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沫 《青年记者》2009,(24):53-54
体育报道的功利化偏向,是指媒体为了维护或追求某种利益,在素材的选择、观点的表达、情感的偏向和价值判断上有失客观公允的倾向。当前体育报道的功利化偏向,集中体现为价值判断上的金牌主义和情感偏向上的区域主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关于邓玉娇案的报道文本为例,经过分析后指出,影响平衡性的主要因素一般表现在事实选择不对称,导致主要新闻源缺失;价值判断出现偏向,客易激化矛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武斌 《青年记者》2016,(8):42-43
新闻写作的客观性法则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美联社为了赢得市场竞争发展出超党派、价值中立的新闻报道方式,逐渐衍生出强调事实与意见分开、排除个人价值、新闻报道仅限于客观事实的理念.该理念在当时被模式化为“5W1H”的导语格式和倒金字塔结构,成为世界新闻业遵循的规范. 作为媒介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客观性要求记者“在报道自身之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来面目,即不改变对象自身的内容”.①但在新闻实践中,记者的情感偏向、价值判断和文学思维导致新闻写作呈现非客观性的案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4.
出现在大众传播媒体中的"偏向"现象,是相对于新闻报道能否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和"中立"而言的.换言之,新闻记者存对某人物某事件进行报道时,会或多或少地糅合进一些带有"偏见"、"偏袒"或"偏向"性的因素,从而导致"媒体偏向"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谢飞  张湛 《传媒》2018,(12):52-54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也让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本文选取在哈萨克斯坦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四家主流媒体,以四家媒体2017年报道的"一带一路"的相关新闻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反映出来的情感偏向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被启蒙者的"缺席"问题,导致"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正是由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现代性的情感体验、现代性的思维和想象方式、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现代性的语言系统的具体体现,才成就了"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西方新闻自由语境中的"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产生历程及其"公共服务"的信念,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加强了新闻从业者对自我职业形象--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心理需求.另外还论述了当前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障碍,包括政治势力对媒体的影响;资本势力对商业性媒体的控制;"信息自助餐"报道模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仝鹏 《出版广角》2016,(17):85-87
近些年,新闻传播“标签化”现象明显,造成很多传播偏向,尤其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标签化”传播成为显要特征。这种带有明显价值判断的贴标签行为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负面标签更是给新闻报道的媒介载体、报道人物、报道事件和受众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媒体只有去“标签化思维”,才能真正解决客观性原则与新闻“标签化”传播之间的悖论,回归新闻客观报道。  相似文献   

9.
总之,在犯罪论体系之争的问题上,"陈瑞华教授主张本土主义、反对移植主义"之观点,这要么是对引文的误读,要么是陈瑞华本人不小心犯的一个错误。这种"事前判断的价值立场",违反了他坚决反对的"泛道德主义"、"泛政治主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到民生新闻类节目从报道"小民生"向"大民生"方向的转变,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新闻价值取向上,要从市民身边事,挖掘出值得社会关注、思考的点.以点带面,通过对百姓身边小事的报道,以小见大,彰显民生新闻的厚度、深度和高度.这有助于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争议性事件中膨胀的公众书写和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将"邓玉娇事件"作为案例,运用框架建构和话语实践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公众书写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热衷于使用道德评价框架,以提供观点为主,价值框架突出,道德话语实践倾向明显;报纸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要采取事实认定框架和事件解决框架,运用推演事实和进行社会改革的框架视角,追问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偏向"公众一方",而在事件解决期则偏向"政府一方",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一致。公众书写和专业媒体报道呼吁、重申和强调社会价值观,是达至社会共识和重新整合社会的重要过程。公众书写创造的"业余主义书写范式"存在促动和发展"专业主义书写范式"的可能,需要不断推动公众理性参与事件,促使专业媒体平衡报道事件。  相似文献   

12.
头版照片:市民的重要"视点" 地市报的头版到底该选择和使用怎样的新闻图片? 在图片新闻价值的判断上,应该根据新闻的重要性、时效性、显著性和接近性的特点来决定选择新闻照片.地市报头版照片的选择,应优先选用信息量大,形象价值强的本区域照片.  相似文献   

13.
卞清  时伟 《新闻知识》2022,(2):24-30
媒体的扶贫报道在中国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13年至2020年国内报纸关于"扶贫"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报道内容进行文本挖掘,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法进行基于情绪类型划分和基于时序演化的新闻主题以及语义建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情感类型的扶贫报道利用了不同的情感叙事方法,在主题构成与语义建构上有明显差别;随着时...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价值取向是新闻传播主体取合新闻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价值立场和价值态度,是新闻价值取向在新闻报道操作中的变化和细化,具体表现为在新闻传播中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和报道重点是什么及其基本倾向.近年来,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的副刊专栏在市民生活类报纸上遍地开花,受到读者的大力追捧,新闻学术界对此类文体和价值取向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4月7日,<北京青年报>"饮食主义"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食物真的相克吗?"的报道.这是<北京青年报>与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质疑食物相克"专家研讨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界来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性意义.通过对南方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等新闻事件的报道,培养出一批具备丰富现场直播报道经验、秉承新闻专业主义操作理念的出镜记者人才.央视新闻频道经过2009年频道改版之后,在直播联盟机制作用下,新闻报道逐步由预测性事件向突发事件倾斜.  相似文献   

17.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刚 《当代传播》2004,(4):86-87
学界对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颇多讨论。李金铨教授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到了新闻实务和记者素质两个层面上加以考量。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在理论上大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一是职业的伦理道德.这种职业的伦理道德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发现和传播新闻信息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8.
"三鹿毒奶粉"事件报道中,媒体和三鹿公司之间经历了从共谋、对峙到破裂的戏剧性变化.媒体在与政府、广告商以及受众的多维关系中多次转移结盟关系:媒体的新闻生产采用了"关键时刻政治正确性优先"、"参与利益锁链中的危机公关"、"民粹主义话语"及"自我批评式的反身性"等多种生存性策略."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的媒体报道,表征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传播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已经转化成制度性风险,中国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只关心自身经济安全而缺乏专业主义价值担当的怪胎式利益团体.  相似文献   

19.
暖新闻,向来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也是媒体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职责所在.如何在寻找素材和报道写作中把握时度效、找准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尤其是积极探索吸引主流受众的传播形式和话语表达方式,从而充分发挥鼓舞人心、凝心聚力的价值和作用,是需要在日复一日的新闻实践中加以重视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近期的新闻热点引发我们对新闻的价值判断、热点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的思考。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要从报道对象在整个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来考察,它能够影响多少人?是何种程度的影响?编辑要站在被影响者的角度来判断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而不能仅从自己的个人兴趣与偏好来进行决断。报道的层面实际反映了媒体的境界,媒体的境界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众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