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伦斯善于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创作主旨———揭示自然与工业化的对立,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谐。从《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这三部劳伦斯的代表作中的自然界中的四季的景物描写入手,从象征、烘托情节和二者结合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景物描写在反映作品主题方面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成为解读劳伦斯作品创作的第二语言。这三个角度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读者理解景物描写在劳伦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写人记事离不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因为它是展示典型环境的必要因素,而且景物描写还是衬托人物、渲染主题、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有成就的作家,也都是写景的能手。写景在抒情性散文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景物往往成为这类作品的主  相似文献   

3.
符蓉 《文教资料》2008,(20):25-26
哈代在"威塞克斯小说"中对自然景物描写风格独特,巧妙运用了象征、隐喻、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服务于小说主题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其小说伟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边城>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自然景物的人格化的描写.在作品中自然景物成为作者关爱故乡人民命运之情的媒介,成为作品人物抒发内心情绪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论意境在摄影艺术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摄影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摄影家依照自己特定的思想情感、品格、性情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并通过摄影艺术(镜头的选择,景深运用,色彩,线条,质感表现等)把自己的意念渗透到景物中去,再通过摄影艺术作品表现出自然景物的形貌特征,使作品具有现实审美意义,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景物描写是大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有力手段。在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三:一是交待背景,创造气氛;二是烘托人物,深化主题;三是帮助情节发展推进。前两点属于外在的辅助性手法,而后一点,则化外为内,使景物成为作品情节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能够将这三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的,方为上乘之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这样一篇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7.
记人叙事类文中,景物描写常常有妙笔生花之功效。对景物描写作用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深入把握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对景物描写作用的深入领会和融会贯通,有助于在写作中运用景物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细节,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生活细节的连接和延续是组成社会生活画卷的基本要素,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不能不重视细节描写。有同志把文章的主题比做灵魂,结构比做骨骼,而把细节比做血肉,这个比喻是贴切的,它生动地揭示了主题、结构和细节之间的关系,表明了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9.
吕君丽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4):46-49,140
方志辑存的景物诗作品反映了该地的自然风貌、人文状况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情况.景物诗作为一种融含了自然与文化双重意义的诗歌类型,它的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一样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清代巢湖地区地方志中辑存景物诗的分析,揭示景物诗在文学、地理学、史料学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覃永恒 《现代语文》2007,(2):104-105
记人叙事类文中,景物描写常常有妙笔生花之功效。对景物描写作用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深入把握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对景物描写作用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景物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分析形象型命题特征: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景物意象的写人或叙事功能、景物整体意象的表情内涵、景物描写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肖洛霍夫的写景对刘绍棠的影响。景物意象对表达人物心情,突出作品主题或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起着重要作用。刘绍棠在写景技巧上,自由接纳了各种艺术表现方式与各类写作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吴统 《文学教育(上)》2013,(23):136-137
在《呐喊》《彷徨》中,色彩感是十分强烈的,这也是鲁迅小说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就从色彩词的角度切入,分析它在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二是自然景物是色彩描写,能够服务于人物的心理情绪。三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能够表达作家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诗歌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相似文献   

15.
诗歌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相似文献   

16.
情和景,从概念上来说是两回事,但在一些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抒情和写景,在具体的作品中,也决非泾渭分明、平分秋色的。诚然我们在阅读一些散文佳作时,更多地看到的是具体的景物描写,但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或喜或忧、或痛或愤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换言之,优秀的作家们总是赋予他们笔下的那些自然景物以更多的“灵性”,从而有别于一般人的平庸之作。能从景物描写中  相似文献   

17.
肖洛霍夫是景物描写的高手,在他的<静静的顿河>中,大量的景物描写融会于作品,并以各种样态呈现.肖洛霍夫笔下的自然景物,首先是人与事的具体现实环境,但这自然环境又与具体情节和人物共同律动,构成壮丽的顿河草原图景,并在展示作品主旨方面具有其独立的功能,在景物描写中显示出其自在的审美韵味来.  相似文献   

18.
景物描写是指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小说中,它是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作品主题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景物描写也是典型性格形成的依据之一。在散文作品中,景物描写也不失其重要性。作者常常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有时,也通过景物描写来暗示、象征某种思想或追求。因此,不少作家在景物描写时,都充分地调动一切描写手段,尤其是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把它写好写活。本文着重论述在景物描写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修辞格的运用。 一、比喻是景物描写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辞格。文学作品中为了渲染气氛、塑造形  相似文献   

19.
钱科萍 《教师》2014,(1):76-76
写生是理解和掌握色彩的最有效途径,是提高美术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接触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与自然朝夕相处,获得美的享受,陶冶了性情与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通过对景物的观察、感受,对景物的概括、提炼,对写生作品不断地修改,提高了绘画能力、绘画技巧,培养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感情是作品的灵魂,是生命的支点,其表现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抒胸杯,感情凸然于行文之上,显而易见;二是隐茂于字里行间,这就需要读者深思揣摩,将作品中的感情酝酿,着色,还原“成片”,从而把握作品的命脉。透视景物描写把握主题。景物描写有两种: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其境或深远、悠邃;或苍凉悲亢;或大气磅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驿路梨花》表达的是“学习雷锋,助人为乐”这一主题,然而作品中却在梨花上巧妙着色用笔:那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花瓣的梨花———把“我们”带入了意境优美的茅草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