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霞,从主持《早间新闻》、《晚间新闻》直到担任《现在播报》的主播,广受好评,事业有成。她的丈夫罗永章是留美博士、海归人士。  相似文献   

2.
王希、姚平主编的《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收录了30位留美历史学人的文章,内容丰富,情真意切,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3.
欣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王定华博士主编的《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美博士的体验与思考》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赶紧要了一本来读。初阅该书,看到书中多位熟悉的作者.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在拙文《给数学的一片美丽天空——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分析了几次示范课实例的得失,提出了为大家所熟知又常常为大家所忽视的几个观点:真正的学生意识、问题意识、简单化意识。再读《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美博士的体验与思考》(王定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感慨良深。尤其《鸡兔同笼》的课堂节录,促使笔者对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意识、问题意识、简单化意识再次思考。  相似文献   

5.
应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报社的邀请,以《素质教 育在美国》一书而闻名全国的留美博士———黄全愈教 授于2002 年10 月22 日回国讲学。黄全愈博士先到北京 参加了全国校长素质教育研讨会,之后又到湖北为来 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和地市教研室主任进行了关于素 质教育的演讲。在一系列研讨和讲学活动之后,11 月 初,黄全愈博士应邀回到家乡广西,并在南宁、百色等 地作了多场精彩的讲学,本刊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 他。 记:你对广西的素质教育现状有什么认识? 黄:比前两年回来好多了。两年…  相似文献   

6.
2003年8月20日,在最新一期癌症国际权威刊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杂志(JournalofNationalCancerInstitute)上,一篇以来自中国大陆的留美学者,德州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流行病系副教授吴息凤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端粒功能紊乱:潜在的癌症预测因子”受到国际舆论界的  相似文献   

7.
雪仁 《神州学人》2000,(9):23-24
前不久,14名留学美国的博士和硕士考察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是北京市政府实行新的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政策后,北京市人事局接待的第一个海外留学人员代表团。 今年4月30日发布的《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极大地激发了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积极性,目前,已经有88人领到《北京市工作寄住证》或办理了北京市户籍。此次来京考察的14名留美博士和硕士全部为中国科技大学校友,绝大多数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或电子商务开发等高新技术或产业,其中4人是公司总裁。北京市人事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负责人分别向留…  相似文献   

8.
樊明,留美经济学博士,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求学,在大洋彼岸》、中短篇小说集《女博士的一天》。现任教于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樊明乔迁新居了,在宽敞明亮的客厅落座以后,最引我注目的是茶几:那是一副大根雕,像一头忍辱负重但又奋力向前的六脚怪兽四蹄刨地,两前肢腾空而起……也许它体现着主人的心志,我想起了《女博士的一天》中的一段话:“在美国,心岩(女主人公)见多了富人什的豪华、奢侈。可她从来不喜欢、也不向往那样的生活。M喜欢平淡,喜欢从平淡的生活中品昧到甘美。她喜欢奉献。如果奉献得很多很多,》后…  相似文献   

9.
章宗元是清末我国高等学府选派的首批官费留美生之一。1901年到1903年,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勤于著书立说、传播西学,翻译出版了《美国宪法》《美国民政考》《美国独立史》《美史纪事本末》4部译著,涉及美国的法律、政治和历史等领域。章宗元是20世纪初留美生中最早译介美国法学政治学著作的翻译家之一,其动因是受清末新政时期风气和留学环境的影响,其译作又成为清末新政法政改革的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读完留美教育学博士黄全愈的文章——《素质教育在美国》,感触之深,震动之大,前所未有。现在很多人在研究美国的教育,探讨教育与科技的关系,把美国的教育和我国的教育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这样—情怪的现象:美国的教育,起点落后而终点领先,我们的教育起点领先而终点落后。这个强烈的反差说明了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严重后劲不足。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24日上午,一向哀乐泣天的北京八宝山公墓竹厅飞出曲调悠扬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四千多人为平凡而又神奇的孙维刚先生送行。“老师,我来为您守灵……”年轻的哈佛学子、留美博士、革命先烈江姐之孙彭壮壮哽咽着,“您没有离去,您的灵魂早已延伸在我们的躯体里……”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读过贵刊七期《四个子女四个博士》和《我的父亲母亲》两篇文章,对培养教育子女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尤其对“四个博士”的父母亲的教育方式有很多感想,并写了一篇小文章《成才背后的宽松》,请赐阅!希望能给“盲目投资”的父母们以启迪。读者:柴丽静  相似文献   

13.
一次车祸,让他当上了家庭教师 2000年6月,濮军作为留美计算机博士回国后,先在北京中关村留美同学的公司里干了一段时间,然后被同学委以成都分公司经理的重任——回家乡成都开拓事业。 然而就在他回成都上任不久,一场车祸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2010,(7):36-36
留美博士翟田田为何会因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而被关进监狱?日前,在武汉举行的教育参赞高峰讲坛上,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前教育参赞艾方林以翟田田事件为例,告诫想去美国留学的大陆学生,留美前一定要多花点时间了解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不防退一步     
有一个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虽低身份”再去求职。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人生十六七》2011,(01Z):19-19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中国第一代留美博士、著名数学教授,先后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任教,是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父亲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对他影响很大。父亲十分爱恋妻子,并不因为自己是留洋博士而嫌弃糟糠之妻。他曾说,“夫妇应始终如一,胡适之从来不嫌弃他的小脚太太,我很敬佩他。”  相似文献   

17.
去年笔者曾撰写过《文科生照样留学美国》一文,那时采访的主人公刚刚拿到留美签证,如今主人公已经在美国度过一年紧张而平静的留学生活,笔者再次联系到那位文科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采访了她留美的一年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上到各级领导,下到普通教师,都说自己在实施在美国》一书,方才觉得,我们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其实在许多方面还没有真正起步。《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是位留美博士,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详实的材料,从十个方面把中美教育作比较。他在引言中反问自己:“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学校都那么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书中所涉及的诸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孩子能不能对长辈说‘不’”等等,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他在…  相似文献   

19.
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全文较长:《人心中的宇宙 探究人心智的一门新科学——认知心理学》,作者是Morton Hunt,译者是著名的老一辈心理学家章益教授。他是20年代留美的博士,回国后在复旦等校担任教授及复旦大学校长等职。这本书,是他晚年的译作。益章教授不仅在选译什么书上独具慧眼,译文上更见功底。通读全文,收获甚多,特写此文,公诸同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正进行着激烈较量。一方面,素质教育在理念上得到广泛的肯定、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又在实践中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在理念上的胜利与它在实践中的软弱所形成的这种强烈反差,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操作性问题,毕竟,应试教育已在几千年的摸爬滚打中由熟而巧,而素质教育才刚刚起步。那么,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这本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推出的好书,其作者黄全愈先生是一位留美教育博士。他生于柳州,在中国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