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国洪 《现代语文》2009,(3):104-105
课堂,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上、想象力的发挥上,在创新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曾有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等。这些对“课堂”的精辟概述,无不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诱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真正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魅力。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和效果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总结出一个字:“活”。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黄瑶 《中小学电教》2011,(10):82-82
俗语说:“鸟儿捉到树枝上,你是无法让它筑巢下蛋的”,课堂的安静并不意味着学生已进入了学习状态。要想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必须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谈几点自己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数学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下形成了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喑的局面,课堂缺少活力,一位专家曾说:“课堂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潜力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激活课堂的四项要求是:①导入含活式——带着兴趣,  相似文献   

5.
赵琴霞 《考试周刊》2013,(90):79-80
课堂教学蕴涵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课堂上有真正的生命活力。因此,“活力”课堂,增强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专家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所以要想达到这最佳状态,就必须激活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激活初中语文课堂呢?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活动是以师生的情感交流为背景展开的,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  相似文献   

7.
张兵 《新疆教育》2012,(15):124-124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讨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也是现代教学任务中需要加强的环节。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作为管理者和授业解惑者的作用是计算机所不能替代的,更多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创建有生命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一定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一定会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精彩的教学情境是赋予课堂以生命,  相似文献   

9.
丘海英 《考试周刊》2012,(45):90-90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育专家的话让我们深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新课改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平等、愉悦的,使牧区儿童主体意识真正得以发挥的新型教学环境。为他们搭建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他们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2.
唐永全 《教师》2012,(1):54-55
"构建有生命的课堂"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一定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一定会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的绿洲",为"生命价值"而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生命课堂的特质,并依此为原则组织教学,使其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教学不断回归"日常化、生活化、生命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一“生命”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把课堂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儿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精神生命,也就是精神生活、师生感情。那现实的互动式课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17.
叶澜教授精辟地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我们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发展、人格完善,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鲜活与生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的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驾驶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提高课堂,增强教学中的目标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徐凤莲 《考试周刊》2011,(57):118-119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激活课堂的四项要求是:1.导人含活式——带着兴趣,带着思索;2.形式求活泼——方式多样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馈畅通;3.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见解有创新度;4.结尾有活意——留有激情,留有悬念。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