话,希望得到支持。“校方会给那些孩子的父母打电话,”学校负责人对我说,“你该给警察打电话。”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的学生张某的爸爸对我说:一个星期日,我班学生文某等5人到他家与张某玩,玩了一会儿,文某就提议出去打篮球,见几个人齐声叫好,他就向张先生借篮球。张先生从书架上把篮球取下来交给文某时,嘱咐说这是名牌篮球,很贵,要记住拿回来。文某点头接过篮球后,6个人就你呼我唤地下楼打球去了。傍晚,张先生见儿子空着手回来,一问,才知道他们6人打篮球打累了以后,就一起去小卖部买甜筒吃,吃完冷饮回球场时才发现丢失了篮球。张先生闻言又到球场仔细找了一遍,没有找到。张先生让儿子问问文某等人,看看该怎么办。可是文某等人对丢失篮球全然不当一回事。张先生说这篮球价值230多元,于他的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文某等人作为六年级学生,弄丢了人家的篮球竟然置若罔闻,不但不打算赔偿,而且连个说明或者道歉都没有,他很不以为然。联系到学生们平时的言行,我认识到很有必要帮助他们提高责任意识。于是决定就此开一次座谈会,希望大家通过讨论懂得:借人家的东西要保管好,丢失了就要赔偿。座谈会上,我先介绍了“失球事件”,然后就让学生讨论。下边就是座谈会的实录。班长:老师,那只篮球值多少钱呢?老师:不管它值多少钱,我们只讨论这事该怎么办。生活委员:一只篮球怎么会...  相似文献   

17.
徐艳 《贵州教育》2010,(20):22-22,30
记得一次改卷,儿子一边翻着试卷一边对我说:“妈妈,你们班叉叉同学得了25分。”我当时感到很奇怪,我们班没有叉叉同学呀?我一看原来是我班学生卜义,平时不认真,调皮捣蛋的他居然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XX”。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离不开做题。有时学生完成了一个长长的解题过程,他为自己的成功而得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但是,你一看就发现他的结果是错的。这时,你千万不要毫无顾忌地说:“错了!”你应该与学生一起看看解题过程,平等和气地与他商量。你可以说:“开头做得很好,……这一步也...  相似文献   

19.
上二年级的儿子噘着嘴来找我,一问,才知道不开心的原因是数学只考了96分。我拿起卷子一看,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又是计算错误。我生气地问:“怎么计算又错了?”儿子难过地说:“这十位上是9+6+4,还有个位上进过来一个1,我就让9和1、6和4分别凑成10,这样十位上就有了2个10,应该写0进2。可是,我一高兴没注意写成了进1,就错了。”看着儿子难过的样子,我没有再批评他。  相似文献   

20.
失踪     
星期五晚上,儿子没有回家。妻子说:“你打个电话问问班主任,是不是又把学生留下双休日补课。”我马上给班主任打了个电话。班主任说:“是的,是准备给他们补课。”随即,班主任数落起儿子来,“你家小宝,近段时间不知为什么经常迟到,你要配合我们好好管教管教他。”我说:“老师放心,过两天我一定去学校狠狠教训教训这小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