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张荣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011年入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文库"纯粹哲学"系列再版)是作者继《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之后又一力作,实乃"十年磨一剑"!如果说,《神圣的呼唤》(简称)是从人类学视角对奥古斯丁哲学的宏大叙事,那么,《自由、心灵与时间》(简称,下同)则是对奥古斯丁哲学著作《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奥古斯丁把经验存在作为时间的参照系,认为时间是心灵的延伸,对时间的度量只不过是度量记忆存留下来的印象,奥古斯丁的时间观源于经验。康德预先假设了时间是验前的存在,人们认识的纯粹形式,产生知识的中介,时间使得验前综合判断成为可能。奥古斯丁与康德的时间观殊途同归,为人们追求自由提供了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基督教哲学思想深受柏拉图思想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充分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与柏拉图思想的连贯性,从而使我们从源头上把握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基础,全面研究奥古斯丁这位伟大的西方哲学家.  相似文献   

4.
王桃花 《现代语文》2010,(1):115-116
时间主题是哲学家与文学家们讨论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作为一个忠实的基督教徒,奥古斯丁认为世间万物皆由上帝所创造,时间也不例外。他提出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这一著名的三重现在时间模式,主张从人的存在即心理时间的角度来看待和把握时间,对后来的康德、海德格尔、柏格森等哲学家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5.
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奠基人。本文主要通过对奥古斯丁基督教哲学的分析,探讨其基督教幸福观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讨论思想时,必然会涉及对语言、符号等表达思想的形式之研究。在奥古斯丁那里, 神学诠释学问题是与知识论、语言和符号理论、历史哲学等交织在一起的。 信仰不再单纯是信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理解问题,解经活动便成了为信仰提供理性证明的活动。奥古斯丁的语言与符号理论表明了神学诠释学的、以信仰为基础的理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7.
奥古斯丁不仅是早期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对时间问题进行探索的第一人。他提出时间不是永恒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物体的运动;时间是上帝创造的,是心灵的延展。  相似文献   

8.
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欧洲最被传诵的一部著作。“忏悔录”不能单纯看成是一本奥古斯丁的自传性作品,而是一部用自传形式,通过现身说法,表达神学观点,提出若干神学理论的著作。为后来完成《上帝之城》神学理论体系奠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欧洲最被传诵的一部作。“忏悔录”不能单纯看成是一本奥古斯丁的自传性作品,而是一部用自传形式,通过现身说法,表达神学观点,提出若干神学理论的作。为后来完成《上帝之城》神学理论体系奠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叙事学对时间的研究由来已久,且五花八门,但其中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才是叙事学时间的最重要研究对象。两者与现实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其根本的特征:首先故事时间在其内部具有一种自在性,并具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态,但从外围来说,故事的时间具有一种规定性,而且其模式具有多样性;再就是叙述时间是直接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时间,但它必须依附于故事中某些对象的心理时间以其为参考,其中每个对象的心理时间是一维向前的,而且叙述时间在展现故事时间的过程中,可以交替展现多个对象的心理时间,但通常情况下这种交替之间存在一种呼应,若这种呼应不存在,则会造成受众对故事时间的理解障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的关于异化理论的重新解读,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奥古斯丁的上帝的问题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哲学视角: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看上帝,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看信仰。奥古斯丁提出的上帝作为人类精神异化的产物,作为一种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它不是单纯的人类大脑的灵感冲动,它具有深刻的根源,它所表现的是人类精神层面的超越与追求。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为我们重新理解上帝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解答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民生之本和群众利益,而保障稳定的就业心理更是重中之重.基于70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关于就业问题的访谈文本,运用NVIVO11软件对其进行编码和归类,输出可视化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认知心理中,对就业前景和期望有所客观分析,就业信息选择区分性明显,就业情绪心理与就业社会心理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95):22-23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关系是人类面对的根本性理论难题之一,也是基督教神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哲学史上对决定论权和人的自由意志的认识,主要回顾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奥古斯丁的思想。作为基督教神哲学家,奥古斯丁用精妙严谨的论述回答了上帝的决定主权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冲突,捍卫了上帝超时间的绝对自由和全知全能及光照恩典,对后世哲学家如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塞尔现象学是一门意识哲学,而内时间意识是诸意识形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胡塞尔通过细致的分析,完成了对内时间意识之基本结构——由“滞留——原印象——前摄”共同构成的“现在域”——的描述,并且由此回答了奥古斯丁与布轮塔诺留下的“时间难题”。  相似文献   

15.
奥古斯丁不仅是早期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对时间问题进行探索的第一人。他提出时间不是永恒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物体的运动;时间是上帝创造的,是心灵的延展。  相似文献   

16.
《忏悔录》是中世纪教你哲学家奥古斯丁的代表作,它是奥古斯丁改造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基督教学说的典范之作,是奥古斯丁有较为完整的人学思想 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理性是信仰的基础”,“人人皆有原罪”,“上旁救赎”,“禁欲苦修”和“往生天国” 学命题,这些论述对中世纪的哲学,美学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间接地孕育了艺复兴运动的诞生,研究奥古斯丁的人类思想,是深入研究中世纪人学,哲学和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新生心理适应课程旨在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帮助新生解决发展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建立.文章重点考察课程中时间管理板块内容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被试时间管理倾向得到正向改变,时间管理状况也有明显改善.由此可见,新生心理适应课程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是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善与恶的斗争是托尔金《魔戒》系列幻想作品的主题。《魔戒》中体现的善恶观与奥古斯丁关于善恶问题的论述有相似性,具有一元论的特点。《魔戒》中的善恶观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强调善恶的不对等性和自由意志的影响,但也带某些古希腊色彩。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的两种永恒之分提示着两个基本时间视域:一是原本的永恒作为时间总体所显现的神学时间视域,一是时间总体性的绵延作为时间现在成像的哲学时间视域。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引出纯粹哲学的物理时间。奥古斯丁则力图以心灵时间取代物理时间,来复归柏拉图的神学视野。舍勒的现象学神学从生命出发,在奥古斯丁基础上提出"位"的"永生",通过"位格"这一人神共有之物,弥合了世俗哲学与信仰神学。  相似文献   

20.
内在话语是伽达默尔解释学普遍性的基础。奥古斯丁对伽达默尔的重要启示在于将语言问题导向了内在话语,并且他所揭示出人类话语的不完满性、过程性等特点为伽达默尔开显外在话语的积极意义奠定了基础。伽达默尔在托马斯?阿奎那关于内在话语的探讨,特别是人与神的区别中,发掘出了丰富的资源,强调了语言与事物的直接联系,以及其事件性质。在伽达默尔那里,内在逻各斯与外在逻各斯的统一是一个辩证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