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人民日报》上,《今日谈》是我每篇必读的专栏。直至今天,它仍然使我保持着每篇必读的习惯。它有哪些吸引读者的魅力呢?首先是新鲜活泼。《今日谈》的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深处,有如刚刚从河里捞出来的鱼虾,到手时还是蹦蹦跳跳的。这里发生了许多新闻故事。有的故事,听起来难以相信,却又是千真万确的,例如“可怕的调查提纲”,荒唐的“接亲专车”等。有的事本身就是一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农村教师,新闻写作爱好者。在教书之余,酷爱阅读、收集小言论。 爱读各种报纸杂志,《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小论坛”、“随感录”,《农民日报》的“大家谈”,《中国青年报》的“新语丝”等报刊的言论文章吸引了我,每篇文章我都要认真地读上两三遍,有的剪下,有的抄写,放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今日谈”短论专栏,从问世到现在已连续发表了近三千篇文章,有人说它是“绿地”,有人称它是“窗口”,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我对这个专栏的文章很感兴趣,是经常阅读的。最近读了钱湜辛、于宁同志主编的《今日谈选粹》(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是从14年中(1980年元月至1994年2月)所发表的2500多篇中选编出420多篇的精选本,也是200多作者合著的一本书。我较认真地阅读了一遍,很受启发和教益,愿意写点读后的体会。 “今日谈”明显的特点是体型短小,性格特殊。它的每篇文章大都是几百字,超过千把字的很少,短小精练,没有“官话”、套话;有的文章还配有照片、漫画、统计表,具有特殊的体型。它的性格和文风也有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有个专栏叫“今日谈”,每篇不足千字,短而小,但要想上稿却难上难!1993年元旦,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誓言:猛攻《人民日报》“今日谈”。转眼间,5·23《讲话》发表51周年到了,我把早已写成的《农民想着他……》一稿寄往《人民日报》。岂  相似文献   

5.
一在一幅漫画中,一些报纸上的栏目被画成饭店里的“风味菜”。琳琅满目的“菜牌”上,有文汇报的《瞭望角》、解放军报的《鸡毛信》、羊城晚报的《新闻漫画》、光明日报的《茗边老话》,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也在其中。“菜牌”下,“顾客”引颈而望,兴味盎然。风味,本来是指美好的口味,引申为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把一些有特色的报纸栏目喻为“风味菜”,不失为一个生动形象的概括。《今日谈》入“风味菜”之列,是漫画作者,也是广大读者对我们办的这个栏目的鼓励。把《今日谈》办出“风味”来,这也是我们的初衷。二《今日谈》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是一九八○年一月二日,到现在已经办了五年十个月,共发表文章一千四百五十多篇,最多的一年发表了三百零八篇,最少的一年发表一百七十八篇,平均一年发表二  相似文献   

6.
《今日谈》是人民日报诸多言论栏目中篇幅最短小的一个。虽然它篇幅最短小,但却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资格”很老,已经坚持了14个年头。现在很多报纸都办了微型言论的专栏,但大多不及《今日谈》历史长。二是“机缘”颇好。人民日报一版是寸金之地,稿件之拥挤可想而知,唯独《今日谈》被格  相似文献   

7.
怎样把小言论专栏办得有特色何其兴“《南充日报》一版上辟有类似《人民日报》今日谈的‘今日小议’栏目,每篇约200字的短论,很是叫座。针对不同时期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和群众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短文的主题,开门见山,小中见大,以情感人。”这是中国地市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今日谈》是人民日报诸多言论栏目中篇幅最短小的一个。虽然它篇幅最短小,但却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资格”很老,已经坚持了14个年头。现在很多报纸都办了微型言论的专栏,但大多不及《今日谈》历史长。二是“机缘”颇好。人民日报一版是寸金之地,稿件之拥挤可想而知,唯独《今日谈》被格外厚爱,14年来一直被固定放在一版下方位置,加框处理。三是“人望”较高,历次读者评报,《今日谈》总是受到颇多褒奖。尤其是,读者为《今日谈》写稿的热情始终没有“疲软”过,平均每天总要有半百之数的来稿,常年都是如此。《今日谈》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而评论部的同志又须以写作社论、评论员文章为其要务,再加上这个栏目编的年头多了,编辑难免有些“疲”,多少有点“当局者迷”的困惑,老是问自己:这个小言论  相似文献   

