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分类表的标记制度中,有一种编号方法叫做“百进位编号法”、这种编号法在“基本上遵从层累制”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与八分制、双位制、借号法一样被当作特殊的辅助编号法为类目编号,以“使号码适应类目设置的需要”。但是,《中图法》编委会有个疏忽,在“编制说明”中对层累制、小数制、八分制、双位制和借号法等编号方法都作了说明和介绍,但没有提及“百进位编号法”。《〈中图法〉使用说明》虽然在“标记符号及其序列”一节中,举了“百进位编号法”的实例,但却错误地把这  相似文献   

2.
对<中图法>电子版类号中存在的涉及广义借号法的上借法与层累制矛盾、特殊类号与下借法矛盾、双位法与下借法矛盾、同借法与层累制矛盾、下借法与八分法矛盾5类编号类型相互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中图法》电子版编号类型及类级标注中层累制类号存在的层累制类级错误、层累制误为下借法、层累制误为同借法、层累制误为特殊类号、层累制误为总论复分类号等问题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4.
《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数字的设置,基本上遵从层累制的编制原则。层累制编号法突出的优点是类号反映上下位类的关系很清楚,逻辑性很强。但由于阿拉伯数字共有十个,不足以标记十个以上的同位类目,因此《中图法》对部分同位类的配号采用了八分制、双位制等方法。对同位类号码的配备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同时又应该具有简明的规律性,使分类号码能表达出类目之间的关系,能表明哪些类目是并列关系,哪些类目是从属关系。但是从《中图法》(第2版)同位类编号的实际情况来看,形式繁多,缺乏简明的规律性。例如:  相似文献   

5.
对每卷人事档案进行科学的编号,是整理和保管人事档案的首要环节.它对巩固档案排列顺序,方便保管和查找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人事档案编号方法主要有,汉语拼音编号法、笔形编号法、单位编号法以及分类编号法等.这四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但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档案在架上排列的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电子版5类编号类型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图法》电子版类号中存在的涉及广义借号法的上借法与层累制矛盾、特殊类号与下借法矛盾、双位法与下借法矛盾、同借法与层累制矛盾、下借法与八分法矛盾5类编号类型相互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八分法”是图书资料分类法中所使用的一种标记符号。标记符号是为各级类目所配的类号。类号的编制方式,方法很多,“八分法”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只是一种辅助的特殊编号方法。“八分法”有的称为“八分制”,又名“扩九法”,是一种扩展编号法。这种编号方法一般是在同位类目超过10个时才采用。其编法是用阿拉伯数字的0~8这9个数字为前9个类目配号,给每一个同位类配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就是一个符号,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8.
档号编制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流水编号法和分类编号法.运用流水编号法形成的档号体系由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页号组成;运用分类编号法形成的档号体系由全宗号、分类号、案卷号、页号构成.  相似文献   

9.
对《中图法》电子版3种编号类型,即双位法、上借法、总论复分类号中存在的双位法误为下借法、双位法误为加“0”类号、特殊八分法误为双位法、上借法误为层累制、特殊类号误为上借法、层累制误为总论复分类号6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图法》中的八分法与双位法趋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中图法》中八分法与双位法趋同论的观点。通过分析阐明了《中图法》中的八分法、特殊八分法、多个数字段的特殊八分法、一个数字段的双位法、夹杂或未夹杂层累制同位类号的双位法都属同一种编号方法--双位扩号法,可简称双位法,并对编号方法上的一些模糊认识,用趋同论的观点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1.
李建新 《编辑学报》2014,26(2):141-143
科技离不开"数",科技期刊编辑应树立很强的对"数"的敏感意识。本文从科技新闻以及其他新闻报道中妥帖、得当的用"数"中得到启发,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更要善于用"数"的观点。不仅重视对数字的认识和应用,而且要善于发现和纠正科技文稿中存在的与"数"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中图法》第四版“-05”类号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浅阅读"图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图书的"浅阅读"数量基本呈正态分布,不同类别图书的"浅阅读"量有显著性差异,高"浅阅读"量图书类别为语言类、文学类、工业技术类,"图书浅阅读"主要存在于社会科学类图书,且和馆藏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以及"京报"的性质问题,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作为文献史料,仅限于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中的一则材料。当代新闻史学者对史料的发掘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方汉奇、姚福申等先生的考察,但也多限于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述。笔者最近从元明时期的文献中考得关于"京报"的若干材料。认为: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京报"一词最早产生于元代。作为报纸的形态,明代的"京报"已经存在,而且明代人所称的"京报"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一类是指封建政府的官报——邸报,一类是民间报房的私报——小报。明代"京报"具有的双重性质,可能是由于阅读者的"误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211工程”大学学报的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晓军  颜志森 《编辑学报》2011,23(4):372-374
以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1月前进入“211工程”大学的100种自然科学类学报为研究对象,统计各学报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0种“211工程”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报的刊均载文量为229.55篇,刊均基金论文比为77.7%。不同学科和地域的学报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差别均较大,且不同学科的载文量与其基金论文比基本相反,即载文量越大基金论文比越低。从基金论文比来看,“211工程”大学学报的学术质量可以称得上是我国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代女性阅读现状及其对"女性期刊"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社会文化的视角对我国女性阅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女性阅读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非所谓的"女性期刊"所能左右。"女性期刊"或"女性读物"的提法,有将女性的阅读对象和内容规定于狭窄空间之嫌,阅读是人类共同的文明现象,不应该也不可能有性别之分,期刊不能以性别来界定。应尊重妇女、维护和保障妇女权益,关注两性的阅读差异,给女性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女性阅读量增大和阅读内容多样性的选择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案牍”是由“案”和“牍”两个单音词素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该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原始含义包括泛指的官府文书、特指的司法刑狱专门档案以及用来指代公务活动。此后,逐步延伸出名册、官名等含义。使用次数在宋代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之后小幅回落,到了清朝出现了最高峰。民国以后,随着“档案”与“文件”二词的产生与发展,“案牍”一词逐步消亡。  相似文献   

18.
The librarians at four hospital libraries describe the electronic reference service, "Ask A Librarian," offered at their institutions. The hospitals are vastly different in size and in number of library staff, and offer the "Ask A Librarian" service to different clientele.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that both large hospitals with a large library staff and small hospitals with a solo librarian and some volunteers can offer this type of service.  相似文献   

19.
吴俊玲 《编辑学报》2017,29(6):557-558
抽取2017年出版的100种医学期刊的100篇论文,每篇论文中至少1个句子同时出现“收集”“患者”.100篇论文中,45篇(45.0%)含有“收集患者”的表达错误,含有同时出现“收集”“患者”的句子172个,其中表达错误61个(35.5%).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错误个数、差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5,P=0.715;x2 =0.400,P=0.527);摘要与正文差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76,P=0.448).分析出现“收集患者”的错误情况,并结合案例总结正确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根据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利用图书固有在版编目分类数据和ISBN第2、3段组成索书号的可取性、优越性,并就采用“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