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大陆和台湾地区本科院校的校训进行了全面检索、统计,分析了大陆和台湾地区本科院校校训的基本状况、主要异同,提出了校训是本科院校理念文化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本科院校校训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校训应该成为现代本科院校进行德育的重要支点、本科院校应该加强校训的宣传与推广等四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杨丹 《文教资料》2011,(25):180-182
本文通过对我国103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训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剖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训确立时提供借鉴,从而丰富和发展大学校训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上比普通教育、中高职业教育更具有天然优势.除了师资课程教育之外,多年沉淀形成的校训文化对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校训文化的内涵,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总结凝练出新时代校训精神应有内核,并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加强校训文化建设的途径,从而为提高校训在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从校训概念的定义、特征和作用入手,可以看出校训拟制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独特性、思想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对200所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校训的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校训的表述内容、表述形式方面呈现出单一、雷同、缺乏个性的特点。基于此,高职院校对校训问题应树立正确态度,慎重拟制出具有个性化的校训。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校训精神的“守”与“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校训精神是高职院校独立办学思想和特有精神追求的集中阐释.加强校训精神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校训在其自身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经历“守”与“变”的过程.文章从高职院校校训的内涵与功能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校训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在守与变中培育高职院校的校训精神.  相似文献   

6.
盐城工学院     
美丽的黄海之滨、辽阔的苏北平原,矗立着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盐城工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恪守“笃学格致、厚德重行”之校训,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训是高职院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百所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校训的研究,阐述了在构建高职院校校训过程中需要规避的"三个误区"和需要实现的"三个结合",论述了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和深化高职学生德育工作中践行高职院校校训作用的工作机制、载体平台。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校训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训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体现了一种办学追求和办学理想,因而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校训经过世代传承,最终可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大学风气和精神。根据统计,在2006—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百所高职)中,有98所院校制订了校训,只有两所院校的校训或在征集中,或尚未制定。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训建设,校训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9.
许昌学院是一所省属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即为省属中等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获得蓬勃发展,1958年被批准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重新恢复高等教育后,实现快速发展,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坚持服务河南、面向全国,秉承"崇德砺志、博学敬业"的校训,确立了"教学神圣、尊崇学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定位问题为研究对象,概括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定位研究的意义,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特点和现状,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定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定位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所高校的校训体现了其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精神积淀。通过获取江苏省89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校训,对各院校校训的句式、字频、词频等形式进行分析,发现89所院校校训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其内涵表现在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重视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与实践、重视个人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重视承担特色学科的使命与责任等方面,通过对形式和内涵的研究,进一步发挥校训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高校的校训对培育校园文化、引领正确的价值观等有着特殊意义。对校训的来源进行阐述,结合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对校训进行新的定义,并且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实际情况,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校训对高校、社会和国家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高职院校能够重视以校训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摘要:对江苏省的本科院校总体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分类与评价应遵循的四大基本原则,提出了按照普通大学、应用型大学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横向分类的标准,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分类与评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有特色、有内涵的校训是一所高职院校文化氛围和精神建设的重要体现。我们在不断完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应加强软件环境构筑,从校训入手,让大学教育成为每一个大学生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改革、完善其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文章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作了原因分析,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建本科院校与其他高校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但也有一定的优势。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应定位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新建本科院校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要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引入市场营销学中的STP营销理论,从市场需求出发,对人力资源市场细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目标市场选择进行了分析,进而讨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再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区域文化特色来定位,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STP营销理论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再定位,有利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所在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走特色发展之路,这是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个性化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剖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价值,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独立学院不仅仅是本科院校,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是服务地方的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应将打造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战略目标,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核心目标与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校训是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的积淀,以蕴意深刻的几字词语浓缩学校特色,既是师生的精神引领和行为规范,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文章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两个方面阐释校训的德育功能,分析校训的实际育人效果受到自身、学校和师生的影响,存在宣传不到位、理解不深入、认识不全面等问题。为了传承校训精神,校训育人实践的优化应聚焦加大宣传、找准特色、丰富形式、借力技术、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