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标识语翻译是旅游翻译的一部分,是以来华外籍旅游者为对象,帮助他们在华更加方便地旅行、生活。据笔者调研发现不少景区内的日文标识语存在错译误译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服务质量以及城市形象。本文以江苏省溧阳天目湖景区内的日文标识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探讨标识语的日译策略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了解中国文化。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许多旅游景点都陆续提供了景区内的标识语翻译服务。但是,目前很多景点中的翻译绝非完美,各种各样的错译或误译层出不穷,对景区的宣传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对标识语翻译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外宣标识语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名片"。本文着眼于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国家五A级著名旅游景区崆峒山的外宣标识语英译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探讨旅游景区标识语的汉英翻译技巧,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产生更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为外国游客提供准确和必要的信息,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对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具有重要意义。三明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存在"零"翻译,拼写、语法错误,机械对译,语用失误,文化误译及禁忌语误译等问题。从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视角探讨三明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三维"理论可以为三明景区公示语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政府职能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与指导,促进三明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李珊珊  徐桂英 《海外英语》2011,(12):192-193
英语旅游标识语在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各旅游景区的标识语翻译存在不少问题。该文以海南旅游景点的标识语翻译为例,在深入分析海南各景区旅游标识语译文出现的错误及不规范的基础之上,探讨关联翻译论对旅游标识语翻译的指导性,并提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讨三亚市旅游景区的翻译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此分析得出对该地区标识语的修改意见及归纳标识语翻译的基本标准,并对未来从事此翻译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标识语的翻译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需要译者、政府及社会其他机构的共同合作。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景区标识语时,要遵循旅游标识语的翻译标准,也应充分理解标示语原文意思,以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7.
标识语翻译是国际旅游目地建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该景区中标识语英译存在许多语用问题。运用相关翻译理论,采用套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对该景区中一些标识语原译文进行了改译,以期对国际旅游目的地英文标识语规范化和国际化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冬华 《文教资料》2013,(16):25-26
旅游标识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形态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本功能。现在很多景区标识语的翻译并不尽如人意,在翻译旅游标识语时,应以语用对等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旅游景区的标识语英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景区标识语翻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刘华玉 《海外英语》2015,(9):122-123
该文对旅游景区的标识语英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景区标识语翻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将通过对黑龙江省境内重要旅游景区的英文标识语作实地调查所发现的翻译不规范化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提出了改正建议,以促进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的规范化,给外国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涉外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云台山景区为例,重点探讨了河南旅游景区标识语日译中存在的日文翻译缺失、书写错误或不规范、译名前后不一致、冗余、语法错误、生硬直译和历史名词的译法等问题,尝试做出了重新翻译,并就规范景区标识语的日文翻译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南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支柱和城市形象的窗口,但是景区的标识语的翻译却存在着许多翻译失误亟待解决。本文从语言失误和语用失误两方面出发,分析了以南通濠河风景区为代表的5A级旅游景区标识翻译的失误现状及规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区双语标牌是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合格的双语标牌不仅能够向中外游客传递直接正确的信息,而且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举例说明若干泰山景区标牌误译现象,分析当今我国景区外宣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而从译者翻译功底、工作态度、文化修养等层面提出尝试性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5.
唐燕 《文教资料》2012,(23):35-36
随着中英公共标识语的广泛使用,公共标识语汉英翻译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公共标识语误译溯因,提出了尊重译文受众、遵循简单可读性原则和遵从国际惯例等相关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时代下的旅游环境,针对环巢湖景区公示语存在的问题,如翻译缺失、翻译不规范、错译误译、语气不和谐等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分发问卷等形式了解环巢湖景区情况以及接收游客的旅游感受和对公示语研究中的意见建议,以求公示语翻译能够简洁明了,具有美化性质,最大程度体现巢湖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功举办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参观旅游,景区英语标识语显得尤为重要,但各个景区标识语的英译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促进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文章以洛阳市各大景区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为例,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旅游资料是以传递信息,诱导行动为目的。本文从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分析英汉旅游资料语言特征和风格差异,并对陕西几个旅游景区旅游资料的误译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误译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选择来华旅游、学习、经商。为方便出行,满足其信息交流的需要,国内不少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提供了中英两种语言编写的标识语。但是,由于标识语翻译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以及有力的监管体系,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错误俯拾皆是,给城市和国家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标识语误译案例,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交通标识语的翻译质量,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旅游景区标识语英文翻译是将汉语的标识、说明翻译成英语,为中外游客提供旅游的信息服务。目前,梅州旅游景区英语标识的翻译单词拼写错误、语法运用错误、语用失误、印刷排版不符合英语规范、译法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以及同一事物或概念在不同场合下的译法不一致等。这不仅会给国外游客带来理解上的麻烦,更会影响城市的国际形象。[1]因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进这种现象:加强对标识语的专题调研;规范对标识语的管理;提高译者的翻译素养;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