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今夜无人入睡》是歌剧《图兰多》中的一首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帕瓦罗蒂和多明戈都多次在音乐会中演唱这首作品,本文将通过分析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来研究美声男高音的共性以及在音色、演唱风格、艺术处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诚然,美声唱法具有丰富的声音变换力,对于演唱者来说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对演唱方法不断揣摩和练习。本文从美声演唱技巧的构成内容、演唱时运用的技巧以及美声演唱的特色特点这三个方面对美声唱法中的技术音色进行分析,总结唱法中的构成内容和技术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音色的表达就是声音中色彩的传达,也是声音传递效果的重要表现。不同的人拥有各异声音的独特识别效果,对于美声演唱者来说,是运用科学的演唱方法来进行发声,在一种整体音乐风格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美声音色。深呼吸、共鸣点、气息稳、喉头松这些基础上产生每个人不同的美声音色。歌唱者在演唱时,通过不同音色类别的转化来实现角色形象的描绘。在美声演唱中音色在多个方面都发挥着作用,分别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塑造、歌唱能力以及传播美声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声唱法是音乐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唱法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声演唱对于气息的运用具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对演唱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其在日常的训练中应重视对气息的联系,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气息的有效控制,从而对演唱情感、音色和发声等方面实现更好的把握。基于此,本文对美声演唱中气息的运用技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与其他形式的演唱方式相比较,美声唱法的音色更加优美、情绪也更加饱满,更容易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美声演唱过程中,情感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演唱者而言,如何培养自己的音色美是提升情感传递效果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在美声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学生音色美的培养。本文将就如何在美声教学中培养音色美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6.
音色的审美受其文化传统的制约,不同国度、地域与民族在演唱中也同样具有特定的“音色”。一、中国民族演唱与美声演唱中存在着语言差异,中国民族演唱中的音色受音韵的制约程度较大,形成“字重于声”的音色审美模式,美声演唱中受其语言影响形成“声重于字”的音色审美模式。二、不同的唱法中音色存在着风格差异,中国民族唱法的音色风格主要表现在地区性各民族,美声演唱风格则更多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形成强大历史风格。三、在音色审美中应采纳“价值相对论”态度。反对“唯美声为正统”论,反对“本位主义”。四、演唱中音色占有很重要位置,没有丰实的音色就表现不了大于世界音响的丰实。对演唱中音色的审视目的在于使广大声乐工作者,开拓思想,勇于进取,使我国民族演唱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同其他演唱形式相比,以音色之美对观众进行感染可以说是美声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而在美声教学中,更是要将音色美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展。在本文中,将就美声教学中音色美的培养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美声较其他演唱形式有一个最突出的优点就是通过音色美感染观众,给人以心灵的共鸣。声音是表达情感的基础和载体,音色是演唱者审美思维中的具体表象,美声教学中声音可以传达表演者的感情,触动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因此,学习者在美声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在心理构建一个关于音色美的观念,通过练习提升音色美。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美声教学中培养音色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声演唱作为歌唱者艺术性与技巧性的综合素养展示,呼吸是歌唱艺术的原动力,对歌曲演唱者来讲,正确的使用气息的变化来凸显歌曲的艺术表达效果,是成功演唱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美声演唱的技巧,本文以气息运用为研究的主题,结合美声演唱实践,展开了关于美声演唱中气息运用技巧与提升策略的研究,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丰富美声演唱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声演唱又是声乐中的构成一部分;美声演唱对于演唱者的声音具有较高的要求,但完美的演唱是建立在对歌曲的正确把握之上的,美声演唱不仅对声音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思想感情方面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思想感情的合理运用能够将歌曲更好的呈现给听众。基于此,本文围绕思想感情在美声演唱中的表现手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美声唱法中,男高音的高音问题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笔者训练及学习心得,对美声男高音的高音训练技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声男高音在实现高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阻碍及难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实现男高音必须面对的问题。最后,文章对美声男高音的高音实现方法及相关的训练技巧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来进一步解决男高音的高音训练难点,同时,也为声乐歌唱者或学习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声唱法最主要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将真假声进行混合,并着重调动所有的共鸣腔体,因此美声的音乐特色十分优美且独特,情感表达和合理的气息的运用在提升演唱技巧的同时也能够让美声充满生命力,这样的音乐才能真正的打动听众。当然,在实际的演唱中有多种因素会对美声演唱技巧产生影响。本文从气息的应用和情感的表达方面对美声演唱技巧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美声演唱者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美声演唱中气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要运用腹式呼吸法和头腔共鸣,同时还要控制好横膈膜肌肉群,在腹部形成空气柱对声带产生均匀撞击。同时气息的强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让美声歌曲的情绪更加饱满。本文就气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们欣赏美妙的歌曲,觉得音乐能打动人心,不光是歌曲本身创作的好,还有演唱者对于音色的极致运用,因此在声乐的演唱中,只有对音色的运用足够灵活才能发挥的最好,也就能把声乐表演的更好,因此本文就针对此观点来探讨一下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男高音演唱的咏叹调不仅是歌剧的高潮部分,更是歌剧的抒情部分,对男高音的演唱要求比较高。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威尔第的歌剧《弄臣》,然后对男高音演唱的咏叹调进行了分析,男高音需要清晰准确地吐字,巧妙地运用气息和行腔,还需要加强对高音部分的练习,这样才能将《弄臣》的精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介了声乐演唱中音色的基本含义,并对音色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音色的美学特质以及不同音色的运用,会使不同地域的歌曲产生鲜明的地域风格,演唱者通过分析音色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和美学特质,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和底蕴,更好地赋予作品应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声乐演唱中音色定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其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音色所含有的美学特质,以便为演唱者能够很好的运用音色来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和底蕴作为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声演唱是重要的一种演唱形式,而演唱者要实现高水平的发挥,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美声演唱技巧,还要恰如其分地对作品中的感情进行表达。对此作者结合自身的演唱经验,对美声演唱的主要技巧及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处理方式提出了建议,希望为更多的美声演唱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美声男高音演唱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过渡声区也被称作换声区,同时也有混声区之称。所谓混声是指真假两种歌唱状态混合运用,即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男高音演唱者要充分认识到,对于优美的歌唱两个声区都是必需的,而且从一个声区到另一个声区的过渡应尽可能的平滑,不露任何过渡的痕迹。消除不同声区之间的声音状态差异等的目的是要使两个声区的机理首先得到充分发展,把它们的特质充分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作为声乐中的两个重要分支,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嗓音运用上面,在演唱方法上面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从审美角度来看,这样不同流派的不同演唱方式,凸显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展现出世界人民对于音乐美学的不同要求和标准。本文从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概念入手,基于演唱嗓音运用、表演风格两个基本音乐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演唱模式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