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虑是由于当前或预计到的情境对人的自尊心构成威胁时,引起担忧的反应倾向,它表示一种人格特征。学生预计或体验到因学习有可能不及格或难以完成任务,会受到外来(家长的、老师的、同学的舆论等)压力,以致损害到自尊时,就会产生焦虑。有的心理学家把焦虑分成正常的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两类。正常焦虑是人人都有的,是由客观上有危险并威胁到自尊心的预感引起的。正常焦虑如果过度发展,就会导致神经过敏性焦虑。如果学生因焦虑而自尊心已经受到损害,那么当他面临一种新的类似情境时,对预计到的危险,就会产生一种过度的担忧反应,从而引发过敏性焦虑。  相似文献   

2.
焦虑是人在自尊心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学生常常在考试结束后常因焦虑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行为困扰和心理障碍,并因此形成一些心理卫生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后焦虑会使学生处于失助和紊乱的状态,学生意识到结束的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的威胁,从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而且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对考后焦虑的研究和心理辅导工作,不但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智力和人格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  相似文献   

3.
焦虑是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或参与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数学学习,但焦虑过度或过敏性焦虑会使学生失去平衡,不但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严重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进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且带有恐惧色彩的情绪状态。数学焦虑是由数学问题和情境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的焦虑心态。数学焦虑心理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的消极反应,让他们不能表现出应有的思维广度,进而导致其思维受限、反应时间延长、错误出现几率增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习中对情感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情感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消极情感会使认知活动自动停止,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焦虑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所谓焦虑,在心理学上指预期对个人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隋绪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学生在用外语表达时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或不安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焦虑是人在自尊心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考试焦虑则是学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对高中生来说,考试焦虑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从积极的一面看,它是学生对待考试态度认真、动机强的表现,对面临的考试有着一种积极应战的紧张的心理状态。从消极...  相似文献   

7.
焦虑是人在自尊心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考试焦虑则是学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在考试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考试的考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焦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一面看,它是学生对待考试态度认真、动机强的表现,是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着一种积极应战的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考试的成功;从消极的一面看,焦虑不仅可能妨碍考试的正常发挥,而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考生要…  相似文献   

8.
青年教师的心理挫折是指青年教师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阻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懑或沮丧、失意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往往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种种疾患,从而影响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他们的前途,理想的实现,也给学校工作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正确处理农村青年教师心理挫折,是学校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自尊心人皆有之,它是一种要求受到尊重的情感,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幼儿虽小,但也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在人格上也有与成人同等地位的要求。幼儿心理较脆弱,易受到损伤。培养爱护其自尊心。就会使他们的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积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心理学中,“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一种情绪反应。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焦虑的分类是不同的。弗洛伊德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把焦虑分为现象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类。也有的心理学家把焦虑分成正常的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两类。所谓正常焦虑是人人都有的情绪倾向,是由对在客观上有危险并威胁到自尊心的预感引起的。如果正常焦虑过度,并持有发展趋势,就会导致神经过敏性焦虑,这类焦虑是自尊心已经受到损害的人,在适应新的情境中,对预计到的危险作出的一种过度的类似担忧的反应,由于本文讨论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焦虑的变化情况,所以,我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焦虑情况分为两类:一是个体焦虑;二是团体焦  相似文献   

11.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状态,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调谐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中的焦虑,使之趋于中等程度,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日常教学中有一些学生因学习基础较差或学习能力较弱有较重的自卑感。他们不愿与人谈论学习,孤独离群,焦虑度偏高,属于羞涩自卑型学生。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保护自尊心、培养自信心、树立自强心入手,对其进行心理矫治,降低其过高的焦虑度。 一、辩证评价学生解答,保护自尊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  相似文献   

12.
师爱小体会     
初中生的心理已经基本成熟,但有待完善。他们特别重视人格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十分敏感,但他们的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点。不注意这一点,无论教师对他们的爱多么深,他们也无法理解,甚至会和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何让学生理解师爱,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呢?我在与学生的三次谈话中悟出一点浅显的道理。我觉得教师要学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或对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的担忧的反应倾向。它可分为两种:促进性焦虑和退缩性焦虑。前者使学习者产生动力,迎接新的学习任务,并促使学习者克服焦虑的负面影响。后者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情感障碍。它是指个体由于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形成不安、恐惧的情绪。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考试焦虑及其调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假如这种反应出现后,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减轻不良反应,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但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调节,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不但会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降低考试成绩,而且会对考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分析了考生产生高焦虑的原因,并就如何降低考生的焦虑水平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在教学中,学生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并选择恰当的策略,尽力消除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习焦虑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害怕失败,对威胁自己自尊心的情绪产生担忧。高中女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尤其是文科班的女生,效率低下,有的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感,导致紧张、失眠等。  相似文献   

17.
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是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身心发育趋于成熟,但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善于接受社会新潮,但还缺乏科学理论的修养和鉴别、抵制能力。他们的心理基本是健康的,但由于社会的转型和历史的变革,来自多方面的冲击,使得他们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安、浮躁和焦虑的情绪,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根据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不良个性主要表现在自负、自私、依赖、偏激、好虚荣与优柔寡断。这是由于过强保护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负的心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正确,使他们产生了自私、依赖心理;缺乏辩证思想使他们产生偏激心理;认知偏差与人格缺欠使他们产生好虚荣的心理。为此,要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接受批评,告诫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教会学生为别人做事,加强学生人格训练,使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一定学习情境的刺激下,受自身的认识评价能力、身心因素、人格倾向所限制,产生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用防卫或逃避的行为方式,通过一系列生理反映所表现出来的苦恼、无助、忧虑及自我否定、羞愧的情绪状态。引起学生学习焦虑的意识源主要有:1.教师对学生不恰当的批评。教师如果对学生总是持否定态度,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会使学生的心理需要与现实要求产生矛盾,形成心理负担,产生忧虑情绪。2.过重的课业负担。如课程多、补习多、作业多、考试多、竞赛多,会使学生产生紧张…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心理障碍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炳 《河南教育》2005,(10):23-23
一、焦虑心理的特点及成因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不能克服障碍而产生的自尊心受挫、内疚感增强、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心理状态。其原因是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都是各校的尖子生,他们不仅成绩优异,往往还是班干部,但进入高中后只有少数学生担任班干部,致使很多学生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加上高学压力,容易引起内心紧张、忧虑和恐惧,导致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