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为加快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以贵州为对象展开相关研究,提出将外资作为判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并通过对这一指标的分析,得到贵州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滞缓的结论.针对这一现状,应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从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以及地方政府政策因素三方面深入剖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将中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运用目标市场营销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提出:贵州应确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并与品牌企业合作,在省内已有产业基础的地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逐步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集群.这对完善国内产业转移的理论体系,增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操作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经济界常常谈论的问题.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文章系统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障碍,指出了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并结合河南省的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提出河南省应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打造科技园区为载体来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而产业承接力建设是成功实现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产业承接力内涵出发,设计出了包含4个层次,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产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中部六个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较弱,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不强。因此,皖江城市带必须从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四大能力方面采取措施培育其产业承接力。  相似文献   

4.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的经济过程,有自己时代的特点,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统筹产业布局的必然要求。郴州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和承接产业试验区,享有先行先试优惠政策,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应该做大做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和谐发展。郴州的承接产业转移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选准产业、优化环境,并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方能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这些地区往往有着要素低成本、资源丰富等优势,但又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劣势。以原巢湖市为例分析安徽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并针对这些问题给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陕南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因此,必须从产业生态学角度研究有效的承接对策,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认为,陕南应提前做好生态规划,加大生态型招商宣传力度,争取成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应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立和完善技术承接机制,注重培育生态型产业集群,同时要强化环境问责,落实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7.
新疆的城市化水平与我国其他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处于低水平状态,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需要新疆抓住机遇,结合实际,促进城市化发展。新疆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合理分工,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城市的发展。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载体,产业不断向园区集聚,在累积循环作用下,产业园区向产业集群发展,进而产业集群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产业转移的视角来探析新疆城市化问题,基于分析,提出推进新疆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即产业转移承接力,是实施产业承接的前提与基础,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产业承接能力理论,以梅州为例,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程博 《天中学刊》2014,(5):34-3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驻马店市应通过承接优势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产业集聚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安徽省承接当前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化转移方式与原因,认为在成本与市场因素推动下,产业转移规模扩大的同时,产业的关联度与集聚度也在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必然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安徽省有效承接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讨论主要针对东部地区,而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关注较少。产业集群不应该仅仅是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空间组织的重要形式,而且也应该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本文在讨论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成都武侯鞋业集群为例重点讨论西部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动力机制、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地方政府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区际产业转移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消极效应对承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产业转移效应的传递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提高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家、政府管理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的能力,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吸收消化能力、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防止或消除其消极效应,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的本质是生产力在空间上的转移,它既能促进发达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取得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外资利用规模小,产品配套设施差,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发展环境急需改善等问题。鉴于此应从产业配套能力、科研创新体系、政府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承接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积极配合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既是区域间产业调整的互动过程,又是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开发和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虽然皖江城市带通过充分利用安徽省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对皖江城市带与相关地区的资源禀赋的分析,可以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整体趋势下,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党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命题,旨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必然要发展新兴产业.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要为新兴产业“腾龙换鸟”,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步伐势必日益加快.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我国广大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功能,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慧琳 《考试周刊》2008,(1):235-237
产业集群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我国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理论上对于像云浮地区这样的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同样也是而且必须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但是在企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欠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全,政府在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中起的作用更大.本文对云浮地区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云浮地区的产业集群化的政策取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梧州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产业转移对推动梧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对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产业转移对梧州第一产业的优化效应较为明显,对梧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优化效应并未完全显现。产业转移还在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正面作用。随着梧州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压力、财税流失、产业和技术依赖等负面风险。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是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给相对欠发达的安徽带来了发展契机。文章在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基础上,提出提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层次需要实现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承接单个产业向承接组团式产业转变、从政府外出招商向企业自主联合转变、从承接加工型产业向生产服务型产业转变、从承接衰退型产业向扩张型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落后的主观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化发展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一条捷径。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观因素是政府部门重视不够、缺乏规划、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投资创业的环境差。因此,要发展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地方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同时,注重培育社会文化环境,积极创造产业集群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本地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等原则,根据自身的优势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实施以资源为基础、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加快实现产业承接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园区并提供一定优惠政策、引导产业链相关因素集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改进园区交易效率,并且构建利于内生比较优势形成的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赶超"。这也充分说明适度的政府干预是区域加速产业承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并在承接产业转移战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