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群 《文教资料》2007,(36):33-34
英国短篇小说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尽管没有研究和创建过女权主义理论,其女权主义思想却通过她的作品体现出来。曼斯菲尔德对于女性解放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对女性的未来也在小说中予以展望,因而她算得上是一位女权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2.
《黄色糊墙纸》:一部女权主义的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斗争的历史,提出了男女两性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以消除性别压迫的设想,堪称一部女权主义短篇小说经典。  相似文献   

3.
鲍比·安·梅森是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位.她的短篇小说<施拉>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小说女主人公诺玛·珍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反叛"南方神话"中的性别不公,颠覆了束缚南方女性的传统规范.文章从女权主义视角对<施拉>进行解读,说明当代南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批评家经常从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萨拉·奥恩·朱厄特的小说,尤其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白苍鹭》,认为小说中所展示的乡村与城市、田园与工业、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立主题使它成为一篇理想的生态女权主义作品。然而通过对《白苍鹭》以及作家其他小说从作家暧昧的语言叙述策略、人物社会性别角色的互换以及大自然中动植物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朱厄特小说中蕴含的城市和乡村、自然与人类以及女性和男性个体差异之间是相互依赖、彼此相融而存的关系,与当代生态女权主义所强调的联系性的观点相暗合,远远超出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女权主义的本质主义狭隘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弗吉尼亚·伍尔芙在短篇小说《遗产》中对男主人公克兰登先生的无情讽刺,来解读分析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对父权制压迫下的女性心理和生存问题进行探讨,挑战占统治地位的男权主义的社会次序。  相似文献   

6.
林鸿 《巢湖学院学报》2015,(1):144-147,160
《与狼为伴》是安吉拉?卡特根据之前的童话故事《小红帽》而改编的短篇小说。卡特看到了许多传统的童话故事中因受父权文化影响而存在的歪曲女性的成分,故而对其进行改写,并在其中注入了女权主义思想。在《与狼为伴》中,卡特保留了原童话中诸如小女孩和其外婆这些女性角色,并塑造了另外几个女性形象。大体而言,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保守、消极、软弱的传统女性,另一类是觉醒并富于反抗精神的新女性。通过对这两组女性角色的不同命运进行分析,可以探究卡特在这篇小说中倾注的女权主义思想。在这篇小说中,卡特批判了父权体制下传统女性保守、被动的思想,讴歌了觉醒与解放了的新女性。  相似文献   

7.
凯瑟琳·安·波特.美国杰出的女小说家,以其入木三分的心理分析而著称文坛.波特也一直是西方评论界密切关注的名作家之一,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她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然而,波特的女权主义思想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尤其在其著名短篇小说<偷窃>中的体现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以<偷窃>为例,分析了波特的女权主义思想的两大突出方面.即女性意识和政治主题.  相似文献   

8.
程婧 《文教资料》2008,(7):13-14
凯瑟琳·安·波特.美国杰出的女小说家,以其入木三分的心理分析而著称文坛.波特也一直是西方评论界密切关注的名作家之一,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她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然而,波特的女权主义思想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尤其在其著名短篇小说<偷窃>中的体现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以<偷窃>为例,分析了波特的女权主义思想的两大突出方面.即女性意识和政治主题.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女权主义文学观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出发点。《新装》这部短篇小说运用象征手段揭示了关注女性写作状态,争取女性创作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郝誉翔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于台湾文坛的"60后"女作家,她在女权主义潮流涌动时代创作的短篇小说《洗》,可谓独具特色.随着女权主义的回归,女性角色由传统的依附于男性角色而存在,变为主动地压制甚至是舍弃男性角色,并由此进行一场女性主义者和自恋者的狂欢,而狂欢落幕之后浮现的则是女性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审视.《洗》这篇小说正是透过四种畸形恋情的刻画,传达出作者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定位.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女权主义作家贝弗利·法默的短篇小说《格洛提萨》关注女性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展现了一位老年知识女性格洛提萨抚今追昔的感慨和哀伤。格洛提萨对自己青春时代的缅怀、对两任丈夫以及画家情人等的追忆以人体油画、镜子和写作贯穿始终,呈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作为客体和他者的命运,同时也揭示了知识女性矛盾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女权主义文学观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出发点.<新装>这部短篇小说运用象征手段揭示了关注女性写作状态,争取女性创作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母女之间》的文本分析入手,以女权主义理论为主线,对女主人公弗吉尼亚因受其母亲的影响,面临两次婚姻择决时的彷徨心理予以分析,总结出了她在实现超我时所遭受到毁灭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女性自我发展的限制以及对人性的无情摧残。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形象一直是文学界争论的对象之一,有人认为海明威不会塑造女性形象,他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传统还是前卫,都会给人一种“厌女”的感觉;还有人则认为随着20世纪初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展以及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地位的抬升,传统妇女开始逐步向现代新女性过渡,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这两种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金鑫 《英语辅导》2014,(4):218-220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为数不多反映女性意识、从女性视角来写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基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对女主人公寻猫、求猫和得到猫这三个场景进行分析,表达了女性想要冲破性别束缚,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同时揭示出在男权思想盛行的时代中,女性由于对生活现状不满所做出的反抗处处受到压制,使她们刚刚复苏的女性意识瞬间破灭;女性争取独立、自由和平等的道路曲折漫长。  相似文献   

16.
黄玉淑 《考试周刊》2013,(96):24-25
女权主义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女权思想发生、发展都可以从女神神话中寻找到原型基础。一部女权主义发展史其实就是女神精神和神格不断被复活的历史,是女性的精神和性别价值不断被激活的历史。女权主义探寻的是女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在两性社会中如何获得平等权利话语的途径和依据。文章分析了各阶段女权主义的特点,探寻了其女权主义发展的神话依据和母神原型特征,为女权主义和女性寻找到了话语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是战后女权主义里程碑式的小说,也是最能体现莱辛女权主义思想的作品。莱辛给我们诠释了一位不同于传统女性视野,但是对社会领域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女性,这也是莱辛赋予女权主义的含义。本文从《金色笔记》的结构、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对其女权主义思想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两部短篇小说文本《守节的寡妇》和《一个妓女的信》,从女权主义角度出发,对两位女主人公的生活遭遇和内心情感状况进行了对比解读与剖析,总结出了在男性霸权话语下,因女性主体地位低下和话语缺失而引发的内心压抑与要求给予理解和关爱的诉求。旨在呼吁社会从关爱人性出发,多关注女性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创作多以平凡女性的日常生:舌为描写对象,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平淡中见真齐。门罗在小说中对女性生活的关注与阐释。展现出后女性主义区别于激进女权主义的小人物式超越男权中心,以实际行动和担当代替消极反抗。通过塑造各种平凡女性的形象。实现了女性作为他者话语的无意识存在,以及社会独立个体的身份认同。后女性主义小说的无意识叙事,将历史文本化,以集体寓言的形式重新阐释了“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的诉求,形成了一部女性运动发展史和女性文学史。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相呼应的是西方女性文学作品,西方女性作家在女权主义和文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