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洪丽 《现代情报》2011,31(11):31-33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高校图书馆建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主体架构进行了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建设与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利  赵霞琦 《现代情报》2005,25(11):32-34
本文从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出发。简述了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建设现状,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搭建图书馆与环渤海区域信息化互动平台,建设环渤海区域经济文化圈。以促进区域经济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永时 《情报探索》2007,(11):40-42
调研地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基本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合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信息资源持续需求的趋势,在"大区域、大经济、大发展"思想指导下,探讨了建立一支长三角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联合服务队伍,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合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临沂师范学院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深度开发,分析了区域高校图书馆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中的优势和作为,提出了区域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馆际合作,建立专门的咨询窗口,为地方企业量身制定信息跟踪,利用农技科普开拓新的领域,深度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发挥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功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也要与时俱进地服务区域经济,使其信息资源很快"活化",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灵动效应,达到信息效益最大化。然而,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尚处探索阶段,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之。  相似文献   

6.
李莉 《情报科学》2008,26(10):1594-1596
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经济的优势,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凤英 《科教文汇》2012,(30):197-198
本文以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为依据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8.
信息资源共享呼唤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图书馆学、《图书馆服务宣言》、《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服务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认为,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而要使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化服务,必须树立为社会化服务的理念,尽早制定图书馆法,加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步伐,并建立科学的社会化服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胡瑛 《内江科技》2010,31(4):7-7,45
信息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统一规划,加强资源共享建设,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共享,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洪丽 《现代情报》2011,31(7):58-61
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本文从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结构配置、信息文献流通等4个方面对体系结构做出科学规划和设计,系统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区域经济体系的架构模式及具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构建了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9—2014年,西安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陕西省首位,其他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较西安有较大的差距,且区域创新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整体耦合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为中度协调耦合,区域差异明显;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由2009年的“一极两强”空间格局发展为2014年的“一极多强”空间格局,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增强。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9-2018年海南省数据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和经济子系统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评测海南省创新环境和区域经济的综合水平,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测算二者的宏观耦合关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考察经济系统各指标对创新环境的影响,借以揭示指标层面的微观耦合机制.研究发现:海南省整体创新环境和区域经济水平均在不断提升,两系统经历了由劣质高耦合、中等高耦合到优质高耦合三阶段,从极度不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经济因素中,地区生产总值等一般经济环境因素对创新环境影响最强,高技术产业对创新环境的影响最弱.提出海南省值得引起海内外创新人才的关注,要进一步提升创新环境水平,应首先致力于发展区域经济,给高技术产业以更多支持、促使其发挥更大的创新影响,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02-2016年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总体上不断发展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它们的区域差异在波动中下降;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两元系统跟三元系统协调均呈上升趋势。直到2016年全国各地区三元系统协调等级未达到优质耦合协调等级;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增长在2009年之前主要是由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在2009年之后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未来需加大对科技、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以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并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协调各区域间的经济关系,使各区域的经济在保持适度差距的情况下能得到迅速有效的发展,是我国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提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过。本文通过对我国过去区域发展的简单回顾和当前区域经济形势的分析,从区域间经济关系出发,探索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说明良好的区域间合作交流互补关系,是我国今后在统筹区域规划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2009—2017年香港、澳门、珠三角区域经济-科技-金融各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三个区域三个系统间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香港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区域,而科技领域,珠三角区域占据绝对优势,澳门地区三系统发展相对较为均衡。综合三系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排序珠三角香港澳门;(2)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金融间均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即区域内部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高度相关,且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最终均呈现出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就区域经济更好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探讨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舆情治理问题,以耦合理论为基础,研究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线性交互关系。[方法/过程]基于熵权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略高于中部地区。据此,提出政府舆情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交互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流域考察期内的整体发展属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具体表现在区域间协调度低,区域内经济、创新、生态三系统间发展不均衡:东部3省市耦合协调度高,系统间呈良性共振发展;中西部省市耦合协调度偏低,部分省市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曲线异向运行趋势显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个别区域的创新能力对经济和生态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其发展的"孤岛"态势造成对其他系统的溢出效能甚微,对优化产业结构、反哺经济和环境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孙保强 《科教文汇》2020,(13):166-167
随着我国经济与别国来往频率的持续增高,在语言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英语作为一门公用的语言,掌握英语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良好的英语教育能够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但如果高校英语教育质量较差,会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语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其次,从三个方面叙述了高校英语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区域经济的影响,简述了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描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英语教育提供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制定和实施区域开发战略则成为国家和区域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以区域政府作为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主体,对区域开发战略管理过程进行理论探究就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结合区域开发建设特点,对以区域开发战略制定与实施为基本环节的战略管理过程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规范与发展将是数字经济治理的两个关键词,因此,梳理各 省级区域数字经济治理能力进路,将有助于实现全方位的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我国31个 省级区域数字经济治理情况为例,基于“三元世界”理论框架梳理物理环境、信息技术和社会组织三个维度的6个前 因变量条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影响区域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的条件之间的联动效应及其 路径选择,以期因地制宜地实现各区域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的提升。【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单一条件并不构成高水 平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的必要条件,并且物理环境、信息技术和社会组织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高水平区域数字 经济治理能力的5种组态,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创新/局限】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升 路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效率和治理效率的统筹兼顾,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地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我国数 字经济治理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