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同行.与此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艺术,用“习惯”促进班级教育养成,以健康舆论树立良好班风,引导学生制定出一套适合本班的班规,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促使每个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好的班风应该是由一股股的正能量引领的,而好的班风的形成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树立和发挥班级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相似文献   

3.
赵维刚 《考试周刊》2014,(54):187-187
<正>责任心是班主任做好每件事情的基础与前提,有了这个,才能细致入微地管理好班级,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及学习氛围。班级建设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一个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的班级,在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一如既往地实现班级目标。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怎样才能搞好班风学风呢?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好以下环节。一、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所以一个班级要确定明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建设的方法有很多,各显神通,所采用的方法如下:班级创建初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最好时机;班级的凝聚力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用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影响和带动每个学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5.
徐红慧 《考试周刊》2012,(47):192-193
第一次做班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接班前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稳住这帮"90后"?我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突破口,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不断改善班组管理方式,更好地达到树立良好班风、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瑞云 《考试周刊》2012,(8):190-191
班风是班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识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共同表达形式.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学习的氛围。它有着积极的教育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良好的班风有很大的影响力、熏陶力和渗透力。它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聪明才智会得到好的培养和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逐步全面发展。那么班级良好的风气怎样才能形成呢?  相似文献   

7.
林亚川 《广西教育》2010,(16):47-48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中都强调: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保证。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学生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为其终生发展、和谐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9.
我当班主任已十八个年头了。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饱含了我的苦与乐、悲与喜。但我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做好班级管理关键是抓好班风建设。班风是班级的一种集体的思想、行为和作风。良好的班风表现为: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向上,和谐相处,集体荣誉感强,有远大的理想,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气氛浓,班干部能以身作则,主动协助班主任工作。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有影响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营造多彩的唤醒氛围 1.目标引导,营造唤醒氛围.良好的班风不是盲目、自发地形成,它既来自于教师的培养教育,又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养成,它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班级成员的认同方能形成.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要付出很多精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关爱学生,勤于管理,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一个学校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是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又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班级规范管理的重要一环。班级工作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抓起,就可以抓住班级管理的着重点。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要长期抓,处处抓。  相似文献   

12.
老师要教会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即学习目标要明确,安排时间要合理,学习方法要得当,学习习惯要良好,学习心态要积极平和。  相似文献   

13.
刘斯文 《教书育人》2012,(21):20-21
大学班级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对于大学新生迅速适应新环境,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特殊的意义。班级目标管理机制有利于把班级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班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班级目标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班级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理论运用于学校教育管理的直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学生本身的主体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班的班风、学风。本文从一个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具体地叙述了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做法。文中既有通过学习获得的理论上的认识和启示,也有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事例。  相似文献   

15.
高红彩 《教育艺术》2007,(10):52-53
要创建优秀班集体,我认为一定要形成良好的班风,这是第一步.良好的班风,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有了它,就会无形地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一、以目标为导向,以具体目的去牵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长远的学习目标为导向,使学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要达到长远目标,首先要从近期的具体目的开始,要从眼前的学习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达到近期目的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职教育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性的调动,班风是关键.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风?本文从树立自信心、确立明确目标、培养良好舆论、调动竞争意识、发挥班干作用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校班级良好的班风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先提条件。高校良好班风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辅导员耐心细致地做大量的工作,需要经过辅导员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一个综合因素,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学习,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积极的期待,为其树立短期目标意识.爱学生不仅爱学生的学习,更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上关心学生,才会用心灵唤醒心灵,赢得学生的信赖,激发学生的活力.还要遵循科学规律,注重帮助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班风是班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意志情感的共同表现。良好的班风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它无形地支配着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始终保持关心集体,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积极状态。一个好的班级,必定有着良好的班风。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良好班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