9.
中央以及省、直辖市的党委机关报以及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地方都市类报纸都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闻评论专栏,例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求实篇”,《文汇报》的“文汇时评”,《新民晚报》的“新民论坛”,《湖北日报》的“三楚放谈”等等。但是对于更多的地方报纸不仅缺少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10.
从1980年元月2日,《今日谈》栏目在人民日报头版问世起到今天,《今日谈》已经陪我们走过了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今日谈》以其“短、新、快、实”的特点一直历久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个资格很老的新闻评论栏目,《今日谈》成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图书评论》的主要文章,几年来,我总是每篇必读,只是有粗细之分而已,确是从中获益不少。读2002年第九期《一部译著的缺憾》的短文,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2.
办好小专栏     
小专栏似乎小眉小眼,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值得一谈。但在我国报林中,却有许多报纸的小专栏名声赫赫,成为著名报纸的一个特色,有的甚至超过报纸本身的声誉。像50年代初《长江日报》一版上马铁丁写的“思想杂谈”,《人民日报》多年来一版上的“今日谈”,都是一事一议,就实论虚,短小精悍的小言论。它所举事例极富新闻性,议论尖锐泼辣,一针见血,时代性强,政策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路程。它是伴随着我国大学出版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起来。目前,《大学出版》已经成为大学出版人必读的杂志。突出工作指导性又注重学术性已成为它的特色。办杂志,我是外行;读杂志,从杂志里寻找自己所渴求的知识和信息,则成为我生活中的习惯性需求。《大学出版》是我阅读和学习的园地,获得信息的源泉。正如一位大学出版界的老社长亲自对我说的,《大学出版》他每期必读,《大学出版》是他了解大学出版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的重要信息资源。《大学出版》能有今日之成绩,是经过几届中国大学出…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今日快讯”、“金三角快讯”、“今日新闻”、“刚刚收到的消息”等栏目在各报相继问世,人们称这些栏目的稿件为“新闻快餐”,“吃”起来特“香”。近年来,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顺手牵“羊”地为“新闻快餐”加“菜”,或许是迎合了快讯编辑的“胃口”吧,一年多时间,竟先后被《南通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及省、市电台采用快讯稿件40篇。为“新闻快餐”加的“菜”从哪里来?根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从1960年元旦当兵第一天起,就开始记笔记。第一篇笔记是《当我穿上新军装的时候》。有时是读后感,有时是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一篇三言两语;有的几百字、上千字,每篇笔记的前边都有一个小题目。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从1980年1月起,在第一版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今日谈》,专门发表小言论。这个栏目,由于地位显著,反映现实及时,篇幅短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些读者每天拿到报纸后,首先就要读读这个栏目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报纸也相继开辟了类似的栏目。一年多来,《今日谈》已经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我都看了,有些还反复地读过。现在我想谈谈一些读后感。《今日谈》中的一些文章,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新鲜。李大钊同志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今》,其中有几句话:“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  相似文献   

17.
眼下,全国很多报纸在一版设有新闻评论专栏,如人民日报有《今日谈》,解放日报有《新世说》,文汇报有《虚实谈》,笔者所在常州日报有《延陵语丝》。这类专栏评论很突出:位于一版,方方整整的一块,活体字,加框,是新时代的“花边文学”。因其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普遍受到读者欢迎。其更引人注目的是:它正在吸收着杂文的某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新闻专版,至今已经有4年了。作为这个专版的热心读者,我是做到了尽可能每期必读,因为它里边有牵动人心的内容。我为它叫好,也祝愿它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好。作为对时下各种媒体爆炒明星“轶闻趣事”的一种反动,“冰点新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薛宝海 《视听界》2012,(3):126-126
上个月在杭州,我讲了一堂“县级电视台节目创新与策划”的课程,并且播放了我在广州增城电视台主持的新纪录片《今日故事》,最受大家关注的是搞笑风格的《何仙姑家庙》与令人心酸的《最后的水上人家》。  相似文献   

20.
小言论是指新闻媒介所设置的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群言型的篇幅较短的新闻性言论作品。例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北京日报的《京华晨语》、文汇报的《虚实谈》、今晚报的《今晚谈》、莱芜日报·鲁中晨刊的《汶水语丝》等等,这些专栏或在全国范围内或在当地受到社会关注和欢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出于它是新闻与言论合二为一、事理相融的新闻性较强的评论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