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略论发展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与最大力量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成绩是肌肉力量、协调性、肌纤维收缩速度、动作速度等综合能力的体现。若提高短跑成绩仅强调速度是不够的,力量训练也同等重要。在短跑力量训练中目前更多的是采用快速力量训练,而对最大力量训练提高短跑专项力量尚认识不足。为此,在详细论述最大力量训练与快速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效果基础上,找出在发展最大力量基础上,创新综合训练方法发展快速力量和肌肉协调性,对提高短跑能力和成绩具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绝对力量的训练绝对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是其他力量素质的基础。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绝对力量的提高取决于肌肉生理横截面(肌肉体积)和肌肉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改善。一般来讲,发展绝对力量,首先要增加肌肉的横断面积,待肌肉体积增大后再进行改善肌肉协调性的训练。二、速度力量的训练足球比赛对运动员身体能力的要求之一就是速度力量。国外学者认为,力量特别是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3.
王刚 《冰雪运动》2017,(6):50-52
在力量速度体能类竞技体育项目中,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的获得,力量素质特别是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瓶颈因素之一.高水平运动员力量训练要符合项目比赛的特点,肌肉收缩表现出向心、离心和等长收缩等不同形式,主要体现为全面性、多元性、相持状态下体现爆发力以及无氧代谢功能状态下发挥最大力量等特点;最大力量训练普遍采用高强度短期刺激法,避免运动员肌纤维横断面明显增粗,对提高运动员肌肉内的协调性和肌肉间的协调性有很好的效果,从而可以在肌肉体积没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提高肌肉力量,有效控制体重的增长;快速力量的训练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40%~60%负荷进行力量训练,既能发展力量,又能兼顾速度训练,肌肉收缩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中肌肉收缩速度力量分析及其训练原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田径运动中肌肉收缩速度力量分析,提出了提高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的训练原理。力量训练时,必须根据各个专项运动的肌肉收缩速度与力量特性、肌肉收缩的力学规律、肌肉不同收缩速度的神经肌肉特点等规律,对运动员采用适度提高肌肉大力量能力,以提高肌肉抗中等负荷速度力量能力和快速能力等力量训练,最终实现肌肉的最快速度收缩所产生的力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训练有效性与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的肌肉力学特征、供能系统特征和滑行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训练要从专项角度需要出发,注意发力时机与膝关节发力的角度,使力量训练与专项技能之间的转化更为直接、有效。认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存在的一些弊端,导致运动员下肢比较粗大、肌肉横断面大、技术相对粗糙和不稳定等问题;应摒除陈旧的力量训练观念,采取提高神经对快速募集肌肉能力、肌肉速度力量与超等长力量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等方法,提高我国速滑短距离运动员专项力量。  相似文献   

6.
CBA篮球联赛前期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职业男子篮球赛期间运动员的力量水平下降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力量训练法,结合速度耐力的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肌肉围度、肌肉抗疲劳的能力和比赛力量水平的提高和保持。在长时间连续的比赛中,间歇力量训练法较传统力量塔式训练法、强度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其评定方法通常使用快速力量指数=力量的极值/达到力量极值的时间,具有速度和力量综合性的特征。因此,肌肉的最大力量与收缩时间是决定快速力量大小的两大因素,即在发展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时,必须以提高田径运动员最大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8.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速度与力量的有机结合。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和世界优秀选手相比,差距主要在速度力量上,而研究结果已证实标枪运动员所具备的身体素质我国运动员都普遍较差。速度力量是力量和速度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力量素质,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也就是常说的爆发力。速度力量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二是提高肌肉的收缩力量。快速力量是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力量训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就力量训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认为,力量训练的形式与专项活动形式差别越大,其获得的效果对专项成绩提高的作用就越小;专项力量训练的形式是特定的,其获得的效果是专一的,且有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对已经拥有良好肌肉力量的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过多的非专项性的力量训练不但不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甚至可能有负面作用;采用爆发式的弹性力量训练有利于速度能力的提高;从事有氧耐力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采用低负荷、高重复的练习形式,这样不会导致肌肉体积的增大;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专项技术应当以相同的速度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力量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快速力量是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 ,它具有力量和速度的综合特征。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所用的力量越大 ,速度越快 ,则表现出的快速力量就越大。快速力量训练要处理好负荷量与动作速度的比例关系 ,使之能与专项运动要求相一致。无论是保持动作速度增加负荷 ,还是保持负荷提高运动速度 ,或是同时增大负荷和提高速度 ,都能有效地发展快速力量。下面介绍发展快速力量的负重练习法。负荷重量 :快速力量训练中 ,若负重过大 ,影响完成动作的速度 ;反之 ,负重过小 ,又难以表现出快速力量。一般多采用本人最大负重的 4 0 %~ 70 %的强度 …  相似文献   

