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组活动的开展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很早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对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有选样一段阐释:"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这些都与小组教学的目的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现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教育有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不少发达国家已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做出了政策性规定。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宏观决策,并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作为关系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的问题摆在了我…  相似文献   

3.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可见,学习将成为实现人们自我的途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学会发展)是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要努力实现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可见,学习将成为实现人们自我的途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学会发展)是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要努力实现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连续发表了两个报告:《学会生存》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究分析这两个报告,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观念方面的转变:民主化是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的经验价值值以凸现;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教育的目的达到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6.
张毅 《考试周刊》2009,(14):212-2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其成立50周年之时,提出了一个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的观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8.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这明确指出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  相似文献   

9.
石秀竹 《山东教育》2004,(32):44-45
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决定了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这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就  相似文献   

10.
【话题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里有这样一段话:"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识,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