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  相似文献   

2.
缪荃孙为清末伟大的私人藏书家.因他所处的时代动荡频繁,典籍收藏的社会环境差,加之缪荃孙藏书的目的是使用和传播文献,因此形成了其豁达和积极的"书去目存"的藏书观.在此观点的指导下,缪荃孙走出了一条公布家藏、出借典籍、刻书惠人的开放式藏书实践之路,使其成为开一代私家藏书之新风气的代表,并于此间完成了由开明的私人藏书家向"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3.
由南开大学图书馆藏<金琬钗>首页所钤"益津张氏藏书之印"一路追索,"益津张氏藏书"逐渐浮出水面,它是晚清河北霸州张氏的家族藏书,以张震和张文田为代表,收藏活动下限在1917年之后.益津张氏藏书是北方家族藏书的一个代表,进一步挖掘其藏书规模,对于晚清民国河北藏书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吕斌 《图书馆杂志》2008,27(3):77-79
"二酉山房"是明代著名学者、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楼和读书治学之处.就其藏书数量而言,一直以来,学者们都疏于考证.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胡应麟藏书"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之说,仅反映了胡氏三十六岁之前的藏书情况,而"二酉山房六万卷"则更接近胡氏最终藏书之数.由此也暴露出学术界在文献史料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湖南省双峰县,有一座晚清时代建筑,这就是近几年才被人们关注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藏书楼".经确认,富厚堂藏书楼总计藏书达39万册,以藏书数量之多,内容之精博,成为清朝最负盛名的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江南最大的藏书楼.从对曾国藩家藏书籍史料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曾国藩在治军、治学、治家的同时终生致力于收藏的另面人生,可见曾国藩藏书思想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6.
鲍廷博與"知不足齋"藏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鲍廷博的藏书、刻书事业及其成为藏书家契机,进而评价了"知不足斋"藏书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有明一代,江西地区承两宋之余韵,经济繁荣,科举发达,名宦辈出,故明代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俗谚.与此同时,教育的发展,书院的兴盛,理学的昌明,使江西文化呈现出瑰丽多姿的局面.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藏书事业,也空前繁荣.不仅有琳琅满目、汗牛充栋的学舍藏书、书院藏书、佛寺藏书,而且涌现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藏书家,谱写了江西藏书事业历史的辉煌篇章,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以收藏、整理、出版、流通古籍为职志的文献大家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崛起.流韵所及,在湖南也出现了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如道州何绍基之"东洲草堂"、湘潭袁方瑛之"卧雪庐"、岳阳方功惠之"碧琳琅馆".其中,岳阳方功惠在广州建成的"碧琳琅馆"共收藏宋、元、明、清刻本及明、清抄稿本达740多种50多万册,成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全国私家藏书之冠.  相似文献   

9.
岭南近代由于处于特殊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地位,成为我国藏书南移的新中心,也成为开我国近代科学文化之先的崭新中心,产生了一批幅射全国的思想家和文史哲专家.徐绍启先生则是从私人藏书入手,进而研究藏书史、校勘版本和目录学,而成为著名的文史哲学家的.  相似文献   

10.
韩红  陈存业 《兰台世界》2005,(10):63-64
聊城杨氏海源阁,为晚清著名藏书楼,它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又以瞿杨两家所藏宋元珍本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誉,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杨氏藏书始于杨以增之父杨兆煜,后由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祖孙三代广泛搜集,总计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因"收藏之富为海内之甲观"而名闻天下.海源阁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版刻图录>收录海源阁书影44种,标点本<二十四史>前四史就是以海源阁藏书版本为主要参考进行标点排印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主席赠送给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  相似文献   

11.
敦煌石室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怡中 《图书馆》1998,(1):68-71
敦煌石室藏书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它出土面世的情况,以及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国家图书馆藏珍贵革命文献展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国家图书馆于2001年6月15日至7月5日举办了"国家图书馆藏珍贵革命文献展览",配合展览,还出版了一本<国家图书馆藏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图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择取《续修四库全书》中清人唐人别集注四种,从著者生平、学术评价、结集过程、体例编次、内容要旨及版本流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清代部分 一、邸报--最早的报纸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它有时也被别称为邸抄、邸钞、阁钞、杂报、朝报、京报、进奏院状、报状和除目.邸报起始于唐朝,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  相似文献   

15.
八、大公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总经理英华(敛之),中国近代影响较大的民营报纸,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以敢于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赢得读者.几经周折,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汉口、桂林设馆出报,1966年"文革"开始后停刊,在内地出版64年,香港<大公报>仍继续出版.该报出版于光绪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16.
其实早在1986年周宝中先生就已经发表了《试论文物保护学》一文,重提此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馆藏文物保护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新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仁一起来探讨馆藏文物中的保护科学、技术问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共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蒲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42-79
介绍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马蓉等学者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部《泰和志》,将其归属于安徽省方志,共辑出两条佚文。经过对两条佚文的分析和研究,这部《泰和志》实际包括两部《泰和志》,一部是今安徽省太和县的县志,一部是今江西省泰和县的县志。《永乐大典》本《泰和志》补充说明安徽省历史上太和县志的编修情况,体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人文集的范畴及出版收藏情况,分析了个人文集的主题标引现状和进行标引的必要性,并根据不同的个人文集形式提出了不同的主题标引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馆对《道藏》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藏》内容包罗万象 ,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庞杂文化体系。图书馆应重视对《道藏》的开发利用 ,以方便人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中的十余幅花鸟画精品,结合其生平进行品鉴,探析一代宗师齐白石的艺术心路历程及其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