11.
论发展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表现,它的提高受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的牵制。力量和速度是决定快速能力的发展因素。速度力量的典型表现形式是爆发力、起动力、反应力。爆发力的提高有赖于最大力量的发展,快速用力、超等长练习法是发展爆发力的有效方法。起动力的提高与最大力量密切相关,采用专门练习对发展起动力有积极作用。反应力包括弹跳反应力和击打反应力,超等长练习是发展弹跳反应力的有效手段;退让练习、模仿练习对发展击打反应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广风 《体育科研》2008,29(5):80-81
赛艇是周期性项目,人体肌肉力量是赛艇在水中行进时的动力源,只有增强运动员肌肉的快速力量,才能产生更快的速度。通过对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3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些实践心得,为广大教练员在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与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短跑训练中应充分注重力量素质的提高,使之与速度素质协调发展。力量训练中采用在提高最大力量潜力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的方法,是提高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经济实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万廷 《冰雪运动》2007,29(4):9-11,18
世界速滑强国高度重视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已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阐述速度滑冰运动员肌肉力量的特点,探讨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系统训练的原则,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特点,提出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田径运动力量训练的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度力量是力量素质中一种特殊又十分重要的力量素质,爆发力是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决定力量大小的因素是:肌肉横断面,神经调节机能和肌纤维的组成。在实际训练中,应根据田径运动各项目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振动训练运用在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经过8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改善效应。将16名吉林省速滑队女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和振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8周振动频率为30Hz,振幅为2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速滑运动员力量的训练效果。尽管8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速滑运动员下肢肌群的最大力量无明显优势,但能显著性提高下肢肌群爆发力与耐力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速滑运动员的下蹲跳成绩。  相似文献   

17.
利用肌电图测试技术测试分析我国两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冰上过程中以及主要陆上专项力量练习动作下肢主要肌肉的用力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我国两名女子重点运动员速滑过程和陆上专项力量练习的肌肉发力特点,指出陆上专项力量练习与实际速滑过程中肌肉用力特点的差异,进而对陆上专项力量训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专项力量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速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对体能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更是掌握冰上专项技术的重要基础。认为我国速滑运动员在近6个月的冰上训练阶段忽视力量的训练,致使已获得的力量能力产生消退,是我国速滑运动员虽具有优良的力量能力却不能在比赛当中发挥出来的重要原因之一。阐述了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应遵循互补性、均衡性和全面性原则,促进滑行技术提高的原则,符合专项需要的原则,符合个性化发展等力量训练的原则;提出结合速滑专项特点制定专项力量训练计划,根据周期特点合理安排力量训练负荷,科学化安排力量耐力、速度力量、爆发力量、最大力量等发展力量的方法、手段的途径。对促进速滑教练员力量训练理念的更新,创新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法:利用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以180°/s、120°/s、60°/s3种角速度对苏州市自行车训练队26名运动员右腿膝关节进行等速向心屈伸测试。目的:分析自行车运动员不同角速度下等速向心收缩与膝关节肌肌力的关系及肌力特征。结果:1、屈伸肌峰力矩随速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2、到达峰力矩的时间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缩短。且男女运动员在180°/s与120°/s组间均无显著差异。3、膝关节相对平均功率伸肌均大于屈肌,120°/ts时,屈伸肌的相对平均功率最大。4、屈伸肌比在64.8%~70.6%内,有随速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以60°/s的角速度训练肌肉最大力量效果更明显;爆发力在120°/s时训练效果最佳;屈/伸肌比值(H/Q)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优秀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