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积极倡导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不但使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进步,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创新能力核心内容的创造性思维,则在整个创造活动中起主要关键的作用,创造性思维不是机械地按照过去书本经验的准则去思考问题,而是根据现实问题,去寻找具有新颖性、实效性的解决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变“苦”学为“乐”学,“死”学为“活”学,“难”学为“易”学,“会学”为“创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教学生“会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科学把握“学会学习”的内涵,是“教学生会学”的前提。教学生学会思维,是“教学生会学”的关键。学会思维要从学会质疑开始,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美术教育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尹少淳在《美术及其教育》一书中认为:创造是南不合逻辑开始的,再经由逻辑的润色和整合,最终达到超越逻辑。人的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思维的核心。由于美术教育本身所运用的媒体主要为具体形象的实物(这种“实体”也将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因而,它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优于其他学科。美术创造上的表现应为多项发散性的,比如.《城市》这个题目,没有受到良好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可能大部分会画成构图完整的全景(这是学生喜欢画的),很少会有“近景”式,“特写”式网景。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它直接与思维方法有关。然而思维方法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素质教育呼唤着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一般说来,教学中较为重视“学什么”的问题,往往不重视或忽略“怎样学”的问题。“学什么”是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怎样学”是关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问题。研究解决好“学什么”固然重要,然而只注重“学什么”而忽略“怎样学”,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问题或创造教育问题是今日世界各国共同面临、不能回避的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问题。要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必须开展创新教育 ,而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目前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一、创造性思维的意义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 ,“创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有的认为 ,“创造性思维就是直觉、灵感和发散” ;也有的认为 ,“创造性思维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相似文献   

6.
万军红 《成才之路》2010,(15):I0009-I0009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方式。这里的关键是“新的前所未有的”,这是创造性思维与记忆性思维的本质区别。记忆性思维是信息输入大脑的记忆。储存包括以后的显现,在记忆性思维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的思维成果出现,而创造思维是会出现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人人都有”就是指创造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创造思维学既有理论特点,又有实践特点,是一门新兴的富有应用性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物质本体、基本形态、基本要素和基本技法,以及创造思维的环境,创造思维潜能的开发等;创造思维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哲学方法、案例研究法、实践研究法和测验研究法等。  相似文献   

8.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要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观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二、启发学生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三、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才有创新的可能;四、评价“闪光点”,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勤于展示“闪光点”;五、教师自身素质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作业设计中引入知识小卡片、解题思路图、梯度问题链、实践作业单、细目评价表等思维可视化工具,让学生完成作业时内隐的思维轨迹外显为可理解、可操作的思想、观点、方法等;指引学生从知识识记转向理解运用,从“学会”走向“会学”。  相似文献   

11.
张遥 《教学月刊》2002,(3):13-16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是物理学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显特征。在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活动中,借助于辩证思维,探讨和建立一种合理的发散与收敛相统一的科学创造思维模式,是物理学“创新教育”向人们提出的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本从中学物理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出发,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训练发散思维发展创造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训练发散思维发展创造能力高政一,魏宗仁,张春凤在探索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内外的学者都把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联系起来,并对发散思维在创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很高评价,诸如“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以及“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学思维,学创造”是专为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旨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活动课程。“学思维,学创造”活动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手段,以创造力发展为核心。该课题有其设计理念、活动内容、训练原则和实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类型呢?这是世界各国学术界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对于从不同途径传入我国的不同流派的有关思想,人们根据各自的理解对其进行了诠释。在较长的时间里,较多的人都认为发散性思维是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想像”属于发散性思维,其创造功能也因之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他思维方式,诸如收敛性思维,则经常遭到贬斥。“概括”作为收敛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也随之受到轻蔑,被认为会影响创造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孔子谈学习方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时,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而不积极思维,就会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会带来知识上的危机.因为学习是人类独特的活动,是人类知识的继承活动.这种继承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要通过独立思考,学、思结合,才能在接受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主阵地,要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充分利用每一堂课,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多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树立“我也能创新”的信念,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在写作教学中将八大思维图示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扣住“学习者控制”“主动参与”“创造生成”三个维度,可以化陈述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通过思维可视化与思维策略结合,帮助学生将隐性思维显性化,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暗箱式”思维学习转化为可以明确探讨的“明晰化”教学,使内隐的写作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学习元素。  相似文献   

18.
改变角度是智慧,创造往往就是改变角度、从一个新视角看一下。襄樊市第四中学义务教育部校长陈登江的《运用“存同求异”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章,用逆向思维,站在“求同存异”的反面,用“存同求异”的思维方式,审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角度新、思路新、观点新,很受启迪。我能认识到的、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创造思维?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克说:"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表达事物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是要把学生从"课堂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激发起创造的欲望,增强创造的信心。培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化学用语是初三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将直接影响知识的内化,关系到思维和记忆品质的发展。研究信息加工理论,指导化学用语教学旨在“教”适应“学”,教学过程适应信息加工过程,活动层次适应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