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外积极进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对内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争取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征兵政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王侃 《浙江档案》2005,(5):20-21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对坚持华中敌后乃至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战略支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句式简短、文字简练、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标语口号进行抗日宣传,成为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踊跃支前、参军、抗战的有力武器,而且标语口号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力宣传工具。  相似文献   

4.
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十九块解放区之一,包括四明、会稽、三北(指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姚江以北地区)和浦东四个地区,位于杭州湾两岸,  相似文献   

5.
赵兰 《档案天地》2010,(2):20-21
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敌后战场之一。河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一说到河北。大家很容易想到优良的革命传统、革命圣地两柏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地道战以及大批的抗日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6.
王贞 《北京档案》2016,(1):45-4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如此.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创建根据地,使八路军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1940年底,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由抗战初期的4万人发展到50万人,抗日根据地的人口由抗战初期的150万人增长到1亿人.  相似文献   

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刊登的红歌,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以及国共合作抗日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成为最具生气、最有战斗力的抗日军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系列强大而活跃的思想政治工作。八路军、新四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军事任务与当地的政策、经济形势紧密结合。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结合抗战具体情况开展了系列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1]。一、新四军形成初期的思想政治工作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造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当年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作为延安精神的一个缩影.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0.
《小消息》报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河南省委(后为豫鄂边区党委)创办的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地区我党领导机关最早创办出版的重要报纸之一.它积极宣传党中央的抗日主张、方针、政策和政治路线,给中原人民指明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鼓励军民抗日斗志,开创中原地区敌后抗战新局面,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小消息》报之所以能够顺利刊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为《小消息》报提供了客观的外部环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非常重视舆论宣传工作,1922年9月13 日,中共中央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在上海创办《向导》周报,这是中共中央第一张机关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入地下,《向导》报被迫停刊.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4,(S6):93-94
<正>1938-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六个战略区之一。因为地处平原地带,可以屏障的地形较少,因此面临复杂、险恶的形势;但边区军民表现出了不惧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成为平原地区游击战争的典型之一,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一抗日战争时期,德州区域是冀鲁边区、冀南区、冀鲁豫区3个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也是日伪军在鲁北、鲁西北的统治中心,面临着复杂、险恶的形势。但是区域内各县不畏艰难、浴血奋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  相似文献   

12.
袁东慧 《兰台世界》2005,(13):58-59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凭吊范筑先这位英雄.追忆起范将军那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我们仍激动不已.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军入侵的紧要关头,他积极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范筑先与中共鲁西北地方党组织结成了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动员民众,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共同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壮丽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浙东创建了抗日根据地.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方针和政策,团结人民,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声讨投降派的卖国行为与顽固派的倒行逆施,创办了大量卓有成就的革命报刊.这些报刊具有鲜明的立场与战斗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党的宣传使命.  相似文献   

14.
谷雨  童兵 《青年记者》2005,2(7):7-9
在继维新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时期的办报高潮之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传媒业再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在抗日宣传活动中,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不仅走向成熟,而且还有了无线电广播电台这一新生的传播媒介。此外,随着整风改革运动的深入,还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丽  王家平 《兰台世界》2012,(19):50-51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民主对于抗日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1]274因此,党把抗日和民主结合起来,在抗日根据地领导各阶级、各阶层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一、制定颁布一系列指导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及条例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为了动员一切可以  相似文献   

16.
抗战的旗帜团结的灯塔──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报刊概述李宗泉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抗日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开辟了解放区战场。全国解放区共计十四个,其中包括抗日民主政权行署...  相似文献   

17.
徐向前在抗日战争时期所提出的"人山"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冀南抗日根据地取得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徐向前深受时代背景、家庭环境的影响,在革命时期的群众工作中受到重大启示并总结经验,结合平原游击战的特点,最终形成了成熟的"人山"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三三制”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边区开创实行的一项抗日民主政权,开中国政治现代化、民主化之先河。所谓边区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是指在参政人员名额占比中,共产党员、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这一制度在特殊时期对于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推动全国民主化、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延安整风运动的原因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兰台世界》2006,(16):53-54
延安整风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它的历史功绩巨大,现实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参政会作为国家最高咨询机关。参政员由国民政府遴选产生,虽也包含了各抗日党派的一些代表,但是国民党员占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有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邓颖超等七人。该会成立初期,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一定作用。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中共参政员曾几次拒绝出席参政会,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