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短短5个月.杜老师所执教的拥有123名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创下50000人次的点击率。 他选择网络辅助教学的缘由是一方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自90年代教学改革后,教学课时明显锐减,而课程内容却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应注意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功能定位: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照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有关情况,从教师的学术背景及讲授任务,教材的内容、体例及其他情况,教学教法的运用及一般教学的组织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值得国内"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的借鉴之处。同时简要比较了哈佛大学《中国文学作品选》、密歇根大学《中国文学简史》教材的内容安排及编写体例,以期对国内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及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主要在目前高校及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方法的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即传统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学生主讲法,并结合教学实践来加以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方案关乎"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云南等地方高校目前开展对外汉语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难点在于至今还没有具有体系性、地域特色的教材以及教学方案,并且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多分歧。本文认为,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的优化是关键,可通过更新理念,将教学方案分为"方法型""知识型"两种以及精选教材、突出学生主动性、学生习得和师生共同进步等途径来实现,从而切实提高对外汉语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中国古代文学史数字化资源零散无序的状况,使广大师生能够在教学进程中便捷地共享国内外丰富的学术资源,有效地整合高校内外更多的教研力量与学术资源参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从2004年底,开始提出实施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的设想,力图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育、教学及传播工作,建立一个融合国内外各种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资源的开放的、立体的、共享的平台,尝试一种进行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并探索与实践其作为进行互动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模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晓蔓 《文教资料》2009,(10):238-240
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汉语课程拥有相同的教学材料--古代文献,因此,两门课程可以联系在一起,组织互动式教学.对古代文学史课程来说,由于古代汉语的文选同时是文学名篇,在古代汉语教师对文选进行语言学分析后,学生能深入理解文本,更准确地把握其文学特性.对古代汉语课程来说,由于学生在古代文学史课堂上了解了文选的文学特性,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增强了学习效果.这种互动式教学,对两门课程是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史》这门课程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中文系对本科、大专和成人班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我对文学史教学的看法,并希望与大家达成共识。一、文学史教学时间的顺序。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史的教学中,每个学校的授课顺序都不同,有些学校里是按从古代到当代的顺序来授课,有些学校是按从当代到古代的顺序来授课。我听那些以当代到古代顺序讲课的人说,古代文学史比现、当代文学史都难。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专业水平比较低,就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他们认为现代文学史简单,我认为以古代文学史,近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这个顺序来…  相似文献   

9.
王娟 《大学教育》2023,(24):106-109+117
桂林既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历史悠久的廉政文化,又有被誉为“中国传统词学最后辉煌”的临桂词派,还有民俗文化和道文化等,这些资源均可用来充实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外阅读与探索、文学历史现场教学等,在教学实践中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古代文人的精神和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推动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双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23-12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必修课,由于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后续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它涉及到与文学史及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诸多关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革创新,我认为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强化的实践能力训练,多渠道的考评方式,是使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得以真正提高和上好这门课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历史渊源追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古代文学特殊性入手探求其纠偏的途径——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主要是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专题类选修课程构成,三者相互补充,大体上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的文学面貌和古代文学课程的体系性。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相似文献   

13.
从刘师培到游国恩四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评述高等教育出版社马纯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大学中文系基础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大学该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有游国恩等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刘大杰编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文学"概念并不是从历史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在20世纪早期被建构出来的,古代文学史同样是现代事物,它是基于现代"文学"概念的历时性梳理."文学源头"也同样是出自现代视野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真正源头不在古代.而在20世纪早期.从早期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可以看到文学史的逐渐成型,也可以看到文学的逐渐成型,两者实为一者.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一种"文学"的历史.而是一种叙事的历史,"文学史实"也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而是现代视野的建构,更彻底地说.文学史是在叙事中产生的,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格外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叙事的轨.迹.对此文学史存在形态的澄清,提供了文学史解释模式转型的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我曾十分幸运地聆听过泰山学院中文系宋阜森老师和张用蓬老师讲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两位老师的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似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宋老师的和蔼张老师的谨严给同学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两位老师的主持下,适合高校中文专业教学实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著完成并由南海出版公司于2003年出版.在教学中试用一年,据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各地师生对这本教材均较为满意.笔者在仔细通读之后,发现该书确有许多属于自己的"靓点",现简评之.  相似文献   

16.
一"古代文论"课程传统教学概况"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在整个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高等院校任教过这门课程的老师曾经说它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的‘珠穆朗玛’和太平洋的海沟"[1],把这门课程比喻为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山峰和深邃无比的太平洋海沟,由此可见,这门课程的难学和难教性。我也和一些在高等院校中担任过"古代文论"教学工作的老师交流过,他们一致认为这门课程难教。但是,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我觉得,如果就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话,那么这门课程主要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存在刻板化、程式化倾向。厘清古代文学史课程特点、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是提高此课程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创新教学方式的前提条件。为创新此课程教学方式,提出以走出教室、走入自然,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为主的"不拘格套"的授课方式;以品读经典、怡情悦性,区分个体、不立标准为主的"独抒性灵"的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知识生产、传播以及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则是该渠道的中心环节和基本资源。在汉语文学专业教育遭遇合法化危机的当下,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的审视应在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包括知识对象的确定、价值准则的设立和阐释技术的选择等,这是决定文学史建构模式的三大要素。以此为切入点,梳理、评价并反思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的编撰历程,既是学术研究,又是现实诉求,具有学术史和教育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9,(4):147-150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线课程是迥异于传统教学的全新授课模式,课程建设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的,从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教与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文学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840-1919)这80年文学的历史.中国近代文学既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和终结,又是现代文学的胚胎和先声.它是中国文学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期的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却是整个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说,上世纪最后20年中国近代文学史研究有一定进展的话,而近代文学史教学的薄弱状况却至今未有改变.在许多高校中文系的本科教学中,基本不讲近代文学史,甚至连黄遵宪、梁启超、王国维有什么重要的作品都未涉及.近代文学知识的欠缺,知识面的狭窄,严重地影响了对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整体把握.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文学的创作风貌和文学现象,更准确地认识中国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总体特征,必须重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