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借鉴中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利用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简析近几年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得出我国实际货币需求量与理论有效值域的相关性,对央行独立性、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等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化金融改革,确保央行决策的独立性,完善市场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虚拟钱币的健康发展等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辉 《培训与研究》2007,24(12):89-90
2006年至今,央行共进行了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但这是否有效?有效度又有多大?本文首先基于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条件,然后结合数据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是传导渠道不畅导致时滞较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探寻目前利率传导机制效果弱化的原因很有必要。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还处于初步阶段,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无法使利率大幅度下降,且由于银行贷款供给和利率呈正相关关系以及我国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对利率不敏感这两个因素,使得利率下降未必会引起实际投资和消费提高,所以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效应较低。  相似文献   

4.
以银行业集中度作为银行业结构的代理变量,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特殊意义.运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在1997—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信贷资产过于集中于国有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中小股份制银行贷款份额的上升能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对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来临,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失去了应有的前提和依据,从而使货币政策效果不断减弱.本文就从货币政策的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入手,分析一下金融创新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央行可以通过扩展中央银行的调控范围、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提高中央银行地位以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相应对策来应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Kyd land和Prescott以及Barro和Gordon对央行货币政策都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在比较稳定产出型和相机抉择型两种情况对央行目标函数的不同影响后,得出结论:短期内相机抉择能带来益处,长期内则不一定;公众的理性预期水平高低及变化对于货币政策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市场机制、预期水平、产出水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欧洲央行、美联储、瑞士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15日晚间发布消息称,将在年底前协同为欧洲银行注入美元流动性。近期,欧债危机呈现恶化趋势,银行业已陷入融资困境。因此,向市场投放美元贷款是日美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央行联手稳定市场的措施之一。受此消息影响,A股高开低走,不过朱民强调"中国货币政策仍不会放松",则令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重新转入负面。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采取过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央行直接向市场注资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本文分析了实施货币政策中面临的几个约束条件,研究了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实行的零利率政策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后说明了零利率政策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的发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应对经济波动,各国纷纷创新宏观政策,央行不断降息,借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鉴于国际环境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安倍政府上台前实施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安倍政府上台后实施的安倍政策的效果及对经济的影响,并对我国应对日本这一政策的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行情在犹豫中上升,当很多投资人士在顽强看空的时候,市场慢慢悠悠的上来了.元宵节过后的2月中下旬,我们看到央行陆续进行了货币的净投放,对央行的当前货币政策符合预期,保持稳健中性,相关官方具体表述就是货币政策保持不紧不松,叠加部分机构加杠杆谨慎,整体看市场资金面相对充裕.而中金所下调了股指期货交易保证金比例,以及2017年的定增再融资规模缩减预期等,都释放了积极信号.从技术分析,当前沪指通过3-5个交易日确定60日均线站上的有效性,成交额也一度上升,两会前后的行情坚定看好.具体主可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采取过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央行直接向市场注资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本文分析了实施货币政策中面临的几个约束条件,研究了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实行的零利率政策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后说明了零利率政策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7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调高至17.5%的历史新高。这是央行2007年以来第十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本文分析了出台这一政策的宏观背景,从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着重研究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抑制流动性过剩是否有效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部分失效的原因,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央行11月30日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融通基金认为,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是通胀接近目标区间、经济增长快速下行,但基本面难以根本改善,市场仍将保持震荡,未来形势或更加复杂。对于本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融通基金表示,由于前期通胀较高,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紧缩的基  相似文献   

14.
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印证了此前市场人士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判断,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对于央行的这一举措以及11月的PMI指数,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央行货币政策转向信号明显,结合11月数据,近期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可能增加。更有分析指出,央行在1月份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5.
春节期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加息”成为了市场焦点.各大券商的普遍共识是货币政策步入真实稳健中性.中国货币政策自2014年以来整体宽松,直到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从之前的“稳健”转为“稳健中性”,标志着货币政策基调的根本转向.中金公司认为在持续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债市仍有调整空间,而货币政策转向对于股市的影响偏负面,市场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货币政策转向的影响.但考虑到指数前期已经低迷了一定的时间,未来继续下挫的空间也估计不会太大.对楼市来说,目前的资金价格上涨信号作用大于实际影响,预计楼市表现仍呈现整体平稳、结构分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2月11日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的解读如下: 降低对于政策利率持续下调的预期.因为从央行的表态看,会很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不希望走向发达国家零利率的老路.所以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央行对于降息操作是非常"节约"的,能不降息就尽量不降息,即使要降息幅度也会比较小.  相似文献   

17.
正央行发布《201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市场分析师咬文嚼字一番必不可少,我们维持央行短期不降准的判断,全面降准需要看到更坏的经济数据,央行正试图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结合。目前市场上有观点将本季货币政策报告的一些个别措辞变动解读为央行释放全面降准信号,我们对此并不认同。从本季报告的整体行文看,央行对世界经济走势较为乐观,对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形势并未转为悲观,对当前国内流动性水平认为合理适度,因此,全面降准时机尚未到来,在降准之前需要看到更坏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政策,它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决定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背景下的货币政策突出表现为传导渠道多元化、传导尚不成熟、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等特点,其中,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异化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较为典型的问题.全面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能够改善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区域效应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关注。探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形成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提升货币政策的效力,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区域差异、经济周期、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和政府的博弈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从研究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因素、适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央行大区分行体制改革、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货币政策效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与央行职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中央银行都明确有保持物价稳定的职责,面对来自外在冲击造成的短期通货膨胀,央行无法控制.因此短期内央行应钉住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之外的核心CPI指数.长期内,在不存在全面供给冲击、市场机制健全条件下,持续通货膨胀一定是一种货币现象,长期央行应该钉住一般物价即CPI.持续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预期造成的,通货膨胀预期是由于央行缺乏稳定通货膨胀的声誉及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面供给冲击、市场机制不健全情况下发生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要央行与政府协作解决,这对央行独立性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