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音乐心理是人类对客观音乐现实的反映,音乐心理活动又能调节人的音乐行为。声乐既是表演的艺术,也是情感艺术,在声乐演唱中,调控好自身的心理因素,才能使歌曲的表达更准确,演唱的效果更完美。  相似文献   

2.
翟纯璐 《林区教学》2008,(8):157-158
歌曲演唱的过程就是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演唱者对音乐的体验与音乐中所要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通过声与情的辩证关系,强调情感在音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几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和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简单论述了如何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演唱者能较为自如地运用于实践,在演唱中融入自身情感的配合与体验,不断提高歌唱者的演唱水平,充分展现歌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有灵魂的。声乐是通过演唱表演来表达自身情感的具体表现方式,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没有情感的声乐演唱表演是没有灵魂的。声乐演唱表演中,演唱中的技巧以及对演唱作品情感的表达之间相互是有联系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在演唱表演过程中演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具体表现方式,情感表达则是演唱技巧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声乐演唱表演中,既要重视声乐演唱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也要重视声乐演唱表演中的演唱技巧,二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本文针对声乐演唱表演中情感表达以及演唱技巧进行阐述,并对声乐演唱表演中情感表达以及演唱技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是一门最能直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音乐艺术,它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演唱一部声乐作品时,能够科学的演唱,达到声情并茂,那么在情感和思想上将会给人一种心灵的感触,从而引起心灵共鸣.本文主要从音乐的内涵、声音的音色、歌曲的处理、心灵的表现等方面论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效果,给人以艺术美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表演中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情感要通过艺术实践去体验,歌唱者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将作曲家的情感进行诠释,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探求更多的情感的客观因素。联觉对应关系规律的研究为情感转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让声乐演唱中的技术与音乐相互渗透。情感表达需要歌者自身去创造,用真正的"音乐语言"去探寻情感,让声乐作品的在演唱的过程中更自然的传递给听众,并带去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一切艺术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而声乐则是音乐领域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一种心理品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感受;声乐演唱是歌唱者把歌曲的情感呈现给观众的形式,二者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情感能丰富声乐演唱的风格;调节演唱者的音乐感觉,并能传递歌曲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实现歌唱者以情感打动人,以情感感染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个性心理与发声心理相辅相成,体现在演唱者对歌曲音乐的情绪表达、情感宣泄、激情发挥和对待作品的热情上。声乐演唱中必须借助个性心理,才能充分展示演唱者的独特优势,极大地提升演唱效果。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享受音乐,以独特的个性心理对音乐加工创造,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通过发声传达给听众,与听众共同沐浴在这种情感之下,获得心灵上的升华。由此可见,一部作品的演唱成功与否,与演唱者的气质风格、情感创造和个性心里是离不开的。本文将针对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歌唱个性心理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8.
李丹 《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53-154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的本质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本能表现。音乐能力是音乐创造的基础。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Power ofSensetion and expression in music)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并通过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音乐系声乐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对声乐演唱中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探索,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一、音乐表现力声乐演唱中准确、生动的音乐表现力会让人感到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会使歌曲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演唱者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是富于表现力地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相似文献   

9.
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情感体验与音乐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于感受与解读音乐中的情感是最重要且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声乐教学中学生演唱歌曲来表达感情,引发听众内心共鸣。在声乐教学中,情感体验是身心共同悦动感悟的过程,而审美能力则影响了这种悦动感悟的深度。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意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0.
声乐演唱的目的是采用声乐技巧有效表达作品的感情及蕴藏的思想内涵,带给人美好的体验和享受。在有效表现作品内涵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歌曲正确分析处理与准确表现音乐情感的作用。而且对于声乐演唱和作品内涵的分析而言,歌曲分析与处理亦是十分重要。文章指出声乐演唱中歌曲的分析价值,探究声乐演唱中歌曲的分析方法,论述声乐演唱中歌曲的处理策略,提出了通过合理的声乐演唱歌曲分析与处理方法,提升声乐演唱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体验是感受和阅读音乐感情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方法,它是通过演唱者对歌曲的演唱来表达情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在声乐教学中,情感体验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体验过程。它能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审美意识,从而更好的展现出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2.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声乐教学中应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和“丰富情感体验”的要求,引导学生真正与声乐作品沟通,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具体地说,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从内涵的理解、意境的想象、作品的处理、忘我的演唱等四个方面运用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声乐艺术演唱的情感表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种是演唱者有熟练的演唱技巧,对音乐缺乏乐感,声乐表演欠缺感染力;另一种是演唱者缺乏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不到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在现在的教学中,声乐教学重技巧、轻感情。因此,文章主要探究歌唱者情感表达技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情感表达的特点,并提出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演唱者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技巧,提高音乐的感染力,使声乐演唱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演唱中既离不开技巧,也离不开情感,这二者的合理运用,对于声乐演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每一个声乐学习的人,都必须理解和掌握这一基本的知识。且二者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即在声乐演唱中,技巧是积极地对情感进行表达的一种手段。而情感表达则是技巧的目的和表达的意义。在声乐演唱中一定好好协调好情感和技巧的关系,促使二者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不能过分强调歌唱的情感,否则会丢失了音乐的审美。反之,对于技巧的过分看重而忽略了情感就会导致声乐演唱的空洞无物。在声乐演唱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情感与技巧?本文就围绕这一论题,积极地展开剖析。重点从当代声乐演唱的现状、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声乐演唱中的演唱技巧、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这几个层面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活动.声乐或器乐的演奏、演唱是运用一定的音乐技能,展示人们情感动态的音乐表现行为,而音乐欣赏则是一种相对静态的音乐吸收活动.音乐学习的程序总是先有音乐的吸收,然后才有音乐的表现,对学生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洪霞 《教育》2015,(8):16
声乐演唱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通过音乐演唱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这也正符合了音乐艺术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感情流露。而情感的表达与声乐演唱技巧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熟练的发声技巧与真挚的情感交相辉映,才能奏出音乐的灵魂,打动心弦。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方式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声乐演唱是为了将歌曲的情感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声乐演唱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人声为乐器通过音乐和语言相结合诉说情感,并使人们获得美的感受的艺术表现。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现是演唱成功、使声乐演唱具有艺术魅力的重要的条件,所以在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现和审美想象的运用对歌曲的创作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展现具有重的意义。下面本文重点进行分析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美好的音乐在心里容易引起共鸣,声音的共鸣是物理现象,心灵的共鸣则是情感现象.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就是把内在的情感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声情并茂"是每个歌唱者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演唱实践中却常常缺乏情感表现.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感情真挚、富有魅力的演唱效果,应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是歌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认知通过声与情展现出来。声乐中,声与情是最核心的部分。[1]好的声乐演唱能将"声"与"情"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听众获得精神与情感的愉悦体验。  相似文献   

20.
声乐表演是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投入感情的演唱给音乐更深的意义。演唱者在演唱中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熟练运用自己的歌唱技巧,做到收放自如,可以给倾听者提供一场很棒的音乐欣赏体验。这篇文章通过对声乐表演、声乐表演中感情投入的重要性和情感控制的方法和要素分析,希望可以给观众创造出美好的听觉效果,与广大声乐学习者、爱好者以交流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