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文中将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归纳为四个时期,即德川时代是日本科学技术的孕育期(1603-1867),明治时代至二战前是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期(1868-1945),战后至七十年度末是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重建与发展期(1945-1979),八十年代后是日本国家的创新系统的调整与完善期(1980-)。本篇主要分析德川时代、以及明治时代至二战前两个阶段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其之创新体系的演化对于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英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时间段,即工业革命—19世纪末、19世纪末到二战前,以及二战后至今。在这三个时间段中,英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文中分别就这三个阶段,分析了英国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整体经济环境,各创新主体的发展状况及相关制度及其建设的影响,以及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基于日本经验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以来,随着40多年发展环境的变化,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经过不断调整,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发展为脉络,着重分析了二战后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三个重要阶段,总结了各创新主体的作用变化与整个创新体系的特征,以期为中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统计分析方法引进创新政策研究领域,以《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分析与研究》报告梳理的289项创新政策为样本,以创新政策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类别(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为基本维度,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路径。研究发现: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转变、从“政府导向型”向“政府导向”和“市场调节”协同型转变、从单向政策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十八、十九世纪至今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文中将这一演进过程分之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第二阶段为晚清政府时期(1860-1911);第三阶段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第四阶段为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第五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本文分别就这五个阶段,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整体经济环境,各创新主体的发展状况及相关制度的影响,各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制度建设。最后,初步归纳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轨迹。本文上篇主要分析了前三个阶段,即从十八、十九世纪到中华民国时期国家创新系统的历史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支柱。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情况,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特点。以日本二战后的农业发展来讲,日本的农业走了一条与欧美先进国家不同的道路。日本农业的发展与日本在农业上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农业开始转入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余伟  胡岩  陈华 《科研管理》2019,40(11):1-11
本文对30年来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涵盖了国家创新系统(NIS),区域创新系统(RIS),产业创新系统(SIS)以及技术创新系统(TIS)。文章按照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化历程,分析了每个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起源,考察了引用最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空间边界和分析单元,探讨了基本组成要素功能和分类方法,以厘清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每个创新系统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创新系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加强创新系统方法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导向;对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内的最新方法进行整合,开展全球创新系统研究;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系统理论在不同国家情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系统回顾了9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后,日本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重点围绕1995年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确立后的变迁与发展进行论述.首先阐明了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设立以后促使日本的科技政策发生转变的背景及原因,然后对每一阶段的政策特点、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剖析与解读.结果发现,科学技术基本法设立后的六期科学技术基本...  相似文献   

9.
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从而使二战宣告结束。然而从1995年开始,世界各国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经过多次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让人吃惊,当年美国并没有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国家创新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国家创新系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逆向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正向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双向连动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在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中国台湾、韩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特点后,本文总结了各国家和地区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孙士超 《内江科技》2006,27(4):76-76,82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从明治维新开始到二战结束以来,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日本多次进行了教育改革与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了“心的教育”的德育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介绍了实施“心的教育”的社会背景及具体情况,并提出了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的新时代,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科学技术是开拓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杠杆。是否重视科技发展,特别是如何制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已成为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二战后,尤其是近30年来,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异军突起,战后日本长时间的经济增长率为10%,人均产值达 22 897美元。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展过程,笔者认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科技导向的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结构的优化在于向科技含量大的重 点工业倾斜 国家经济发达与落后的重要指标是经济构成,凡是…  相似文献   

13.
奥地利裔美籍经济学家熊比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的创新理论属于经济学范畴,它作为与德国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的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思(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的理论相对立的理论,以新生产函数的产生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但它的发展逐渐超越了其原始意义,由于发展到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而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后《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探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方法】统计2009—2011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12—2014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后)《中国防痨杂志》出版的72期1349篇论文的题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个时间段论文出版时滞。【结果】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09—2011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21天, 最长618天, 时滞极差为597天, 中位数205(121,272)天。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2012—2014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10天, 最长516天, 时滞极差为506天, 中位数108(54,172)天。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明显短于启用前(Z=-15.409,P<0.000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采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进一步缩短了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创新系统视角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和回顾了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确定了我国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应用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科学基金工作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从二战后至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研究“日本发展模式”,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日本经济的现状,就日本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教训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并就其对促进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参考意义作一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汝广 《大众科技》2016,(12):117-119
根据二战前后台湾农业发展的更完善资料,再次检验了《佃农理论》有关台湾的实证分析,在判决性地证伪张五常理论假设的同时,意外发现:1945~1956年间台湾农业的高速发展,不过是二战后农业修复期的正常现象,与1949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并无因果关系;然而出于不同的目的,张五常与其所批判的土地改革支持者,却利用这一正常现象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罗生门。但更意想不到的也许是,台湾土地改革本质上只不过是科斯定律在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试验而已。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专利合作视角研究城市间科技创新网络的演进情况,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Innojoy专利数据库,筛选下载2011—2021年西安市的专利数据,基于西安市近十年专利合作数据,构建近十年西安参与全国科技创新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近十年增长数量分析、功能多中心迭代分析,通过分析西安市网络演变趋势,来探究西安参与全国科技创新网络的地位。研究发现:(1)西安在全国科技创新网络中已经扮演了相对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创新联系区域不仅集中在其他省会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集中于省内城市;(2)西安市与全国其他15个城市之间的科技创新联系强度和广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各个城市之间的合作专利质量和专利方向也有不同的侧重;(3)全国科技创新网络中各城市表现为多中心高低分布特点,现阶段西安处于一个相对较小核心的地位,在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已属于“边缘型”,与前几位城市的科技创新联系强度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完善;(4)目前西安市与省内城市的专利合作变化趋势更加明显,但和国内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的比较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急需完善,发展和演变的趋势特征不够明显。西安市专利的创新地位在不断上升,增幅也不断...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是国际创新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本文首先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建立了国际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随后,通过构建引文网络表征国际知识流动过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学方法研究典型国家知识流动的国际化模式以及国际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在参与全球知识流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具有独特的国际化模式:在空间维度上,中国表现为知识引进与知识溢出相结合的弱中介模式;在时间维度上,中国表现为引进学习(2000年以前)、追赶学习(2001—2005年)、自主引领(2006年以后)三阶段的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20.
彭学兵 《科技与管理》2003,5(6):128-13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本国的产业政策,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日本国家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其科技补贴政策,对我国加入WTO后的产业政策的制订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研究日本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历史演变,分析日本科技补贴政策与WTO规则的适应性与冲突性,提出了制定我国科技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