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日常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交际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充分认识人际交往的意义,掌握成功交往的原则,让学生在意识到人际交往重要性的同时,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技巧,更好地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梅义平 《小学生》2012,(8):27-2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口语交际的理念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以下是本人在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尝试的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公共关系教学与三种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公共关系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对三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上,即人际交往、传意、创意。一、人际交往能力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况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它简明概括了人类生活的特点——能群。人际交往是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公共关系的交际,带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极强的选择性。学生是社会的人,他们迟早要进入到社会,社会是复杂的,有必要让他们做一些必要准备。交往需求的产生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所处环境使然。从现实来看,我们处…  相似文献   

4.
【考纲导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  相似文献   

5.
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  相似文献   

6.
尹宝新 《教育艺术》2004,(11):48-49
人离开了社会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的个体,总会同社会广泛接触,同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不仅是维护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而且是形成舆论、士气、时尚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正是由于人们不断地进行人际交往,传播社会思想,吸收有关信息,才使得个体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交往艺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教材优势,抓住课堂这一阵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为让口语课堂充满活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的同时,也对那些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有困难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和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给予大学生正确引导,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伦理关系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传统道德观念和行为,为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促使人们产生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观念,也孕育和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一)信息网络技术为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开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但也为人们的越轨行为提供了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呼唤,人们事业上的竞争与活动空前活跃,社会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因此,人们对口语交际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达到与人文明和谐交流呢?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际交往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主要手段,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社会人的必备技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总目标中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电影《人在囧途》和王宛平的小说《金婚》为语料,探讨冲突性话语中较常见的缓和性回应策略.日常生活中如何巧妙地应对言语冲突、缓和言语交际对人际交往有着积极影响.笔者运用语用学,借冲突性话语这个语言现象引起更多的人对这方面的关注,从而促进人际沟通.  相似文献   

13.
王晓惠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37-38,77
跨文化交际作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更多地了解、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更多地渗透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文化知识,指导学生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对话的交际法则,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季刚 《教师》2011,(14):50-50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际交往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主要手段,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社会人的必备技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总目标中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习英语不但是语言知识掌握和应用,更是一种交流与交际的手段。生活中英语作为沟通思想感情的语言,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将情感化教学运用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成为了英语教学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外语学习时,应注重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及交往的英语技巧,准确合理地运用情感态度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社会当中的人际交往也日趋频繁。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重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当中真正做到多说多练,并让学生喜欢说。本文重点阐述了关于农村小学语文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期望能够给予农村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困境问题日趋突出,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而养成语言交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能积极地促进高校贫困生进行人际交往,健全人格体系,避免自卑、猜疑、妒忌、羞怯等交际心理障碍的产生,促进语言交际的顺利开展和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缓解交际困境。  相似文献   

18.
思考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不少当代教育家认为,21世纪的小学数学更多地应是一门学习思考的学问,日本也明确地把小学数学教学定位为思考性教学.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思考的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思考的能力,笔者就此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搞好人际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高校学生在人际交流活动中的心理需求包括尽量让别人喜欢自己,努力得到别人的信任等.从根本上说,人际交流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要求交际各方相互之间的关系保持和谐、融洽.培养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策略包括主动与人交往,把握好分寸;正确认识人际交往,克服社交心理障碍等.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即通过听者与说者双方间倾听、表达的交互来实现的,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个人沟通能力的直观体现。由于这一能力特质具有的频繁性和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相应提出了贴合时代的新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还要兼顾其在各类交际活动中是否懂得如何倾听、表达与交流,以能够文明地与他人顺利完成沟通,实现人际交往的可能性。对此,本文就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展开了一定的探究,以期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